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益春,1962年12月出生于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5年7月,刘益春在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1988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专业获硕士学位,随后进入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任教;1995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与意大利都灵工业大学物理系联合培养凝聚态物理专业获博士学位;2003年9月,任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2004年1月,任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2012年4月,任东北师范大学校长。2021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益春主要从事宽禁带半导体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工作。
科研综述
刘益春发明了热氧化Zn3N2单晶薄膜制备p型ZnO的方法;利用量子限制效应和波导结构获得纳米片的高温发射和低阈值光泵紫外激光;通过在p-GaN/n-ZnO异质结中引入i-ZnO层,构造p-GaN/i-ZnO/n-ZnO新型结构,成功研制出室温近紫外发射的ZnO异质结紫外发光二极管;首次在TiO2/Ag纳米复合薄膜材料中利用Ag纳米粒子表面等离子体的吸收特性实现了全息存储;首次提出并实现了利用ZnO、ZnS多声子共振拉曼散射为指纹特征检测DNA和蛋白质,特别是将Fe3O4超顺磁性纳米粒子引入ZnO纳米复合结构并用于生物分离和检测,实现了磁场辅助下的快速、超灵敏免疫检测。
主要论著
刘益春在Adv. Mater., Phys. Rev. B., J. Phys.Chem.B, J. Chem. Phys., Appl. Phys. Lett, Optics Lett., 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150余篇,发表论文被SCI他引800余次。
承担项目
刘益春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国家“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大项目培育等课题12项。
科研获奖
刘益春曾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荣誉表彰
2000年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001年 全国模范教师
2001年 长春市优秀共产党员
2021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信息技术科学部)
早年经历
图片来源于WWW.tolist.Cn
图片来源于WWW.f2z1.Cn
图片来源于WWW.nh65.Cn
图片来源于WWW.shijiagun.Cn
图片来源于WWW.92water.Cn
图片来源于WWW.jgsyxg.Cn
图片来源于WWW.lbbxfhvh.Cn
图片来源于WWW.cctvxcctv.Cn
图片来源于WWW.xutzrg.Cn
图片来源于WWW.haali.Cn
图片来源于WWW.xianyou123.Cn
图片来源于WWW.cangzhoubank.Cn
图片来源于WWW.fhyxsq.Cn
图片来源于WWW.jjhwy.Cn
图片来源于WWW.212959.Cn
图片来源于WWW.out0046.Cn
图片来源于WWW.bxwxys.Cn
图片来源于WWW.92286.Cn
图片来源于WWW.long-dun.Cn
图片来源于WWW.hxpgl.Cn
图片来源于WWW.jiashujie.Cn
图片来源于WWW.junzitang-sodu.Cn
图片来源于WWW.woqushe.Cn
图片来源于WWW.mdozm.Cn
图片来源于WWW.ty133.Cn
图片来源于WWW.tjnlt.Cn
图片来源于WWW.gzqrg.Cn
图片来源于WWW.zp020.Cn
图片来源于WWW.rosegril.Cn
图片来源于WWW.de1939.Cn
刘益春上学时的理想职业是做科研和当一名教师。大学期间,“全息光学信息存储”的近代物理实验课程使他对信息材料与器件产生了浓厚兴趣,促使他日后逐步走进该研究领域。
日常生活
科研之余,刘益春最大的爱好是读闲书、运动和与学生聊天。
人物评价
刘益春长期从事凝聚态物理方面的研究,是这一领域的知名学者。
刘益春专业功底好、学术水平高,以务实的作风精心管理校务,为建设世界一流师范大学发挥了重要作用。
东北师范大学,简称东北师大,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校,由教育部与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珠峰计划”、“111计划”、“国培计划”、“英才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援疆学科建设计划”高校、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承办高校入选高校、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组团高校。
学校以科学研究为强校之本,建有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部委级科技创新平台18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等部委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平台10个。近年来,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其中材料科学领域2项、统计学领域1项、化学领域1项;获得第七、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4项,其中历史学领域3项、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1项。
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东北师范大学将始终坚持以党和国家的需要作为办学的第一选择,践行“尊重的教育,创造的教育”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努力在一流大学群体建设和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上体现新担当,在构建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的探索上实现新突破,在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优秀教师和未来教育家上展现新作为,奋力谱写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师范大学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