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祝龙线拓宽之后,我们店里进货、送货更加方便了。”应城市杨岭镇齐王村村民周国明在村委会附近经营着一家小卖部,因位置在乡道上,小卖部一开就是20多年。去年9月,还成了村里的寄递物流便民服务站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狭窄村道到宽敞油路,周国明见证了农村道路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好农村路”首次作出重要批示的十周年。

十年来,应城市交出了“四好农村路”成绩单,多个数据很亮眼:提档升级农村公路637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56座,创建美丽农村路504公里。截至目前,应城市境内农村公路里程达2117.966公里,其中县道196.702公里、乡道498.078公里、村道1423.186公里。有名店旅游公路获评湖北省“十大最美农村路”,天鹅镇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乡镇。

,是连接的纽带,

是发展的动脉。

在应城版图上,

阡陌交通,纵横交错,穿梭织网。

它们,打通了城乡脉络,

推动着城市更迭,

催生着乡村巨变,

乡村“途”景日日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线经两镇,串13个景点,造一片风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月5日,中午12时,阳光热烈而耀眼。但登上田店镇风之驿观景台,袅袅凉风起,吹散暑热。连绵起伏的山岗上,一排排风车迎风飞旋。北可瞰郊野乡趣,南可眺葱郁松林。

“目光所及都是好风景,变化太大了。”陈河镇的陈先生和家人专程驱车来此打卡。他们绕着观景台,一路拍照。

风之驿观景台,应城市海拔最高的地方,位于应城市有名店林场自然生态景区内,有名店旅游公路穿境而过。

田店镇长李村就在风之驿交通驿站附近。村党支部书记凡春中介绍,风之驿以前是一片荒地,纵有密林美景,也“养在深闺人未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名店旅游公路建成,拉近了长李村和外界的距离。凡春中说:“以前去田店镇要20分钟、到应城城区得个把小时;现在不到10分钟可以去镇上、进城也只要20分钟。”村民世世代代守护的山川秀色,也成为游人如织的网红打卡地。

绿水、青山、繁花;凉亭、古村、人家……车行其间,移步换景,风光无限。

有名店旅游公路,全长16.137公里,把沿线的有名店国有林场等山水风光与乡村风情相融合,途经杨岭、田店2个乡镇3个美丽乡村,串联起13个景观节点。

“有名店旅游公路,北起省道宋天线,西接旅游公路八汤线。它不只是一条路,更是应城全域旅游的主动脉,把原本分散的自然资源和乡村景点串珠成链,凝聚成新的优质旅游资源。”应城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桦山介绍。

从应城城区沿省道宋天线一路向北至杨河,“故道川流源远长、稻舞穗香景醉人”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穿越县道杨田线一路向西,有名店旅游公路随之而至。继续南行至八汤线,爱漫文旅小镇、国家石膏博物馆、楚珍园、汤池温泉一一呈现。

以有名店旅游公路为依托,四条示范路连接形成应城市西北部旅游环线,将沿线的2个4A景区、5个生态农庄、10余个采摘园、6个交通驿站紧密串联,发挥“一条线带动一个片”乘数效应,成为应城西北“后花园”,更是一张靓丽的旅游名片。

路随产业建,催发“产业花”,活一地经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岭镇祝墩村,位于祝陈线上的彩春家庭农场,眼下,一排排瓜蒌棚整齐排列。棚内翠绿饱满的瓜蒌挂满枝头,阳光透过繁茂的枝叶,洒下斑驳光影。

“这片瓜蒌长得又大又壮实,10月底就能丰收了。130余亩瓜蒌,亩产瓜蒌籽300多斤,去年产值200多万元,今年预计能达到300多万元。”农庄主石旭军信心十足。

石旭军的信心,来自祝陈线的变化。

石旭军早年返乡投身农业,2013年创办农场,致力打造集特色采摘、农业观光等于一体的乡村游休闲点。

近年来,农场所在的石刘组修了两次路。但临近农场的两座桥道路狭窄,过弯很急,旅游大巴车根本就进不来。游客只能就地下车,步行30分钟到农场。

“交通不便,体验感不好,没法吸引游客前来游玩采摘。”石旭军坦言。

2023年,祝陈线被纳入“四好农村路”建设规划。路从3米拓宽到5.5米,宽阔的柏油马路修好了,游玩车辆直接开到了农场门口。

“路宽了,产品运得出,客户进得来。”石旭军准备在瓜蒌种植基础上,追加投资,秋天再种100亩金银花。

瓜蒌种植成果也惠及了当地村民。整理瓜藤、修剪旁枝、采摘果实等均需人工,祝墩村、齐王村都有村民来务工。除此,石旭军还准备带动周边村民一起种瓜蒌、金银花,农场回收,共同致富。

“道路兴”引来“产业旺”。有切身感受的不止石旭军一人。

杨岭镇伍份村八汤线上的龙池山庄,把一部分经营重心转移到农副产品电商销售上。让他们下定决心的,除了山庄日渐增长的人气,更来自“四好农村路”通畅带来的底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好农村路’建好后,截至今年9月,我们旅游收入超过9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2%;农产品销售收入超过520万元,带动周边村民创收100万元。”龙池山庄负责人余翠玲介绍,依托八汤线,山庄建成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站,把附近农家的有机米、土鸡蛋、香麻油等进行初包装,搭乘电商快车卖向全国各地。

铺下的是柏油马路,通往的是共同富裕。应城市按照“道路围着产业建、产业围着公路布”的思路,推动“四好农村路”与沿线产业一体化建设,为乡村振兴汇集了人气、聚集了财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砂石路“焕颜”,铺到家门口,美一方家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河镇马堰村村民程金山在镇上开了一家农资销售店。

常年到四里八乡送货,程金山对乡村道路由通变畅、由畅变美有最直观的感受。

9月5日,他回村给人送农资,三轮车直接把货拉到田埂上。“以前路不通,只能一包包扛进村。现在砂石路硬化变宽,农资可以直达田里。”程金山笑着说。

“以前我们村子主要是土路、砂石路,这些年来,慢慢变成水泥路、柏油路。过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如今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都说比城里不得差。”马堰村党支部书记程么生说。

当日下午3时,杨岭镇团山村秋满园农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阳光玫瑰葡萄园里,村党支部书记赵红生正在开网络直播,和网友聊起门前农村公路潘团线的变化:“以前是水泥路,今年6月份拓宽刷黑,现在每天来骑行的就有100多人。欢迎你们也来村里游玩、吃葡萄。”

应城市全面促进农村公路与客运出行、物流发展、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发展,内连外通、连城带乡、通村达户,公路的延伸撬动农村交通运输面貌的整体改善。

成环成网,由通至畅。路建好了,谁来管?怎么管?

应城市严格落实“路长”责任制,实施市、镇、村三级“路长”联动,齐抓共管。设立镇级养护站,进行道路专业化维护保洁。因地制宜对道路“绿化、亮化、美化”,提升颜值,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曾经困扰群众的“行路难”,在应城市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中得到破解。

从羊肠小道到水泥路、柏油路,农村公路由“窄”变“宽”、由“走得了”向“走得好”,由“走得好”变“走得美”。

秋日,行驶在应城城乡,一条条农村公路串乡联村、蜿蜒到户,村落各美其美,院落花果飘香,勾画出美丽乡村发展的亮丽风景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孝感日报 孝感市交通运输局

制作:李满丽

审核:李苏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