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因县城沿峡谷河流而建,素有“一线县城”之称,是上海互济公益基金会参与帮扶的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2022年7月,在青山慈善基金会出资支持下,由上海互济公益基金会具体组织,启动青山·云南盐津“未来希望幼儿班”项目,该项目覆盖当地7个乡镇33个村50个幼儿班。

两年来,上海互济公益基金会与当地幼儿、教师、家长及政府并肩合作,为偏远乡村的1200名学龄前儿童提供了就近、安全及优质的学前教育,让盐津县乡村学前教育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引领全县乡村幼儿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12月,盐津县庙坝镇茨竹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做游戏。

01

完善基础设施 提升入园率

“过去,我们的幼儿园使用的是小学遗留下来的教室。小学生的课桌椅对幼儿园学生来说不太适合,孩子们上上下下都很困难,稀少的玩教具也限制了孩子们的探索与认知。如今,适宜幼儿的课桌椅、新增的功能区以及丰富的玩教具,让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既方便又开心。”盐津县河口幼儿园老师袁春感慨万千。

为了给孩子们提供快乐舒适的环境,青山慈善基金会出资,上海互济公益基金会协助盐津县教体局为当地村级公办幼儿班补充和完善硬件设施,优化教学环境,增加多媒体、桌椅板凳、午睡床、区角玩教具、绘本、户外大型玩教具等硬件设施;修缮园舍、午睡室,粉刷墙壁、美化区角……一系列措施将乡村幼儿班打造成为孩子们的欢乐天地。

幼儿班整体环境大变样了,教师质量也得跟上。

随着更多玩教具的投入,教师也需要不断掌握玩教具的使用方法,借助玩教具有效地引导幼儿全面发展。但“未来希望幼儿班”项目覆盖的幼儿班在教学上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小学化”教学倾向。

基于此,上海互济公益基金会项目组为幼儿教师制订3年成长计划,通过岗前、月度、假期能力建设活动及外出学习等多种方式,为当地乡村幼儿教师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帮助他们提升专业知识与技能,并运用到实践中去,带给孩子们“游戏化”的教学服务。

此外,项目还支持教师开展针对幼儿家长的各种培训、会议及亲子活动,提升家长有关幼儿教育的认知,调动家长参与到幼儿教育中来,实现“家园携手,共促幼儿发展”。

自“未来希望幼儿班”项目启动以来,青山慈善基金会已累计投入盐津县帮扶资金270余万元。随着项目推进,幼儿班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更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班接受学前教育。2024年7月,项目一期25个幼儿班入园率由73.2%提升至85.5%,二期25个班由69.98%提升至86.48%。

2

以孩子为中心 注重个性化需求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始终是“未来希望幼儿班”项目的核心诉求,项目参考国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帮助老师制定相应的活动课程和内容,鼓励老师开展游戏化教学,让乡村的孩子同样享受到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上海互济公益基金会项目团队指导幼儿园教师每月开展一次主题教学,围绕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主题,分别制定不同类型活动,以此满足幼儿班孩子的多种需求,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卫生、语言行为、人际交往、锻炼等日常习惯。

遇到中国的传统节日,幼儿园还会开展大型主题活动,加深孩子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丰富自己对于美的感知。此外,教师在幼儿班搭建美工区、阅读区、绘画区、绿植区、表演区等区角,通过“游戏化教学”的方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丰富自己各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快乐成长。

“我们家孩子上了幼儿园后,改变很明显。回到家后,知道帮我做一些像扫地这样简单的家务,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了,每天会给我跳段舞、唱首歌,有时候看我太累了,还会讲点小故事逗我开心。”来幼儿园门口接孩子的家长说,项目实施以来的效果被当地群众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除了性格的变化,“未来希望幼儿班”项目通过生态绿色课堂、生态绿色环创、生态绿色玩教具开发、环保亲子课堂、低碳示范宣传等载体,创新出适宜、独特、多样的“绿色”活动,开启孩子们在生态、环保等新领域中的认知和乐趣,推动生态文明理念深入“童”心,为乡村教育增添幼儿“绿”。

“未来希望幼儿班”项目的入驻,为盐津县幼儿教育提供了典范,推进了当地乡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如今,项目覆盖的幼儿班得到了当地家长、教体局的认可,其他未覆盖幼儿班地区的教师也时常会到项目幼儿班观摩示范课,交流学习建设幼儿班的经验。

3

关注教师 让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

“我很喜欢这些孩子,尤其是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时,我更开心。感谢‘未来希望幼儿班’项目,不仅帮助我成为一名合格的乡村幼儿教师,还为我们乡村幼儿班带来全方位的帮助。”盐井镇椒子村黄金小学附属幼儿园教师代付丽说。

盐津县的很多乡村幼儿园教师大多是临聘教师,她们也没有学前教育的专业背景,在幼儿班教学全凭“感觉”。不少教师认为,只要照顾好孩子,不让孩子生病,不受到伤害就够了。而且,教师流动率较高,更换频繁,对孩子身心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未来希望幼儿班”项目入驻盐津后,除关注玩教具、孩子发展等问题外,还注重乡村教师的培养。

项目坚持每学期3次月度培训、每次1.5天,每学期1次假期培训、每次5天对教师进行技能培训,培训教师到幼儿班实地督导、推动骨干教师外出学习等一系列举措,提升了当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管理能力。

此外,为减少教师流动率,项目为教师设置了临聘教师补贴、激励绩效机制,很大程度上稳固了当地乡村教师在岗率。

在提升教师教学技能、管理技能的同时,项目还鼓励教师考取教师资格证书等专业技能证书,提升教师个人素质,进而推动当地乡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两年来,在青山慈善基金会的资助下,上海互济公益基金会的项目团队扎根盐津,切实关注当地学前教育发展情况,为全面推进乡村教育事业振兴助力。

“青山慈善基金会将继续与上海互济公益基金会及盐津县教体局携手合作,进一步扩大‘未来希望幼儿班’的帮扶面,力求让更多的学龄前儿童从中受益。”青山慈善基金会理事长董玲敏表示。

(作者单位: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农业农村局、上海互济公益基金会)

来 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4年第18期

总监制:姚卜成

监 制:韩世雄

编 辑:张琼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