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爆发,日清双方的首次陆上交锋是成欢之战。这是双方开战之前即已进驻朝鲜的部队之间发生的一场战役。成欢战役中,无论从参战兵力上,还是从总兵力上,清军无疑都是处于下风的。而在甲午战争朝鲜战场最关键的平壤战役中,汇集了入朝部队所有主力的清军,仍旧面临着以少打多的困境。北路汇集平壤的清军共有四大部分,故称 “四大军入朝”,按照入朝先后顺序分别为盛军、毅军、奉军、奉天练字营和吉林练军。

四大军到平壤后,清廷电令各军继续南进。彼时,从牙山兵败的叶志超回电就明确指出“非有劲旅三万人,前后布置周密,难操胜券”。最终的事实也与叶志超的电报相吻合,平壤一战,左宝贵殉国牺牲,清军战败夜奔回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清军在朝鲜的败退,战火燃向中国境内。但本土作战的清军仍旧没能跳出只能以数量劣势的兵力对抗日军的怪圈。平壤战败后,清廷紧急调遣老将宋庆组织鸭绿江防线。日军在鸭绿江前线动用了两个师团组成的第一军,总兵力达到3万人。而相比之下,鸭绿江防线上的清军,虽然员额有28000多人,但因为编制严重不足,实际的兵力就只有两万左右,只有日军的三分之二。毫无疑问,鸭绿江防线很快就陷落了。

此后日军进犯大连、旅顺,清军望风而逃,各种影响因素之外,守军兵力不及日军也是重要原因。直到日军深入辽东,占据海城,威胁辽阳之后,陆续聚集的清军才开始在数量上超过日军。 辽东战场如此,山东战场也是相同的问题。在日军攻克威海卫的作战中,始终面对的也只有直接守卫威海卫隶属北洋的巩字军、绥字军和北洋护军16个营七八千人,而山东巡抚李秉衡部三十余营始终停在烟台以东,没有一营一队前往救援。北洋水师就在陆军这样极度的寡不敌众中全军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