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秋国庆长假的第一天
大家都去哪里玩了呢
颐和园、西湖、青城山……
好多热门景点除了美丽的自然风光
还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在景区的讲解之外
它们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为了大家能够在景区更好地游玩
今天我们奉上国内11个热门景点的冷知识集锦
快来做做功课吧
故宫
众多红墙黄瓦中,为何文渊阁和南三所独树一帜?
提到故宫,相信去没去过的人的脑海里都会浮现出红墙黄瓦的建筑形象。然而,真正去参观故宫时我们会发现,并非所有建筑都是如此,比如文渊阁是黑瓦绿边,其不远处的南三所是绿瓦。这是故宫建筑颜色在五行上颇有讲究的缘故。大部分屋顶为黄瓦是因为帝王居天下之中,而五行的中央为土,故对应的黄色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而根据五行的说法,火可生土,因此墙体采用火对应的红色能让权力有稳固的支持。
而文渊阁作为清代皇家的藏书楼,要尽可能避开火。在五行中,水对应的是黑色,故采用黑色琉璃瓦顶有以水克火之意。而位于故宫东侧的南三在明朝曾为东宫所在地,在清朝自乾隆年间起是皇子“宿舍”。东方属木,主青,屋顶绿瓦寓意着生生不息。
如何不看解说来判断宫殿的等级?
除了建筑体量和朝向这两个比较主流的方法,还可以通过门窗纹饰和脊兽数量来判断。
门窗纹饰:宫殿等级从高到低对应的纹饰分别是三交六椀菱花纹(如太和殿)、双交四椀菱花纹(如景仁宫)、正方格、斜方格、什锦纹、直棂窗等。
脊兽数量:脊兽是古代汉族建筑屋顶的屋脊上所安放的兽件,数量越多说明建筑等级越高,按惯例为单数,一般最多不超过9个,而太和殿却有10尊脊兽,在所有汉族建筑中独一无二。
太和殿差点就成了议院?
由于太和殿的至尊地位,北洋政府在1923年一度想把太和殿改为民国国会大厅,称 “宪法之会议等,必于其国历史上最庄严闳丽之地行之,此古今中外所同也”,还请了瑞典建筑师制定改造方案。在这一关头,吴佩孚致电坚决反对,言“若果拆毁,则中国永丧此巨工古物……务希毅力维持,保存此大地百国之瑰宝”。他的反对颇有效果,没过多久北洋政府便取消了这一计划。
颐和园
原来昆明湖长得像一颗桃子
如果只在平地观赏昆明湖,就很难想象,俯瞰昆明湖会看到一颗寿桃:昆明湖的入水口构成桃子的梗蒂,出水口是桃子的歪嘴,斜贯湖面的西堤构成了桃体上的中缝,非常巧妙。而旁边的万寿山看起来也像一只展翅欲飞的蝙蝠,排云阁像蝙蝠的头,佛香阁两侧的建筑宛如蝙蝠两翼。二者形成了一幅“福山寿海”图。
王国维自沉昆明湖
1927年6月,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选择在昆明湖结束自己的生命,在鱼藻轩自沉,留遗书言“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后世对其死因众说纷纭,尚无定论。
另外,王国维在1912年写的《颐和园词》描述了清朝的兴亡史,得到了陈寅恪、邓云乡等人的高度肯定,是咏颐和园的代表诗作。
鸡鸣寺
张之洞建的楼为何叫豁蒙楼?
很多人参观鸡鸣寺时会去百味斋素菜馆用餐,而百味斋素菜馆的前身是豁蒙楼。根据景区里的介绍,它是张之洞为纪念其学生,也是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锐所建,名字取自杜甫《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中的“忧来豁蒙蔽”。那么,为什么张之洞要选在鸡鸣寺建楼呢,又为何取“豁蒙”为名呢?
辛亥革命元老刘成禺的《世载堂杂忆》中记载,光绪二十年(1894年),张之洞来南京署理两江总督时,曾与杨锐同游台城,在鸡鸣寺休息。两人在月下饮酒,相谈甚欢。杨锐反复吟诵《八哀诗》的后四句“君臣尚论兵,将帅接燕蓟。朗吟六公篇,忧来豁蒙蔽。”张之洞大为感动。不久后,杨锐因戊戌变法失败被杀,张之洞极为震悼,重游鸡鸣寺时,捐资辟经堂为楼,取杨锐所诵杜诗“忧来豁蒙蔽”句,命为“豁蒙楼”,同时还写了《鸡鸣寺》一诗。
秦淮河
原来青梅竹马的故事发生在秦淮河边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李白的《长干行》脍炙人口,崔颢《长干曲》的“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也传诵至今。但你知道所谓的长干里就在秦淮河边吗?
