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自旋,是微观世界的一项非凡特性。

其确切成因,科学界尚未有明确解答,然而,许多粒子的物理性质,如能量和磁性等,皆与自旋有着紧密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在1925年,便有人将每个基本粒子比喻为一粒“旋转中的陀螺”。

尽管这一形象比喻颇为贴切,若仅字面上理解却易生误识。宏观物体旋转,无非逆顺时针方向,且一圈360度;微观粒子的自旋却是量子现象,不可作此简单解读。简言之,它既可逆又可顺,一圈或许180度,亦或以720度为周期。

更甚,基本粒子不仅自旋,转速更是惊人,似冰上芭蕾舞者,身体愈收紧,旋转愈快。

物理学中,为描绘这一属性,引入了“角动量”这一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角动量与动量类似,可揭示物体的能量状态。物体动量愈大,其运动状态愈难更改,能量亦随之愈高。

旋转之动量,既涉及绕自身轴之动量,亦涉及绕远处轴之动量,如月绕地。微观粒子之角动量,可简化理解为绕轴旋转(尽管严格讲,应为描述空间之对称性),且角动量数值特定。

我们熟悉的质子、电子等粒子,皆具有内禀角动量,其最小值即为普朗克常数h除以2π。

光子内禀角动量为h/2π,玻色子则为整数倍;而费米子如电子、质子等,则为1/2或奇数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普朗克常数为单位,角动量本身便意味着一种能量。

原本,普朗克常数仅用于解釋热辐射之光谱能量分布,今却成宇宙基石之一。

正是普朗克常数之微小,赋予了宇宙之稳定性。如其略大一些,宏观世界亦或现微观世界之奇特量子现象。

对科幻爱好者而言,若要宏观世界呈现微观运动,似乎只需增大普朗克常数即可。

然而,在现实世界中,常数即为常数,恒定不变乃其本质属性。

自旋与磁性之间,亦有密切关联。

19世纪20年代,人们知晓电流生成与移动电荷相关,进而产生磁场。小带电球绕圆心轴旋转,便可生成电流和磁场。

早期内禀角动量理论之提出,实为解释实验室中观察到之原子内磁场现象。即,先见磁场,后推断基本粒子具有内禀角动量。

1932年,奥托·斯托恩与瓦尔特·格拉赫于实验室揭示了原子束与外磁场之相互作用,证实原子具有内在磁场,电子亦然,此磁场具两数值,犹如电子同时携带南北两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现象亦解釋了元素吸收或反射光线之原因,原子内磁场与光波电磁场交互作用所致。

起初,人们以为磁场乃电子绕正电原子核旋转所致;后续严格实验揭示,磁场与电子绕核旋转无关,而与电子本身有关。

自此,科学界普遍认为电子内磁场与其自旋相关。

当时,人们尚处于经典物理认知阶段。以经典物理观之,电子若产生测量到的内在磁场,其自转速度须超越光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依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平方,如此,电子质量将超质子质量,显然不合理。

揭示电子自旋现象真谛者,乃保罗·狄拉克。

1928年,考虑电子高速运动后,狄拉克将狭义相对论与薛定谔波函数相结合,开创性提出描述电子运动之狄拉克方程,为量子电动力学奠定基础。

求解狄拉克方程时,人们发现电子具“量子数”,正对应内禀角动量(1/2)h/2π。此“量子数”为电子内在属性,如其电荷和质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了解基本粒子内禀角动量,为理解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及固态物理学之关键所在。

因此,狄拉克有言,在量子力学时代,化学已非基础科学,而是量子力学一“应用科学”,所有化学反应变化皆可在量子力学中找到终极解答。

综观,基本粒子自旋与物质基础性质关系重大,无自旋,则无电磁力与能量。试想,若世界无电磁力与能量,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