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在中国流行已是不争的事实,今年7月中国市场新能源渗透率已经达到51.1%,超过了燃油车,而相比去年7月新能源的渗透率,在当时看来已经是创新高的36%,又增长了15个百分点。包括乘联会等多家机构都没有预测到,中国市场新能源渗透率会增长如此的迅速。与之相似的数据是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2023年首次超过了50%,达到56%,而今年前八个月,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更是达到了63.2%。
网传大众、日产、本田等多家合资品牌裁员和关闭工厂,韩系品牌更是早就淡出了公众的视线。那么,曾经市场占有率超过60%的合资品牌还有机会吗?
长安马自达EZ-6即将上市
合资品牌的传统优势
造车历史悠久的众多国际品牌,其实有着自己的优势,它们技术更加成熟,设计和制造经过长时间市场验证,车内所搭载的技术更加稳定可靠,在车辆整体的品控上,他们经验丰富,质量上更加可靠,机械性能更好。
传统的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技术上,国际品牌有着足够的技术积累,尤其是大排量发动机和自动变速箱技术,至今自主品牌仍然没有完全突破这些技术。而各大合资品牌在底盘调教上的能力,是多年的历史和经验的积累,比如宝马和奔驰的底盘截然不同,但都是优秀的底盘。底盘性能已经跟品牌风格牢牢关联在一起了,之前自主品牌大多是反向研发底盘技术,基本是模仿和抄袭,在底盘的调教上,自主品牌还需要假以时日,才能赶上合资品牌的脚步。
汽车是个长周期产业,依托全球市场,短期的困境对合资品牌来说不足以构成致命的威胁。相信现在买燃油车的用户,合资品牌仍然是他们的第一选择。在新能源赛道上,这些优秀的底盘技术、良好的品控能力、车辆的稳定性、可靠的机械素质仍然是新能源车型迫切需要的。
长安马自达EZ-6内饰
未来的合资应是互相取长补短
40年前我们合资,目的是用市场换技术,40年后显然行不通了。东风日产售价不到20万元的纯电SUV艾睿雅,1-8月累计销量不足2000台,连豪华品牌A生产的电动车,网友都戏称为“杂牌电动车”。
BB
在新能源化的大背景下,合资品牌转型慢,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方面改革保守,造成了国内市场合资品牌丢掉了引领汽车产业发展的机会,显然合资品牌继续以前的老路已经行不通了。
未来的合资品牌,应该充分利用好合资双方各自的优势,不应该再是外方独大,外方掌握绝对的话语权,用市场换技术的时代已成历史。现在的合资品牌中,无论是国企的上汽、广汽、长安,还是民企奇瑞、吉利等,中方品牌都拥有比外方品牌更好的新能源动力总成、更好的车机系统、更智慧的驾驶座舱、更智能的驾驶辅助系统,还有更愿意尝试、勇于突破的研发团队。
如果合资品牌真正做到“合资”,不仅中国市场会打开局面,而且凭借外方海外市场的品牌优势、渠道优势,也会在全球汽车新能源化、智能化的背景下占得先机。
可惜的是,没有一家合资品牌做出这样的改变。
长安马自达EZ-6为合资品牌打开了一扇窗
长安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邓智涛介绍,在这次的转型过程中,双方母公司的高层非常重视,达成了一致的观点,马自达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确定了马自达在中国市场的中期规划,未来的4款车型以及2027年30万台的销量目标。
长安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邓智涛
马自达高度认同长安母公司的在三电领域的地位和技术,这次EZ-6这款产品中也是全方位的运用长安的三电技术和架构,同时,长安母公司也非常认可马自达在设计、操控、品质、安全层面的能力,所以在EZ-6的设计、开发的过程中,分成了三个团队,分别是长安的团队、马自达的团队和长安马自达的团队,每个团队职责明确。这就是高度互相认同下才能产生的规划。
长安马自达认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技术升级,第二个阶段是产品规模化升级,第三个是品牌升级;以新能源技术为例,在这一轮新能源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普及和升级的过程中,会同时伴随着产品规模化升级;到第三阶段,也就是品牌升级,而这恰恰是合资品牌优势所在。因为合资品牌在品牌运营、品牌营销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特点。
长安马自达作为合资品牌中一个比较小的企业,其优势是“船小好掉头”,它率先做出了改变。这种改变非常不容易,打破了合资品牌的固有思维,特别是外方必须能客观看待中国品牌的崛起,中国品牌在新能源化、智能化取得的优势,在新能源产业链上自上而下的优势。
现在几乎所有的合资品牌都在看长安马自达EZ-6接下来的表现,它很可能将为合资品牌重新打开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