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得过任何奖,我很干净!”
这是陈佩斯唯一一个对自己感到满意的地方。
生活中的陈佩斯,像一位脱离世俗的隐士。
以至于人们都说,离开的越久,想念的就越浓郁。
在被央视“封杀”的时间里,陈佩斯心中始终有根“咽不下”的刺。
于是,“小品王”逐渐活成了这个时代中的异类。
在鱼龙混杂,任谁都想拼个大红大紫的娱乐圈,陈佩斯像一个无人能懂的干净艺术家。
虽然不常参加访谈节目,但是每次罕见露面。
都会明里暗里的讽刺加吐槽,对娱乐圈乱象的各种“瞧不上”!
陈佩斯的成就
说起喜剧大师陈佩斯,很多人都能在脑海里回忆起“卖羊肉串”“吃面条”等经典形象。
上过11次春晚的他,每一次都能让观众捧腹大笑。
那些场景历历在目,但是细算一下,陈佩斯离开春晚的舞台已经足足26个年头了!
随着离开公众视野时间越来越久,人们对他的怀念不减反增。
除了小品外,陈佩斯在喜剧电影界也占据了一壁江山。
他的《天生我材必有用》,《二子开店》,《太后吉祥》等电影巨作,将喜剧效果拉满,为票房做出了巨大贡献。
有粉丝叫嚣:“如不被封,早就超越赵本山了!”
甚至有媒体把巅峰时期的他,和香港无厘头搞笑巨星周星驰,相提并论。
1954年,陈佩斯出生在长春市一个高知家庭。
父亲陈强是当时著名的反派演员。
不知是艺术的熏陶,还是子承父业的影响,陈佩斯对舞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73年,陈佩斯终于在父亲的推荐下,如愿进入八一电影制片厂。
在那里,遇到了影响一生事业的搭档——朱时茂。
1984年,陈佩斯和朱时茂通过层层审核,正式进军春晚舞台演播厅。
在创作《吃苗条》时,陈佩斯为了演好戏,一碗接着一碗,吃得嘴都麻了。
可他并不在乎身体,只在乎观众有没有笑。
直到参加录制时,他撑得再也咽不下去,才听到全场哈哈大笑。
那一刻,陈佩斯认为一切都值了!
本以为一切都会顺利通过,只待大年三十那晚,收获观众的笑声与掌声。
可偏偏事与愿违,审片的领导看完,乐呵完后,皱起了眉头。
“这样的段子好笑,但毫无教育意义。”
一个人说完后,还有一些附和领导,表示这样子在公众平台上,把大家逗笑的节目,是否符合主流价值观?
于是陈佩斯和朱时茂傻眼了,别的题材都没问题,逗笑大家怎么就不行呢?
经过种种波澜后,这个“小品”总算通过了审核,同时也获得了巨大的反响。
不少粉丝认为,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小品,属于“高级幽默”,能在史书上记载一笔!
自从上过春晚之后,陈佩斯一时之间成了家喻户晓的艺术家。
更是成为了开启“小品”这个表演形式的引路人!
如果不是打赢了官司,输掉了央视这个舞台,以陈佩斯的能力和功底,拿奖到手软是绝对没问题的事。
没本事,回家练去!
有没有观众发现,现在很多节目都有“领笑员”的存在。
比如热播综艺《脱口秀》等,每个嘉宾一出场,不管有梗没梗,好不好笑。
都要带领观众开始笑。
尤其是有点名气,流量热度较大的艺人,还没出声台下就已经笑成一片了。
美其名曰,这是专业的搞气氛组!
这一不成文的“规定”,让很多业内人士不屑至极。
比如陈佩斯,在一档节目中就对专门阴阳过这些“拜高踩低”的领笑员。
“最讨厌,最可怕的就是好啊!一上来演员都没说词呢,这就开始叫好了,什么呀!”
陈佩斯的鄙夷写满了脸上。
“没有是非,全是组织!全是托!”
短短几句话,揭露了娱乐圈的人情世故,拜高踩低。
主持人杨澜故意提问:
“你在晚会上也有托给你鼓掌,不感谢他们吗?万一有个冷场,防止尴尬......”
陈佩斯听到这摇着头立即摆手暂停,抢话回答道:
“如果冷场,那是我没本事,咱回家练去。”
这句话,足以证明陈佩斯的功底。
在《吃面条》这个经典小品中,陈佩斯一遍一遍打磨,平均一次彩排就要吃下三斤面条左右!
更重要的是,为了节约经费,面条都是白水煮,没有其他佐料。
只要现场的观众没有笑,陈佩斯都会虚心请教,直到满意为止,从没有安排某些观众席上“领笑”全场。
再看现在的娱乐节目,不管好不好,反正拖都鼓掌。
放眼现在的相声、小品,包括舞台演员,有哪个敢说这样的话。
突然想起了冯小刚导演口中的“垃圾观众”。
一有观众质疑电影没意思,就说艺术是高雅的,观众看不懂。
从不敢承认是自己“没本事”。
在节目最后,陈佩斯意犹未尽:
“弄虚作假,已经成了非常堂而皇之的事情。”
不光敢说真话的陈佩斯,群众有几个不嗤之以鼻的?
