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泊梁山之上那一百零八个头领并非人人是好汉,读过原著的都深知这一点,甚至可以说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恶人,但无论他们为人如何,混迹绿林总归是要讲一个“义”字,当他们在聚义厅里喝下结义酒,他们就是同生共死的兄弟了。
然而同为兄弟,那些好汉之间却也有明显的亲疏。
“铁石禅机已点开,钱塘江上早心灰。六和寺内月明夜,三竺山中归去来。衲子心空圆寂去,将军功遂锦衣回。两人俱是男儿汉,不忝英雄济世才。”
(武松、鲁智深剧照)
原著第一百一十九回中,鲁智深和武松的故事都画上了句号,只是他们二人的结局却截然不同,那鲁智深圆寂之时是群雄簇拥,可武松断臂之后却是无人问津,这是为何?
一、待遇不同的二人
当年智真长老是送了鲁智深几句话,说是“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后来这几句话果真一一应验,当他在六和寺听到钱塘江的浪潮声,他也知自己大限将至,霸气无双的鲁提辖大笑一番后便听潮圆寂了。
梁山众兄弟闻讯后便赶来击败了鲁智深。
书中是这么写的:“宋江与卢俊义看了偈语,嗟叹不已。众多头领都来看视鲁智深,焚香拜礼。城内张招讨并童枢密等众官,亦来拈香拜礼。宋江教把鲁智深衣钵并朝廷赏赐,出来俵散众僧,做了三昼夜功果,合个朱红龛子盛了,直去请径山住持大惠禅师,来与鲁智深下火。五山十刹禅师,都来诵经忏悔。迎出龛子,去六和塔后烧化那鲁智深。”
(鲁智深剧照)
宋江带领群雄把这一套流程走完,也算是颇为用心了。
而武松断臂之后又是怎样的待遇?
只有宋江一人在临别时与他寒暄了几句,甚至仅仅只是那几句话,都显得十分敷衍。
你且看原著描述:“当下宋江看视武松,虽然不死,已成废人。武松对宋江说道:‘小弟今已残疾,不愿赴京朝觐,尽将身边金银赏赐,都纳此六和寺中陪堂公用,己作清闲道人,十分好了。哥哥造册,休写小弟进京。’宋江见说:‘任从你心。’”
一副爱管不管的态度,至于其他好汉,更是无一人前来探望他,别说《水浒后传》中柴进前来探望武松,那压根都不算是原著设定了。
有人可能要说了,鲁智深已死,祭拜他也就是走个过场,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去探望武松,则难免碍于人情,若不主动照顾,则有些说不过去。
(武松剧照)
不,即便是这样,武松又如何会好意思赖着让人照顾?显然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你若细品原著,就会知道鲁智深与武松在为人处世方面的不同。
二、待人真挚的鲁达
鲁达是个怎样的人?
可以说就两个字——真诚。
鲁智深对待那些他认可的人,向来都是以诚相待,哪怕他的处事风格会让人略有几分不爽,比如他与李忠打交道时,就一度感叹李忠这人不爽利,但李忠依旧敬佩这大哥。
纵观鲁智深的经历,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发自内心,不求回报的。
比如帮金老汉和金翠莲父女教训镇关西,乃至惹上命案,正是《好汉歌》中唱的那般,属于是“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又如后来帮刘太公教训强娶刘小姐的周通,他可丝毫没担心自己会因为得罪了山贼而惹上麻烦,他向来是说干就干。
还有对林冲,他们起初没多深的交情,但他却愿意一路护送林冲,保林冲周全,这如何能不让人感动?
鲁智深这人对待兄弟真是没得说,因此兄弟们会因为他的死而伤感,那也是人之常情。
三、吃人嘴短的武松
武松相对于鲁智深而言有何不同?
似乎他与鲁智深向来是出双入对,属于是同一类人,不该被人区别对待才是。
其实不然,你若细品,就会发现武松与鲁智深在为人处世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别。
(鲁智深、李忠剧照)
鲁智深可不会因为得了某人的好处就格外对某人好,正如前文所言,李忠给他银两,他依旧吐槽李忠不爽利,他向来是有一说一,李忠对他的态度也证明了,他的这种“真诚”并不让人讨厌。
而武松则不同,他固然也有英雄的一面,但他所做的每一件事,似乎都是有前提的。
他帮施恩教训蒋门神,算是为民除害吗?
不,那是典型的黑吃黑,书中写得很明白,那施恩也是个地头蛇一般的存在,就连风月女子要在孟州过活,也要经他之手,哪怕他谈不上是只手遮天,也算是典型的黑势力了,武松却在得了他的好处之后便愿意为他出头。
接着是血溅鸳鸯楼一节,之所以会有这段剧情,是因为武松觉得自己被张都监耍了,可他为何会被耍?还要怪他自己信了张都监,那张都监可不是什么好人,就因为好酒好菜招待了武松,武松就有心替他卖命,这不就是吃人嘴短吗?
如果这还不够明显,那十字坡遇上张青、孙二娘夫妇的经历就足以说明一切。
那对贼夫妻干的就是拦路抢劫和杀人越货的活,是典型的恶人,甚至那孙二娘都已经对武松动了杀心,若非武松机警,都难免遭了她的毒手。
可当张青一番劝说,并拿出好酒好菜招待之后,武松又与他们称兄道弟起来,仿佛之前的冲突压根没发生过一般。
(武松、宋江剧照)
所以真实的武松究竟是怎样的?武功高,洞察力强,都没错,但还得加上一个“吃人嘴短”的标签。
这样的性格决定了武松很难交到真心的朋友,毕竟在旁人眼中看来,他不过是个给点儿好处就能为自己卖命的打手罢了,而不是所谓的“兄弟”。
所以当鲁智深死后,武松再无真心待他的兄弟,自然也就没人关心他的死活了。
不得不说,《水浒传》的故事之所以精彩,不是因为剧情有多百转千回,而是施耐庵的故事足够真实,他是把人性拿捏透了,也把这些好汉给写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