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是西汉初期的著名政论家,他不仅学识渊博,文章写得也很好,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就引起了汉文帝的注意,并得到了破格提拔。然而,贾谊的才华却没有得到用武之地,他非但没有得到汉文帝的重用,最后还忧郁而死。那么,作为一位出色的政论家,贾谊的人生为何会以这样黯淡的方式收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皇帝赏识

贾谊是河南洛阳人,在十八岁的时候,就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当时的河南郡守姓吴,他得知贾谊的才能后,将其召到了自己的手下任职。汉文帝刘恒即位后,发现河南郡守的政绩非常出色,就提拔此人为廷尉。接着,这位新任的吴姓廷尉就向汉文帝推荐了贾谊,说此人“颇通诸子百家之书”。于是,汉文帝就任命贾谊为博士。

在这些博士中,二十多岁的贾谊是最年轻的,但学问也是最好的,“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博士们对贾谊非常钦佩,自愧不如。汉文帝得知此事后也非常高兴,他认为贾谊是个难得的人才,因此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就把贾谊升到了太中大夫的职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得罪功臣、佞幸

贾谊对政治充满了热情,他认为汉朝已经建立二十多年,天下太平,应该“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进行一番全面的改革。之后,贾谊又提出了更改律令、列侯就国等措施,汉文帝对此也颇感兴趣。但是“年少轻狂”的贾谊却得罪了朝中的老臣,主要是那些开国的功臣,用史书的来说,就是“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

“绛”指的是绛侯周勃,“灌”指的是颍阴侯灌婴,东阳侯是张相如,这些人不仅是开国功臣,还是朝中的权贵,因此不断向汉文帝施加压力,诋毁贾谊,说他是“雒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另外,贾谊多次在朝堂出言讥讽侍中邓通。要知道这个邓通可是汉文帝身边的宠臣。结果,贾谊被外放为长沙王太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性情使然

作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贾谊心中自然充满了希望。然而,这次被贬长沙,却让这个年轻人的内心备受打击。贾谊听说长沙“卑湿”,就认为自己活得不会长久,又因为是被贬而去的,因此内心十分苦闷,接连写下数篇文章,笔调都非常低沉。过了一段时间,贾谊又被召到京城,并且受到了汉文帝的召见。

之后,汉文帝任命贾谊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名叫刘楫,是汉文帝最喜欢的儿子,而且喜欢写文章,所以汉文帝才让贾谊去辅佐。然而,数年后发生了意外,梁怀王堕马而死。作为梁怀王的辅佐,贾谊认为自己没有尽到职责,“哭泣岁馀,亦死”,年仅三十三岁。可见,贾谊之死与他的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无论面对任何事情,我们尽量要做到坦然处之。

参考资料:1.《史记》;2.《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