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益美传媒

ID丨YeeMedia

不久前的一个假期,博主@拉宏桑去到朋友老家玩。

一夜醒来,她发现自己侧漏了。

朋友奶奶带着她去小卖部买卫生巾,结果误入“村头情报中心”。

拉宏被迫坐下来跟奶奶们聊起了天,聊起了月经。

然而,几位老人的只言片语拼凑出了一个让她觉得十分陌生的事物:

“我们以前用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能洗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能拜神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有晦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年轻人,拉宏能理解从旧时代走过来的她们没有机会学习生理知识。

谁知朋友说:

“这有什么奇怪的?

村里很多孩子都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根本没人教他们。

有的女孩来了月经都不敢跟家长讲。”

听完,拉宏有了一个想法——

给这里的孩子讲一堂生理课。

01

当她在小学课堂上掏出卫生巾……

拉宏准备的这堂课很特别。

因为她不只是讲给女孩听,男孩也要坐下来一起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预料中的一幕发生了:

这堂课刚开始,几个男孩便带头起哄,女孩们则是害羞地偷笑、撇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名男生甚至直接说:

“老师,能不能讲点阳间的话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拉宏问道,“有没有女同学已经有了月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坐在教室门口的一个男生,直接站起来指着举手的女孩大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下来,拉宏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卫生巾、内裤,示范如何正确使用卫生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讲台下的孩子们更是惊愕不已,好像这是一种见不得人的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随着拉宏耐心科普,这种状况开始扭转。

大家逐渐理解:

月经只是一种很正常的生理现象。

女生不必羞耻,男生也不必大惊小怪。

于是,越来越多的孩子勇敢发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一开始那个嘲笑别人的男孩还说:

“当女同学处于经期,应该帮助她们。”

短短几十分钟,月经从一个禁忌话题变成了一个可以被讨论的话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孩子们跟着拉宏喊出了“月经”二字:

“不要害羞,拒绝月经羞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完这条视频,益美君觉得心里暖暖的。

不只是因为这几十个孩子学到了真正有用的生理知识。

更重要的是:

在知识面前,很多陈旧的、错误的观念可以被消解。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一开始也有点讨厌那几个起哄的小男孩。

但看到他们后面的表现,只会觉得教育和引导无比重要。

或许在短时间内,这些孩子心中的偏见仍旧存在,但这颗“正确认识自己身体”、“正确认识女性”的种子已经悄悄埋下。

02

这是无数女性经历过的羞耻

这些天,拉宏的视频让无数网友共鸣,大家不约而同地写下自己的羞耻经历:

1.

看完我想起了初一时学校安排的生理卫生课。

当时老师把男生赶出教室,单独给我们女生讲。

但是她只讲了十分钟,以给每位女生发了一份卫生巾试用套装结束。

关于如何使用卫生巾,生理期如何护理……只字未提。

男生们在前后门的小窗户处偷偷看教室内的女生们,我们当时感觉好害羞……

2.

还记得小学六年级左右,那天运动会彩排,女生都出去了,只有男生在教室里。

我同桌想抄我的卷子,然后他在翻我书包的时候翻到了卫生巾,并拿出来展示。

回到教室后,我发现男生都冲着我笑,当时我还奇怪。

在我坐下来后,同桌阴阳怪气地和我说“你还用卫生巾啊?”

班上和他玩得好的几个男生都围过来起哄说我有月经,真的挺伤心的……

3.

突然想起自己上五六年级的时候,有个男生嘲笑一个女同学来月经。

他说女生真柔弱,一点用没有。

还丢了一句“来个姨妈为什么就不跑操?又不会死人。”

4.

高中男同桌很理直气壮地说我;

“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包里装的什么吗?”

“不要把有那个的书包放在靠近我这边,我介意!”

当时我还觉得很抱歉,现在真想穿越回去教自己吵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

大学时候,男朋友打电话向我求证,卫生巾是贴在身体上还是贴在内裤上的……

原来他们宿舍因为这个问题产生了分歧,男朋友认为是贴在内裤上的,但是他一个舍友非常肯定是贴在身体上的。

6.

我是女生,在来月经之前我也根本不知道卫生巾怎么用。

当时我还给贴皮肤上了,还在奇怪为什么都吸不了血……

7.

以前有一段时间大家都特别怕说“月经”、“卫生巾”这种词。

可能是我从小不太和小伙伴玩,同龄人间的小常识我不太能get到,所以我在日常对话中会很不避讳地讲出来。

第一次我说了“大姨妈”,朋友还很惊喜地恭喜我:“你终于学会说这个词啦!”

现在想想,我古怪的直白和过分的“不要脸”让我免去了很多困扰。

8.

说个一点都不好笑的事情:

直到成年,我才知道原来尿道和阴道不是同一个地方。

才知道处女膜原名是阴道瓣,它不是一层膜。

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我们的身体究竟是什么样的,更不知道我们应当如何去看待、爱护。

9.

我们学校这学期给安排了一个性侵教育课。

搞笑的是,老师让所有男生都出去,课件内容甚至有让我们不要穿好看的衣服。

不理解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部分女性在长大之后都会恍然:

假如我能从小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该多好?

但由于羞耻,很多人错过了这个机会。

你也许会说:

长大了自然就懂了。

可每个人的青春期只有一次。

生理羞耻不仅停留于生理层面,还会持续影响人的精神。

益美君相信每个女性都对此深有体会。

无论男女,在人生最重要的成长阶段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百利而无一害。

然而,我们从未认真上一堂生理课。

03

我们到底在害怕什么?

女性平均经期长度是 5 天,一位女性一生中会经历约400次月经,而全球大约有38亿女性……

月经,如同吃喝拉撒睡一样平常,我们却不敢直呼其名。

电视剧《以家人之名》里有这样一幕:

李尖尖直到高一才等来月经初潮。

那天,她回到家第一时间向家人宣布了这一好消息。

然而,饭桌上的四个男人瞬间尴尬住了。

李尖尖反问大家:

“你们不恭喜我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仔细想想,月经初潮的确是女孩成长过程中无比重要的一件事。

这既代表着个人成熟,也提醒着家长应当将生理常识、性常识一一告知。

但直到今天,这个环节仍然缺失。

王龙玺老师在《开得了口:影响孩子一生的性教育》中说到:

“我国每年有超过1000万人工手术流产,这还不包括几百万药物流产,以及那些在私立或者非正规医疗机构进行的流产手术。

而所有做过流产的女孩中,有近一半是25岁以下未婚的青少女。

对于青少年来说,在第一次性行为中,没有采取任何避孕措施的人,竟然接近50%……”

这些数字还不够可怕。

因为更为愚昧的是,在很多国家和地区,人们仍将此视为“晦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益美君想起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印度影片《印度合伙人》,讲述是一个丈夫因为疼爱妻子,突破层层阻力发明了廉价卫生巾,为印度农村的经期卫生观念带来变革的故事。

在纪录片《月事革命》中,电影的原型人物阿鲁纳恰拉姆·穆鲁加南萨姆直言不讳地说:

“女孩从来不跟妈妈说,妻子从来不跟丈夫说,朋友之间也不说。

月经是我国最大的禁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试想,如果我们连月经都不敢讨论,如何让孩子从小了解同性、异性,如何才能真正用健康的态度去面对自己的身体,面对两性关系?

所以,请大方讲出“月经”二字。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公共场所。

无论是面对成人,还是面对孩子。

无论你是男性,还是女性。

因为我们最终会发现:

我们讨论的其实并不是月经,而是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如何理解和尊重,如何爱与被爱。

出品 | 益美传媒

作者 | 青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