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报名,抓住风口(iOS用户请用电脑端打开小程序)
本期要点:新加坡,能帮大忙!
你好,我是王煜全,这里是王煜全要闻评论。
最近我们启动了一项活动——前哨东南亚论坛,希望能持续聚焦并深挖东南亚地区的创新活力与市场机遇。
上周三晚8点,我们在线上开启了前哨东南亚论坛系列的第一期直播,邀请到了新加坡工程院院士、南洋理工大学的杰出教授、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文勇刚教授,围绕新加坡的科技创新创业进行了对谈。
在很多人眼中新加坡是一个全球知名的金融中心,吸引了大量跨国企业和银行在此设立区域总部,也有许多来自东南亚等地的富豪在此定居。但大家可能没有注意到的是,新加坡在科技创新以及科技企业的培育方面也有自己的优势,并且与中国有很多可以相互补充促进之处。
前些日子我到新加坡考察,不仅亲身体验了这座城市的繁华与活力,还与“新加坡眼”创始人贺丽琴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了新加坡科技创新背后的强大驱动力和潜力,也促成了这次的前哨东南亚论坛。
在论坛的第一期直播—与文教授的对谈中,他对市场动态、政策导向及创业生态的理解也给我很多启发。文教授的研究也紧贴市场需求,他喜欢看市场研究报告,往往能从这些报告中前瞻性地提炼出科研方向。这让我不禁想起人们通常形容优秀艺术家的话,“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我眼里,文教授就是用科研解决实际需求的艺术家。
没有看过这场对谈直播的朋友可以移步全球风口视频号观看回放。今天这篇文章,我想分享此次对谈给我带来的几点感受。
首先,新加坡政府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视值得研究。文教授提到,新加坡会制定详尽的科技发展规划并坚定执行,每五年一期的科技发展计划,持续每年投入GDP的1%来发展科技,全球范围内能够持续保持如此高强度科研投入的国家屈指可数。
其次,新加坡的科研实力不容小觑。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在国际上均名列前茅,南洋理工大学更是在材料科学、新能源、电子工程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位居全球前列。
我们常说中国的电动车产业是全球独一份,但很多人可能没有留意到的是,新加坡研究机构在动力电池领域的研究底蕴也很深厚。
如今,新加坡在固态电池、快速充电和电池回收再利用领域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吸引了比亚迪、三星SDI、LG化学、松下等全球知名电池制造商纷纷在此设立研发中心。此外,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淡马锡也积极投资动力电池初创公司,它所支持的SES公司就凭借其混合固态电池技术与多家国际汽车制造商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而且,新加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成就同样令人瞩目。例如早在十多年前,当大多数人还未意识到数据中心重要性的时候,新加坡已经开始了深入的研究,并占据了先机。文教授本人就是绿色数据中心的全球专家。
根据我过往的投资经历,前沿科技往往源自高校,因此相关教授的数量成为了投资的重要指标。新加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学者密度(按百万人口计算)多年位居世界前列,不难预见新加坡未来将在该领域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阿里巴巴、腾讯等中国互联网企业纷纷在新加坡设立研发中心或是地区总部,正是看中了这里丰富的人工智能人才资源、开放的创新环境以及与国际科技前沿的对接能力。
第三,作为连接东西方世界的桥梁,新加坡无疑是企业全球化的一个理想起点。
以TikTok CEO周受资为代表的新加坡人才群体,不仅熟知中华文化,同时也深受西方教育体系熏陶,这种独特的双重背景让他们在国际舞台上如鱼得水。另外,新加坡的“亲商”(Pro-business)政策、完善的法律体系以及国际连接能力,也为企业走向世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缓冲池。
最后,虽然新加坡是有一些大众耳熟能详的企业,如东南亚最大的共享出行平台Grab和东南亚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Sea Group,但没想到的是,2011年东南亚地区尚无一家独角兽企业(即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初创企业),而过去十几年间新加坡一国便孕育出了28家,且平均估值达到了60亿美元左右。
这一成就得益于前面所提及的较高科研水平、以及当地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但也离不开新加坡独特的创业环境。
首先是政府的资金支持。新加坡政府会为创业企业提供不占股权的天使投资,之后新加坡政府的投资机构,包括淡马锡、GIC(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和EDBI(经济发展局投资部门)等,都会参与初创企业的早期投资,以减轻其初期运营压力。当企业成长起来后,政府投资机构会为得到风投的企业提供不高于300万新元的跟投资金。
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淡马锡
其次,新加坡的政策环境比较宽松。例如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求选择合适的落地地点和合作伙伴,没有本地化等方面的要求,因此吸引了大量国际企业和创业团队前来发展。像伟创力(Flex),作为新加坡的一家重要独角兽企业,其主要制造业务却设在中国深圳。这种跨国布局不仅充分利用了新加坡的科技和人才优势,还借助了中国大陆的制造和市场优势实现了快速扩张。
说到了这,让我不禁感慨,在当前中美科技战的复杂背景下,中国企业全球化之路注定充满挑战,而新加坡却在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跳板,值得大家认真深入了解。
经过几十年的积累,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已从人口红利转变为科技红利。中国企业擅长将相对成熟的科技融入产品中,并结合庞大的供应链体系实现规模化生产。这些产品虽然不是高精尖的科技产品,不依赖高昂的研发投入,但也不是没有技术含量、仅靠价格战生存的产品。我们将这种优势定义为“中科技高设计“产品的规模化制造。
我们预计,未来二十年中国将有望把这种优势重新配置到全球,以优化生产、销售、供应链等各个环节,进而推动全球效率的整体提升。
在此过程中,新加坡不仅能够帮助中国企业更好地融入全球市场,还能促进与全球科技前沿的深度融合,实现互利共赢。
这意味着,中国企业要“兵马未动、研究先行”,提前做好情报工作,建立起全面、系统的市场研究与分析体系,特别是加强对于新加坡这种重要国家的深入研究,以确保企业在走向世界时能够胸有成竹。
因此,我也觉得“前哨东南亚论坛”意义重大,未来我们还将持续举办线上线下的论坛活动,继续深化和拓展讨论范围,聚焦中国全球化与区域市场的关系,为中国企业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见解和建议,敬请大家持续关注。
最后做个预告,我们2025年1月的CES观展团已经开启招募了。届时我会在拉斯维加斯全程带你看展,一起看看AI浪潮将如何影响科技产业的发展,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名额有限,提前预约还能享受早鸟价,快点击文章链接报名吧!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更多详细的产业分析和底层逻辑,我会在科技特训营里分享,欢迎关注全球风口微信号,报名加入。
王煜全要闻评论,我们明天见。
【科技特训营】看懂科技产业,离不开长期观察。线上书院模式,与王老师深度链接!为未来五年做好准备,先人一步,看清未来!
↓长按图片扫码报名,先人一步,看清未来
此外,我们还为您准备了一份清单
“新加坡的十大独角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