关于长干里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西晋文学家左思所作的《吴都赋》,同时代的刘逵曾为《吴都赋》作过详细的注解,说明了长干里的大致位置、得名由来。据刘逵的说法,当时江东将山岗之间俗称为“干”,建业城南山岗之间的平地,被称为“长干”。南京市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许志强指出,长干里是六朝都城建康城南的里巷,位于秦淮河南岸,东至戚家山,西至花露岗,南至应天大街,北以秦淮河“V”字形河道为界。除了秦淮河,长干里的知名景点还有大报恩寺遗址(六朝长干寺)。
杭 州
西 湖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里的孤山寺现在还存在吗?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是西湖的代表古诗词之一,开头提到的孤山寺是南朝陈文帝天嘉元年(560)初建于孤山上,名永福,后因唐武宗会昌灭法遭焚毁。宋真宗大中祥符间,僧人方简在孤山寺废墟上重建寺观,改名广化寺。此后在元、明、清朝多次被重建。根据邵玉贞著的《西湖孤山》记载,1957年,广化寺因大梁被白蚁蚀空而拆除,广化寺的竹阁和柏堂被保留下来,现在位于西泠印社内。因此,要想瞻仰白居易笔下的孤山寺,应当去参观西泠印社。
其中,竹阁据传是白居易为鸟窠禅师而建。鸟窠禅师,俗姓潘,本号道林,法名圆修,居于秦望山的松树上,因而得名鸟窠禅师。《东坡乐府》卷三的注释提到,据《传灯录》记载,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曾入秦望山礼谒,拜鸟窠禅师为师,在西湖之滨建了竹阁,迎师居之,而自己也常游息其间。
灵隐寺
灵隐寺的“东南第一山”头衔是怎么来的?
在灵隐寺前的回龙桥春淙亭右侧的黄墙上,题着“东南第一山”五个大字。这个头衔相传与“疯僧扫秦”的民间传说有关。据清代的《云林寺续志》及褚人获辑撰《坚瓠集》卷四“东窗事犯第三”,秦桧杀害岳飞后,曾去灵隐寺祈祷,有一行者(即云游四方的行气僧、参禅僧)胡言乱语,讥讽秦桧。秦桧问他住在哪里,该僧作诗一首,称“相公问我归何处,家在东南第一山”。于是后人传灵隐寺为“东南第一山”。
工部祠
工部祠里为何有黄庭坚和陆游塑像?
如果去杜甫草堂,人们会发现,工部祠除了杜甫以外,竟然还供奉着黄庭坚和陆游。殿廊上的一幅楹联其实已经说明了用意:“荒江结屋公千古,异代升堂宋两贤”。但学杜诗的文人那么多,为何偏偏选了黄陆二人?
这就要追溯到最早的提倡者杨方灿。杜甫草堂经年有多次重建,在嘉庆十六年又一次重修期间,户部员外郎杨芳灿提议在工部祠内加塑陆游“配飨”,遭到在场的不少官员质疑。他称陆游和杜甫一样爱国忠君,学杜成就斐然,两人心迹相同。而且两人都曾寓流蜀中,都“去蜀而不能忘蜀”。故以陆游配飨,是“放翁之幸也, 亦少陵先生之愿也”。至于为何不用也在蜀地游历过的杜甫好友李白、高适等人,是因为这会比肩并祀,客主不分;不用也以杜工为宗的苏东坡、杨升庵,是因为二公本就是蜀人,在蜀地已有人供奉,魂归故里有所依,不必另立塑像。
杨芳灿的解释博得满堂喝彩,发起重建草堂工事的布政史方积令杨方灿为此事撰文立碑,即《重修杜少陵草堂以陆放翁配飨记》。陆游的神龛原本放在旁座,到了光绪十年(1884年),时人认为陆游“既非附祀,又非门人,屈之旁座,于义未协”,故将其移到杜甫像西。四川总督丁宝桢又以心同原则,塑黄庭坚像配飨杜甫,置于杜甫像东,从而形成了今日黄陆配祀东西两侧的格局。
青城山
药王孙思邈晚年为何坚决上青城山?
药王孙思邈古稀之年从遥远的陕西绕行千里来到青城山,据说《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在此地写成的。孙思邈曾隐居太白山等山,作为一个陕西人,为何晚年不辞辛苦远赴青城山?
