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魏、齐相互接壤,而且都是当时的强国,彼此之间也经常爆发战争。就三方而言,任何一方都希望另外两方国力削弱下去。所以,当赵、魏爆发战争后,齐国乐得看赵、魏杀个你死我活。弱赵、弱魏才符合齐国的利益。但是,如果让魏国灭掉赵国,或赵国元气大伤造成魏国变得更强,又不符合齐国的利益。

同时,这时魏国主力在邯郸,如果为了救援赵国发兵邯郸,那么就会变成攻城战。和兵锋正强的魏国死磕,导致齐国元气大伤,那又等于给了南方楚国可乘之机,这也不符合齐国的利益。

因此,赵国要救,但是又不能让齐国自身实力受损,还要起到削弱赵国、魏国的目的。“围魏救赵”就是这种情况下的谋略产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使用“围魏救赵”之计有三个前提:一是盟友遭到敌方进攻,情况危险,但是不至于完全落败。二是敌方因为进攻盟友,调动大量资源,导致后方关键部位力量空虚。三是我方进攻敌方空虚的关键部位,让敌方感觉到危险,被迫放弃进攻盟友而回援,以此解救盟友。

这一计谋,袁绍在官渡之战中也用过,却不得其精髓。

其时,袁绍这边得到了曹操偷袭乌巢的消息。在袁绍集团中也存在两种声音,张郃认为应该去救援乌巢,郭图则认为应该使用“围魏救赵”的手段,进攻曹操的大本营。这个时候袁绍“好谋无断”的性格就体现出来了。他两个都听,一方面派兵支援乌巢,一方面派兵攻打曹操本营。结果两边都没有获胜。乌巢的粮食被烧毁,曹操大营攻不下,这个时候袁绍基本上就奠定了败局。

首先,乌巢的防守力量薄弱,难以有效抵御曹军的进攻,而且失陷速度很快。其次,曹操的大营坚固,难以攻破,如果袁绍强攻,容易陷入僵局,给曹操在乌巢的进攻更多的时间。袁绍的本意是好的,但他高估了乌巢的抵抗能力,也低估了攻陷曹营的难度。

简而言之,“围魏救赵”的核心在于避免与敌人发生正面冲突,以最小的代价打击敌人的薄弱环节,调动敌人的行动,从而获得最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