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话题与胶东历史区划有关,这次要介绍的区划名称叫作“麻渠社”,属明清时期掖县(现莱州市)的辖区。

在明清时期,掖县实行“乡、社”制(另有四关四隅),县下设乡,以乡领社。至清代中期,共设有七乡、八十三社。麻渠社具体属于“临过乡”管辖。

“麻渠社”,是一个地理指向比较明确的区划名称。因为现在莱州市范围内就有以“麻渠”为名的村庄,即平里店镇的麻渠村(分一村、二村,附近还有麻渠前村、后村,简称麻前、麻后)。所以,虽然县志没有详细记载“麻渠社”具体管辖的村落,据此也可以推测为麻渠村周边区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麻渠村的位置示意)

关于“麻渠”这个名字的由来,《莱州市地名志》的说法是:明初先民建村,村中有一条龙王河,沿河有六个湾,附近居民都在此沤麻,由此得名麻渠。”

而龙王河流经麻渠村这一点,在清代《掖县志》中也有专门记载,称:“六湾河,城北三十里。即龙王河。出曹家埠,径麻渠、郑家,至沙埠庄西,漫延入于海。”

到了民国时期,原来的“麻渠社”虽然不存,但当地却新设了一个“麻渠乡(当时改为区乡制,乡的规模都比较小)。根据县志记载,这个麻渠乡共辖五村,分别是中麻渠(麻渠)、前麻渠(麻前)、后麻渠(麻后)、南曹家埠和北曹家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区划本身之外,在《掖县志》中还能找到有关麻渠社地标及人物的相应记载。

其中在地标方面,县志中提到麻渠村东、六湾河(龙王河)上曾有座“日月桥”。据说,这座桥是用“废碾二石”修建而成,一圆如日,一半圆如月,故名。经过历史的变迁,这座桥也不知是否仍存。

此外,县志还提到了麻渠村一位姓杨的老翁(具体名字没有记载),巧合的是,他的事迹也与碾盘有关。根据记载,杨老翁生活在明末,当时战火频仍(孔有德之乱就是典型例子),麻渠村因地处登莱官道(走向与后来的烟潍公路相近)沿线而受到波及。有一批叛军进村寻找石碾来碾药(军需之用),青壮年见此情况纷纷逃避,杨老翁却并不畏惧,赶在叛军之前将碾台上的木机破坏掉。叛军恼羞成怒,将他杀害。而后世掖县人感念于杨老翁的忠义之举,便把他的事迹收录到了县志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值得一提的事,麻渠村还有一项在莱州广为人知的特产,那就是麻渠大糖(麦芽糖)。麻渠大糖制作技艺起源很早,据说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时候,全村就有二十多家塘坊,从事大糖制作的村民相当多。时至今日,当地也有不少老手艺人。目前,麻渠大糖已经列入莱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