根据史料记载,孙思邈不满于神学巫师治病之法,对古训“寿命在天”“命由天定”产生了怀疑,想研究人的延年防衰之法。他听闻西域边陲的青城山是仙人张道陵传教立说的道教发源地,而张道陵注重养身,在青城山活了122岁,羽化升天。此事正切他晚年追求的长寿理念,于是不辞辛苦,数月徒步至青城山,宿于天真观(今玉清宫)。通过对道教养身学说的研究,孙思邈发现道教学说颇合自己心意,遂拜天真观老道长为师,成为一名道士。“道在养身”和“清净无为,修身积德,克制私欲,排除妄念”的道家思想深深影响了孙思邈,这体现在他所编写的《千金翼方》之中,他反复强调修身养性的重要性,推论人的寿命可超越百岁,大胆挑战了“天命自成”的传统封建理念。
武侯祠
改造这座君臣同祀祠堂的王爷被百姓打脸了
初来成都武侯祠的游客可能会以为自己走错地方了:为什么明明是武侯祠,大门上却挂着“汉昭烈庙”的牌匾?原来这个地方本就是刘备的陵庙。蜀章武三年(223年),刘备去世,被追谥为“昭烈”皇帝,葬于恵陵,依秦汉旧制,有陵便有庙,故在恵陵附近建汉昭烈庙。而纪念诸葛亮的祠堂在公元500年前后南北朝时期,从成都“少城”迁建惠陵、汉昭烈庙旁。杜甫曾有诗云,“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这就说明早在唐朝,刘备和诸葛亮的祠堂近到可以一同祭祀的程度。
尽管如此,武侯祠的人气却明显高于昭烈庙。到了明朝,朱元璋的第十一子蜀献王朱椿见此情形,认为这不合礼制,有臣下欺主之嫌,遂以“君臣一体为由”,将诸葛亮牌位、塑像移入昭烈庙中,置于刘备像东侧,而后又将关羽、张飞像置于西侧。
朱椿此举本是想凸显君权,此后乾隆时期的四川布政史周琬也为此特地将武侯祠大门匾额换成了“汉昭烈庙”,然而百姓并不买账,依旧称其为武侯祠。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申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决定采用民间认可的“武侯祠”这一名称为正式名称。
成都的武侯祠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座君臣同祀的祠堂,臣为主、君为辅也是其特色,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有多受四川人民的尊崇。
兵马俑
兵马俑原来是彩色的
如果去现场看兵马俑,会发现它们一律都是泥土的本色。但其实它们原本是彩陶,有朱红、深绿等颜色,但经两千年的深埋,颜料出土后15秒就开始变化,4分钟内就完全脱水、起翘、剥落,有的遗留在泥层上。很多兵马俑身上都有一种罕见的亮紫色,这是一种紫色颜料,名叫硫酸铜钡,目前尚未在自然界中发现,这表明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掌握了用合成的方法来制造人工颜料的技术。故该颜色被称为“汉紫”“中国紫”。
大雁塔
慈恩寺的柿子树造就了一代书法家
十月,正是柿子上市之时。如果国庆期间去慈恩寺游玩,便能看到不少柿子树,枝头缀着累累果实。据传,佛寺中植柿树为唐时风俗。柿子有着美好又吉祥的寓意,而柿子叶在唐朝时,甚至还造就了一代书法家郑虔。
根据《新唐书》记载,郑虔仕途偃蹇,生活困窘,买不起练习书法用的纸张。后来他听说慈恩寺中贮存了好几屋柿叶,便借住慈恩寺的僧房,每天以柿子叶为纸来练书,日复一日,从不间断,竟然把几间屋的树叶都写完了,其书法终获大成,与其诗画一起被唐玄宗称赞为“郑虔三绝”。也因此,在“红叶题字”“红叶题诗”的典故中,红叶最早指的是柿子叶。
没有大雁的大雁塔为何叫这个名字?
大雁塔位于慈恩寺,故又名慈恩寺塔,至于它为何叫大雁塔这个名字,有好几种说法。玄奘的《大唐西域记》所记载的埋雁造塔是比较可信的说法之一。相传很久以前,摩揭陀国(今印度比哈尔邦南部)的一个寺院内的和尚信奉小乘佛教,开三净食(即可吃三种肉)。一天,空中飞来一群雁。有位和尚见到群雁,信口说:“至今大家都没有东西吃了,菩萨应该知道我们肚子饿呀!”话音未落,一只雁坠死在这位和尚面前。对此,和尚十分悲戚,遍告寺内众僧,听到的人都说这是如来佛在想方设法教化他们,这份恩德应当永远记取,于是葬雁建塔。玄奘归国后,在慈恩寺中仿照该塔的样式,建造大雁塔。
但也有学者发现,雁塔是对佛塔的泛称并非大雁塔和小雁塔的专属。经考证,慈恩寺塔被叫雁塔,是从唐中宗神龙年间,进士张莒游慈恩寺,题名塔内开始流行的。此举引得天下学子纷纷效仿,凡是新科进士及第,必到慈恩塔下题名,久而久之,成为惯例,称为“雁塔题名”。自此雁塔一名的知名度越来越高,逐渐成为慈恩寺塔的固定称呼。在雁塔题名的人当中,最出名的当属白居易,题有“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
◎本文转载自“中华书局1912”,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