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直至1969年退休,俞创硕在《解放日报》留下了照片和底片近万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月23日,位于浙江平湖市新埭镇的俞创硕故居落成开馆。故居将长期免费对外开放。

1911年,俞创硕出生于平湖新埭,是我国著名新闻摄影家。他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1933年开始从事摄影活动,曾任《良友》画报、《申报》摄影记者,国民党中央通讯社记者。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解放日报》摄影记者,中国摄影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中国老年摄影学会理事。作品有《浦江日出》《送粮》等。1991年于上海去世。

俞创硕是一位几乎跑遍所有抗日战场,用影像忠实记录下中国人民抗战史的正义使者。抗日战争期间,俞创硕担任上海《良友》画报战地摄影记者,赴华北、西北、中原前线,用摄影记录和报道中国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事迹,是上海新闻界最早用新闻摄影手段报道平型关大捷的记者,并用镜头真实记录长沙大火、重庆校场口大隧道惨案等重大历史事件。

抗战胜利后,俞创硕回到上海,进入《申报》。1949年5月27日,上海正式宣布解放,经营了77年的《申报》为中国国民党党产宣布了停刊,申报馆随即转为解放日报社使用。5月28日,上海解放第二天,《申报》停止出版,上海《解放日报》创刊,创刊号很快出现在上海的大街小巷。当时,即将满38岁的俞创硕成为留任《解放日报》的三位摄影记者之一。后来回忆起当时,他说:“从那时起,不仅是我们的祖国和人民获得了新生,也是我新的生命的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1年1月25日,参加抗美援朝志愿医疗手术队的钱德医生在出发前留影。 俞创硕 摄

俞创硕很快投入新的工作中,1949年到1950年一年半的时间,他拍摄的照片数量超过以往在《申报》三年的工作量:从各界游行庆祝新中国成立,到证券大楼抓获投机商,从难童赴苏北垦荒,到失业工人生产自救,从杨树浦遭轰炸,到国棉十一厂民主投票选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1年5月21日,静安寺庙会盛况。 俞创硕 摄

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间,俞创硕以更大热情用摄影记录和平建设年代人民生活,国家振兴。俞创硕作为上海《解放日报》社摄影记者,其创作的作品多次入选全国摄影作品展,《报纸出版后》《祖国海岸的保卫者》等参加世界民主国家摄影作品展,还有一些作品刊登在《上海》《江山如此多娇》等大型画册及《上海摄影年刊》等刊物。直至1969年退休,俞创硕在《解放日报》留下了照片和底片近万张,其中署名发表超千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2年3月25日,虹口区横浜桥小学学生在浦东公园春游。位于陆家嘴的浦东公园与外滩绿化地带隔江相望。 俞创硕 摄

可喜的是,从一开始的《良友》画报到中央社,到《申报》,再到《解放日报》……俞创硕的大部分照片有幸得以完整保存,给现当代历史研究提供了丰厚资料。此前,俞创硕的后人已将父亲留存的和各方征集来的资料捐赠给俞创硕故居纪念馆,既作为俞创硕的资料库,也作为父亲的最后归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故居内的俞创硕像。 任俊锰 摄

“嘉兴平湖新埭是父亲的故乡,也是深深印在我们基因里的割舍不断的乡情和乡愁。故乡人始终记得他的儿子俞创硕,把他请回了家。我们作为俞创硕的后代,也从此情有所系,梦有所归。”俞创硕女儿在现场动情讲述父亲和故乡之间的深情羁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