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从节气文化中找到自己的时间节奏 著名文化学者余世存做客南昌畅谈“中国人的节气智慧”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段萍摄影报道:节气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生存的时间和背景,生产和生活的指南,在现代社会,如果你读懂了中国节气,甚至可以摆脱生活的焦虑和不安……近日,著名文化学者、诗人和作家余世存登上南昌市图书馆豫章讲坛,带来了一场主题为“中国人的节气智慧”的精彩讲座。在接受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余世存坦言,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了解节气智慧,“会让我们在现代社会立足得更为踏实、更为坚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国节气里感知生命的力量

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余世存,已出版《老子传》《家世》《己亥:余世存读龚自珍》《时间之书》《节日之书》等二十余部专著,其中《时间之书》获国家图书馆第十三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节日之书》获国家图书馆第十五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近年来,余世存致力于研究中国人的时间文化,他的“时间之书”系列已成为百万级传统文化通识IP,其著作《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深入浅出地解析了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不仅阐述了节气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还探讨了节气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及其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此次来南昌,余世存带来了自己的新作《安顿之书》,旨在告诉年轻人如何在节气里感知生命的力量。他透露,自己在写二十四节气的过程,其实是探索自然界生物的生命与死亡的过程,每个节气都意味着一批生命的新生,也意味着另外一批生命的死亡。如“明前茶”很好喝,因为它是“清明”“雨水”之前采制的茶叶,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美好食材。无论是香椿,还是其他绿色蔬菜,在此时都是最柔嫩可口的。而“谷雨”的到来,则意味着要种水稻了。在“霜降”节气,桂圆肉开始萎缩……

余世存表示,有人得忧郁症、狂躁症,这是心理上的疾病,也来自身体本身。“抑郁,是因为他的时空错乱了。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时区,我们不应该焦虑当下的生活。如果能找到自己的时间,你就会摆脱焦虑感”。

余世存写二十四节气,不是为了介绍节气的常识,而是想揭示人跟时间的关联。关于时间的属性,中国人积累了丰富的材料。比如牛年和马年,中国人说“牛马年,好种田”;而鸡年、猴年,因为鸡和猴比较活跃,这两年是对经济生活、农耕生活不太好的。由此,不同的“年”份,对人相应的发展影响也是不一样的。“此时,我们才知道时间原来是这么好玩,它背后还有很丰富的意义。而不是原来所感受的年复一年,只是简单的数字增加”。

从节气文化中找到自己的时间节奏

余世存在写作节气的书里,为读者提供了许多新的知识框架,它使得节气时间和节气文化不再是“老古董”,而是跟每个人息息相关。

古代的中国人用最笨的办法,通过树一根竿子,年复一年地测太阳的影线,发现太阳的影线是有规律的,在影线最长的时候,知道漫长的冬天来临了;影线最短的时候,知道夏至来了,秋天也马上来临。所以,余世存认为,“立竿见影”其实是一种科学观测的状态,他鼓励来听讲座的现场小朋友也应该去用竿子测一年的影线,“把这些影线不断地组合起来,你就能理解中国古人的心路历程”。

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些年,随着“国潮”掀起热浪,节气文化也备受全民追捧。但余世存强调,中国的节气文化很需要大家下功夫去学习和研究,从中找到自己的发现和认知,由此得到关于时间的感悟。

如余世存自己在研究中发现,每个地方节气的交接时间是有差异的。“比如说南昌的秋分时间,与北京、西安的秋分时间肯定是不一样的。这就带来了时间的千变万化和个性化。”当你明白了这些,再看到别人的时间节奏好像走得比你快时,就不会再沮丧和焦虑,因为你一定能找到自己的时间节奏。“而在你的时间节奏上,做的任何事情都不会有错,都会有收获。”

编辑:张竹影

复审:周艳华

审签:邹文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