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苏联科学家为了实现吃蟹自由,将3000只帝王蟹空运到欧洲海并放生。令众人没想到的是,短短几十年后,帝王蟹的数量就多到让欧洲人“崩溃大哭”,对此束手无措......

2011年,科学家在南极一地发现了上百万只巨型帝王蟹,本意是前往南极进行物种生态研究的他们对这样的现象十分不解。

要知道,帝王蟹当中最为普遍的是堪察加拟石蟹,适合帝王蟹生长的水温在2-5度,南极的气候条件显然并不符合。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南极也出现了帝王蟹呢?所有的一切要从苏联的一位科学家说起。

1960年,这位苏联科学家观察到堪察加半岛和巴伦支海的气候环境十分相似之后,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他们不能将帝王蟹带到巴伦支海繁育呢?

如果帝王蟹在巴伦支海适应良好,无疑会为他们提供一笔不菲的报酬。要知道,帝王蟹蟹肉肥美,深受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喜爱。但是由于捕捞成本过高,帝王蟹往往供不应求。

比如中国,中国近海并没有适宜帝王蟹生长的海域,只能通过飞机和冷藏手段从国外运输,成本更加高昂,去饭店消费的话最少都要上千元才能享受到帝王蟹的美味。

这个苏联科学家的申请得到了上级的同意,有3000只帝王蟹从堪察加半岛来到了巴伦支海,在此“攻城掠地”。

没错,帝王蟹不仅很好地适应了巴伦支海的环境,而且在这里扩张领土,数量急剧上升。究其原因,巴伦支海并没有帝王蟹的天敌,它们侵入了原本稳定的生态系统,在巴伦支海掀起了一场新的风波。

这位苏联科学家千算万算,竟然漏掉了影响物种生长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天敌。有了天敌,帝王蟹才能够在合理的范围内生长,否则它们将会在丰富的海域资源的滋养下,一举变为入侵物种,对原本的生态系统造成难以弥补的影响。

刚开始,苏联和挪威看着繁育出来的小帝王蟹十分高兴,认为他们都能够借此大赚一笔。周围海域的渔民对此也十分高兴,他们凭借抓捕帝王蟹得到了不少的利益。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众人都回过味来,可是这时的帝王蟹已经增长到人为不可控制的程度。

数不清的帝王蟹在巴伦支海为所欲为,食谱混杂的它们几乎什么都吃。苏联和挪威看着暴涨的帝王蟹数量目瞪口呆,想要人为干预。但是帝王蟹的捕捞本就麻烦,生活在深海的它们极难捕获,甚至一不小心就会有捕捞人员丢失性命。

在这种情况下,帝王蟹随心所欲地生长,胃口逐渐变大的它们不满足于仅仅在巴伦支海生存。不少帝王蟹顺着海水,一路向前,在更多的海域留下后代。

要知道,一只母帝王蟹一年孕育存活下来的小帝王蟹有近万只。在没有天敌的危害下,如此恐怖的繁育数量使得帝王蟹大肆增加。

2011年,科学家在南极发现成千上万的帝王蟹的踪迹,并且发现它们已经在当地生存了三四十年,这似乎意味着帝王蟹只要环境适宜,帝王蟹就能够无限制地增长,当然,这是在没有天敌的理想情况下。

但是我们更需要知道,无限制繁育的帝王蟹会对原本稳定的生态环境造成恶劣的影响,最终会对地球造成难以挽回的危害。

当年上百万的帝王蟹,在十几年来的持续生活之下,极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对南极的生态系统形成威胁。

其实,不管是帝王蟹还是其他生物,外来物种在没有天敌的情况下有极大的可能对侵入的地区造成危害。我们应该引以为戒,保护地球这个我们共同的家园。

信息来源:

知网帝王蟹可能威胁南极生态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