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1月1日起,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将落地实施。目前,改革的配套措施进展如何?
9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介绍,正在抓紧制定完善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配套政策措施。这些措施包括促进就业、保障劳动者权益、高海拔地区职工退休等方面的政策,弹性退休具体办法等。
与此同时,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持续扩大,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将与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更好协同。
着力强化就业优先导向
9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明确了改革的目标原则、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9月19日,国务院召开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工作动员部署视频会议,全面部署各项工作。
“从现在到明年1月1日改革实施的3个月时间,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强化系统思维,把握改革重点,稳妥有序做好改革实施的各项准备工作。”李忠说。
李忠介绍,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需要制定的配套政策措施进行了认真梳理,比如促进就业、保障劳动者权益、高海拔地区职工退休等方面的政策,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和支持措施。同时,落实自愿、弹性原则,制定弹性退休具体办法,进一步明确弹性退休怎么办理。
我国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保持了就业形势的总体稳定。
李忠介绍,要着力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优先支持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在推进动能转换中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推动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生产力布局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一个关乎民生、发展和安全的重大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就业当作民生头等大事来抓,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制度机制,增强工作合力;需要推动财政、货币、投资、消费、产业、区域等政策与就业政策协调联动、同向发力。”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燕斌表示。
李忠介绍,要着力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建立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机制,加强就业岗位调查,及时发布急需紧缺职业需求目录,增强人力资源开发的前瞻性。
目前,一些民营企业面临招工难。“渐进式延迟这些岗位从业者的退休年龄,可以缓解结构性招工难。”劳动经济学会就业促进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欧阳俊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是促进就业的重中之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负责人宋鑫介绍,下一步,将以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服务攻坚行动为抓手,在政策落实、招聘对接、能力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促进青年就业创业。
宋鑫介绍,围绕应届未就业毕业生、登记失业青年等,全面摸清个人信息、求职需求、就业状态等,建立实名工作台账。同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等开通求职登记小程序,未就业毕业生可以进行登记求职,一体纳入实名台账。
对纳入实名台账的未就业青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提供至少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促进他们尽快实现就业。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需要鼓励和支持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还需要广大劳动者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素质、自主就业创业能力。”刘燕斌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研究扩大年金制度覆盖范围
基本养老金缴费和领取,是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务院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提出,从2030年1月1日起,将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由十五年逐步提高至二十年,每年提高六个月。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不满最低缴费年限的,可以按照规定通过延长缴费或者一次性缴费的办法达到最低缴费年限,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该办法还提出,国家健全养老保险激励机制。鼓励职工长缴多得、多缴多得、晚退多得。基础养老金计发比例与个人累计缴费年限挂钩,基础养老金计发基数与个人实际缴费挂钩,个人账户养老金根据个人退休年龄、个人账户储存额等因素确定。
在发布会上,李忠介绍,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已实现全国统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统一实施,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74亿人;待遇确定和合理调整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基金收支和结余规模稳步增长。
李忠介绍,将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研究扩大年金制度覆盖范围的政策措施,在全国推开个人养老金制度,扩大基金市场化投资运营规模,健全社保基金保值增值体系。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党俊武认为,要抓住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所牵动的基本养老金缴费改革、养老保险激励机制等机遇,着力发展包括养老金融、健康金融和照护金融在内的老龄金融,为人们度过漫长老年期提供强大资金池。
“老龄社会的人们必须规划‘长钱’,例如年轻时拿出一部分资金锁定老年期生活消费用度,包括社会保险、商业保险以及养老基金等。”党俊武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于漫长的老年期,多一个资金池意味着将来多一个保障。”
李忠指出,要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扩大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落实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户籍限制政策,让更多的人群纳入保障范围。
目前,有关部门已在7省市7家头部平台企业,开展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累计参保900余万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司司长卢爱红介绍,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完善相关政策,扩大试点范围。
“同时,还要积极畅通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职工养老保险渠道,研究完善相关办法,提升参保和待遇享受的便捷度。”卢爱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