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倩获得巴黎奥运会拳击项目女子75公斤级冠军

《中华儿女》记者 梁伟/文

自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拳击项目被确认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以来,尚且没有任何女拳手能够三度站上领奖台。这项运动对于力量和速度都有着极高要求,能够参加三届奥运会正赛,对于运动员来说已经不是易事,要想三度站上领奖台更是难于登天。但是在巴黎,中国拳击运动员李倩做到了。里约奥运会的铜牌、东京奥运会的银牌,直到这次巴黎奥运会的金牌,李倩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今天,而这一次的奥运登顶,也让她集齐了奥运会、世锦赛、亚锦赛、亚运会和全运会的金牌,实现了职业生涯大满贯!

可以说,在拳击项目女子75公斤级,李倩已经是当之无愧的王者。今年34岁的她打了17年的拳击,从拳击中感受着人生的酸甜苦辣。李倩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影响力,感染更多体育人与体育爱好者,让更多人喜欢拳击、爱上拳击,也希望中国拳击发展得越来越好。”

“我要给自己一个交代”

2009年,国际奥委会正式确认女子拳击成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设立次轻重量级(48—51公斤)、轻量级(56—60公斤)和中量级(69—75公斤)三个级别。那时的李倩与拳击接触才刚刚两年,虽然在全国拳击冠军赛上获得了铜牌,但奥运和她还是有着很远的距离,她说那是遥不可及的梦。

2012年伦敦奥运会,所有人关注的都是中国拳击队的邹市明,因为继北京奥运会之后,邹市明又一次站上了最高领奖台。其实在伦敦,中国队还有三名女将,最终任灿灿拿到次轻量级银牌,李金子获得中量级铜牌,那时,李倩就决定自己要为里约奥运会去奋斗。

要想获得奥运会的参赛资格,就需要不断打比赛取得成绩获得积分,李倩亦是如此。以赛代练,为比赛积累经验,她也越打越有信心。2012年,李倩就成为国内女子拳击75公斤级的王者,2014年仁川亚运会、2015年亚锦赛,她都站上了领奖台。2016年3月,在河北举行的里约奥运拳击项目亚大区资格赛,李倩一举拿到了直通里约奥运会的入场券。那一刻,她知道,自己的奥运梦想真的实现了。

在备战里约奥运会期间,李倩一直在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出操跑步、专家带领技术训练成了她的日常生活。“基本没有娱乐活动,每天都在训练,比起身体上的劳累,精神上的压力更大。当时有心理瓶颈期,完全打不出动作,水平无法提升,越慌就越乱。后来在教练和队医的帮助下,我的状态才慢慢恢复。”李倩说。

当年,李倩对于自己的实力非常清楚:优点是身体灵活速度快,缺点是力量不足。教练为她制定了这样一套训练方案——步伐调动,不正面对抗,发挥速度的优势,还让她和举重队、摔跤队的队员一起训练对抗的力量和稳定性。李倩的成绩越来越稳定,可是在决赛场上,似乎总缺那么一点点运气。里约奥运会前的世锦赛、亚运会、亚锦赛、全运会上,她都是亚军,教练有时候都打趣地说她是“千年老二”。

2016年7月底,李倩跟随中国奥运代表团来到里约,走进了奥运村,所有的一切对她来说都是新奇的。受时差和气候条件影响,李倩一直感觉身体不适,慢慢调整状态,最终,她在半决赛中惜败荷兰老将弗蒂恩,获得一枚宝贵的铜牌。站在领奖台上的李倩一直笑着,她对于自己第一次的奥运旅程还是比较满意的。她能感觉到自己和对手微妙的差距,她相信只要日后好好训练,那个最高的位置,自己能站上去。

