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上午,红十字国际学院2024秋季学期开学典礼暨第四期人道事务高级研修班开班仪式在苏州大学敬贤堂举行。中国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孙硕鹏,苏州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应汉杰,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理事长贝晓超,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赵洪涛出席典礼并致辞。中国文化书院院长、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陈越光出席典礼并讲授开学第一课。红十字国际学院院长王汝鹏主持开学典礼。苏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姚建林,学院副院长刘选国、常务副院长郑庚,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秘书长蒲苗及学院专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客座研究员和捐赠人代表出席典礼。三期、四期人道事务高级研修班学员及国际人道工作实务微专业部分学生代表参加活动。
▲志愿者宣读国际红十字运动七项基本原则
▲王汝鹏主持活动
孙硕鹏在讲话中指出,红十字国际学院走过了5年不寻常的历程。在总会党组、苏州大学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江苏省、苏州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下,在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及社会各界的倾力支持下,新生的红十字国际学院以“共建共享人道教育”为宗旨,踔厉奋发,辛勤耕耘,在人才培养、理论研究、文化传播和学术交流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孙硕鹏讲话
孙硕鹏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红十字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面旗帜。”“人道主义是能够凝聚不同文明的最大共识。”红十字国际学院出生的理由、成长的逻辑、发展的哲理只为红十字运动的初心。希望红十字国际学院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使命意识,永葆创业创造创新的历史自觉,坚定正确的办学理念和研究方向,锚定“红十字人才培养基地、红十字运动研究高地、红十字文化传播阵地、国际人道交流合作平台”的目标笃行不待、行稳致远。中国红十字会将一如既往关心、支持学院的发展,动员国内国际人道力量携手共建国际学院、共享人道教育。
▲应汉杰致辞
应汉杰在致辞中介绍了苏州大学的发展概况。经过124年的发展,苏州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今年苏州大学提出了放眼世界科技前沿、立足苏州经济民生,建设与苏州地位相匹配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他表示,一流的大学必须有一流的资源拓展能力,红十字国际学院在这方面已经走在前面。众人拾柴火焰高,各位联合共建人的支持,一定会成为推动红十字事业发展的增量和动能。
▲贝晓超致辞
贝晓超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作为联合创办主体之一,从人力、资金和项目三个方面,持续支持学院发展。未来,基金会愿与更多的人道伙伴携手,汇聚各方资源,秉承“共建共享”理念,以红十字国际学院项目为抓手,共同擘画人道教育事业更加美好的未来。
▲赵洪涛致辞
作为学院联合共建人暨第四期人道事务高级研修班资助方代表,赵洪涛在致辞中回顾了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与中国红十字会、红十字国际学院的合作历程,并希望未来在理论研究、文化倡导、环境营造等方面继续携手奋进,共同推进中国人体器官移植事业高质量发展。
▲学员代表秦高亭发言
第四期研修班学员、河南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秦高亭代表学员发言,表示将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不断增强干好红十字工作的本领,努力为红十字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颁发联合共建人荣誉证书
仪式上,孙硕鹏为第四期人道事务高级研修班学员金剑威、长春金赛药业有限公司代表李学鹏、苏州市姑苏区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孙步霖颁授学院联合共建人荣誉证书。至此,学院联合共建人已增至36家。
▲颁发客座研究员聘书
孙硕鹏还为张立明、马强、黄毅敏、张孚传、郝南、孟纬鸿、马玉洁等7位学院客座研究员颁发了聘书。
▲颁发客座教授、教研中心主任聘书
应汉杰为中国文化书院院长陈越光颁发学院客座教授聘书,为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院长朱利江教授颁发学院国际人道法与人道政策教研中心主任聘书。
▲颁发微专业奖学金
贝晓超为获得第三期国际人道工作实务微专业奖学金的同学颁发了获奖证书。该奖学金由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和夫人陈赛娟院士捐款设立。从2021年开始,学院开办了“国际人道工作实务微专业”,旨在向更多在校大学生普及国际人道行动的理念和实践知识,为培养符合国际组织工作需求的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陈越光讲授开学第一课
开学典礼结束后,陈越光以“公益的起源与目标”为题,为全体学员讲授了开学第一课。
第四期人道事务高级研修班共招收了120名来自不同行业领域的高级管理人员参加学习。学院希望通过持续举办高级研修班,培养更多面向新时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卓越领导力、强大行动力、持续创新力的人道慈善事业参与者、管理者和领导者。
本文转自“红十字国际学院IARC”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