为了心中的梦想,里约奥运会之后,未曾休息,李倩便投入东京奥运会的训练中。她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每一个技术动作,通过刻苦训练来强化体能。在拳击圈,邹市明的“海盗式”打法众所周知,总教练张传良把他带邹市明时的“海盗式”扩展为“海盗式”“强盗式”“斗牛式”“侵略式”四种技术类型,而这些不同打法李倩在训练中都要尝试。为了登上奥运的最高领奖台,再高的负荷,再大强度的训练,她都可以咬牙坚持。

在这之后,李倩所向披靡,2018年世锦赛,她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夺冠;2019年亚锦赛,她不但斩获冠军,还获得年度亚洲最佳女拳手;2020年,东京奥运会拳击亚洲、大洋洲区资格赛,李倩获得冠军,成功获得东京奥运会入场券。这样的成绩,让她对于东京之行充满了期待,她说:“无论是心理,还是在比赛中的处理,相比里约奥运周期,都更成熟,更稳定。”

带着夺冠的信念,31岁的李倩作为当时中国拳击队里年龄最大的选手走向了东京奥运会,而她在东京奥运赛场上的表现也足以可以用“火爆”来形容——三场比赛全部5比0完胜。决赛面对英国选手劳伦·普莱斯,这个曾经战胜过的对手,所有人都开始期待李倩能够获得中国女子拳击的奥运首金,遗憾的是,李倩以0比5惨败。她泪洒赛场,心有不甘,在赛后的总结中,她都不记得怎么打完这场决赛的,一切都是懵的,“因为太想拿了,压力实在太大。”

虽然从铜牌变成了银牌,但这显然不是李倩想要的颜色,但是31岁的年纪摆在这里,再搏三年,34岁的年纪站在奥运会的赛场上,想获得金牌,真的太难。家人希望她退役,可以重新出发,找寻自己的幸福。可是李倩说:“那时候,道理谁都懂,未来一切未知,搏三年可能就是浪费时间,但是不搏,我太不甘心了!练了这么多年,我要给自己一个交代!”

“终于站上世界之巅”

巴黎奥运周期,中国拳击队聘请了古巴教练团队。教练们主张要以攻为主,中国女子拳击从以前的防守反击转为主动进攻,李倩的打法也更具侵略性,相比之前在危险距离不敢做动作,现在的李倩则打得更加主动,这也让她对于比赛更有信心。

作为一名34岁的老将,为了适应比赛强度,李倩在训练中也进行9回合的实战训练。这样的训练她从未退缩过,也没有觉得辛苦,倘若说到吃不消,那就是古巴教练对跑、跳等方面的要求比较高。在最难的时候,李倩会想到东京的遗憾,便能咬牙坚持下来。

2023年的世锦赛上,李倩在半决赛输给了印度选手博尔戈哈因,获得一枚铜牌。但在杭州亚运会的决赛中,她5比0战胜博尔戈哈问鼎冠军,顺利获得巴黎奥运会的入场券。至此,李倩已经获得了世锦赛、亚锦赛、亚运会、全运会的金牌,独缺一枚奥运金牌。

这一次来到巴黎,李倩说,没有里约的新奇,没有东京的紧迫,更多的是平和。想不想拿金牌?她当然想,但是不能总想,因为对手很多、很强,李倩不想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8月9日,常园在巴黎奥运会女子拳击54公斤级决赛中获得金牌,摘得中国女子拳击历史上第一枚奥运会金牌,那一刻,李倩笑了,众多女拳击队员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两天后,李倩站在了巴黎奥运会女子拳击75公斤级决赛的赛场上,这一次的对手是来自巴拿马的选手贝隆。在之前的比赛中,李倩都是凭借绝对的实力大幅度战胜对手,所以在决赛前,她又一次被看作夺冠热门,这一切和三年前的东京奥运会有些相似。

但是这一次,在巴黎的决赛场上,李倩一直提醒自己要冷静,不要想分数,打出自己的状态,不为自己留下遗憾。在第一回合中,面对臂长明显占优的贝隆,她从容不迫,不仅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防守优势,还频频发起进攻,用精准的后手拳击打对手。她的表现获得了5位裁判的一致认可,成功拿下第一回合的分数。

第二回合,贝隆在应对李倩的攻势时显得有些混乱,尽管她试图反击,但4位裁判依然选择了支持李倩。此时,李倩已经在比分上遥遥领先,胜负几乎没有悬念;最后一个回合,李倩稳守防线,没有让任何意外发生,以4比1的总比分击败对手,赢得了这枚75公斤级的金牌。

当宣布结果的时候,李倩泪洒拳台,那是激动和喜悦的泪水。为了这一天,她付出了17年的努力,为了这块金牌,她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和坚持,这块金牌,她值得!

“拳击陪伴我走过了人生一半的时光”

站在领奖台上的李倩眼前就像放电影一样,回顾着自己这一路走来的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倩(左)在比赛中奋战

1990年,李倩出生于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石桥镇吴良吉村。在接触拳击之前,她对篮球更感兴趣,15岁那年,在父母的支持下,她在体校学习篮球,凭借个高、肩宽、速度快的优势,在队里打中锋。次年,李倩随父母从河南搬到内蒙古鄂尔多斯,就读于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

李倩说:“那时对篮球很感兴趣,也觉得是一条出路。”但是由于国内女子篮球运动员人数少,比赛也相对较少,走出内蒙古打球赛的机会也少,她便萌生了接触更多运动项目的想法。2007年5月,李倩通过队友了解到,学院隔壁的体工队女子拳击项目招队员,便决定去试一试。在那里她遇到了拳击教练哈达巴特尔,哈达巴特尔直言:“我相信自己的直觉,第一眼就觉得李倩是学拳击的料!所以我力邀她加入内蒙古拳击队。”至此,拳击代替篮球,成了李倩的主攻方向。

两种体育项目的转换在刚开始并不顺利,直拳、勾拳、摆拳、组合拳、技战术……连一个“抱”的姿势都要练习上2个月的李倩逐渐掌握拳击的技巧。但是运动又是相通的,李倩说:“篮球的脚下步伐和拳击非常像,我最早拳击出成绩的时候靠的就是脚下技术灵活。我所在的拳击级别体重较大,动作相对缓慢,因此步伐灵活就会比别人更有优势。”

但是,拳击之路远比想象中艰难。作为女子拳击运动员,李倩不仅要面对高强度的训练,还要克服身体条件的限制和社会偏见的压力。在无数个日夜的挥汗如雨中,她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与挫折,但正是这些经历,铸就了她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拳击看起来是一个人在拳台上打,好像很孤独。但其实拳台下,无论是教练、陪练、保障人员还是中心领导,大家都为我凝聚出一股力量,支撑着我向上,团队感始终环绕着我。”李倩说。

李倩一步一个脚印走了过来,从2008年进入国家队,到2013年正式代表中国队参加国际比赛,李倩当过5年陪练。她说:“当陪练时,我全心全意地陪伴主力队员,不会觉得她们上去了,我就没有机会了。因为陪伴她们训练的过程中,我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无论是场上的对抗,还是应对比赛的压力,都让我变得更加成熟。”正是因为这样的大局观,成就了今天的李倩。

“拳头实打实地打到脸上,会激发本能的恐惧。但一点一点克服恐惧后,我发现自己慢慢成长了。虽然被拳头打到会很疼,但我更会想办法去躲开对方的攻击,并抓住机会反击。对于生活中出现的压力和挑战,我也不再躲避。”李倩说,“从里约的铜牌、东京的银牌,再到巴黎夺金,拳击陪伴我走过了人生一半的时光,也教会我许多生活的道理。”

本文刊于《中华儿女》杂志2024年第9期

即刻拥有——

历史 | 人文| 美学 |科普|励志

联系电话:010-57350596

邮箱:hezuo@cyp.com.cn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上标注。)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人世间》 中国青年出版社 梁晓声/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