但是在这娱乐资本的时代,流量就是王道。
如果都不笑的话,广告商和投资方去哪赚钱呢?
电视需要,假就对了!
当浑浊成为常态,清醒就是异类。
陈佩斯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作为真正的艺术家,出现在访谈节目的次数屈指可数。
但是他的每一次发言,字字句句之间都是真诚,让人幡然醒悟。
之前有段陈佩斯谈论《中国好声音》的视频采访,被网友评为“最精彩的一次采访”。
“好声音,爱看!一听歌,啪一转身,特来劲!”
刚开始,还以为陈佩斯是满满的欣赏,嘴角止不住的笑意,之后才发现理解错误。
那一丝笑容,掩藏不住的“阴阳怪气”。
随后,陈佩斯大笑道:
“节目请这几个哥们当评委,真TM请对了,对于他们的表演提升特有好处!”
陈佩斯尤嫌不足,意味深长的补充了一句:
“我听歌少,更多的是看他们哥几个的表演,投票时候的冲动,赞美或争夺学员时候的感觉,我知道这是秀,但是人家就是到位!”
字里行间,都是“嘲讽”这种弄虚作假的表演形式。
有观众评论:陈佩斯一个脏字没有,但是骂的真狠!
随后,陈佩斯还要画蛇点睛来一句:“这就是电视需要,假就对了!”
彻底揭露了《中国好声音》的内幕。
所以不用怀疑,所有参加过的导师都是拿钱配合演戏。
反观陈佩斯,无法改变电视剧的“潜规则”,那就坚决不赚那一笔钱!
从2001年开始,陈佩斯退出荧幕,扎身于话剧舞台。
一做,就是二十多年。
在谈起《爸爸去哪了》这个综艺时,陈佩斯表示与《好声音》有异曲同工之妙。
“利用了小孩不知情的特点,符合先天的喜剧条件。”
如此的醍醐灌顶的大实话,在这个浮躁虚假的世界生活的我们,几乎没有听说过。
其实陈佩斯不是不想表达更深的意思,但是表达之后的后果他已经承受过一次了。
只好通过采访,用“阴阳怪气”的口吻,大力夸赞演技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其实社会上的名利场,大家都心知肚明,就是不敢说出来。
这样,安全稳妥却不失真的做派,才是陈佩斯忠于自己的方式。
有人说他有点愤世嫉俗,也有人说他纯粹,有骨头。
只有他最了解自己,把“干干净净”当作自己最看重的优点。
成人世界,应该有规则!
众所周知,陈佩斯和朱时茂一起打过诉讼官司。
围绕的只有两个字——盗版。
当时有很多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笑话陈佩斯没有格局。
也有人讽刺他“不懂社会规则,太年轻,拿鸡蛋碰石头”。
果然,这世界最大的恶就是最不守规矩的人让别人守规矩。
不管外界的舆论声音有多嘈杂,陈佩斯的内心秩序,一点都没有乱。
胜诉多年后,陈佩斯和易立竞的深度交流里,又谈到了这个问题。
节目中,陈佩斯言辞犀利,回应自己当时为什么那么“犟”:
“不是成人世界的游戏,这个世界应该是有规矩的世界。”
如果没规矩,也可以,都能凑合,但是不能永远这样。
说起“规矩”,陈佩斯像打开了话匣子。
“已经烂这么久了,余生过点好日子不行吗?”
易立竞不愧是资深主持人,一下子听懂了陈佩斯的言外之意,回复道:
“改变了多少?”
“没什么改变,就是必须有人发声!”
陈佩斯坚定回复,眼神干净纯粹,不带一丝杂念。
“有人发声”这四个字,在人人都怕惹事的人世间里,无比沉重。
比如陈佩斯成名后,对盗版事件进行了公然诉讼。
其实,有权有势有地位的他,完全可以置之不理。
甚至很多粉丝都认为,他不该拿前途去赌正义,赢了输了都吃亏。
可他就是认定,这个世界是有规则的,别人他不管,可他必须发声!
于是,在长达三年的官司后,陈佩斯虽然赢了,却失去了央视这棵大树。
可他并不后悔,他用自己的方式,维持了内心的秩序!
不少社会新闻中,无论是在地铁上,还是大街上,有恶人欺负他人。
把人打得头破血流,身边的过路人大多都冷漠的加速离开,愿意“拔刀相助”的勇士少之又少。
生怕这点“破事”与自己扯上一丝一毫的关系。
可是,人人不出头,无人敢发声的社会,是该向往的吗?
陈佩斯讲到百年后,来自后代的愤怒:
“愤怒的不是强权,而是愤怒每一个接受强权的人。”
可见,“无人敢发声”的时代,有多令人绝望。
陈佩斯再一次撕开了成人游戏规则的遮羞布。
人类社会的“明争暗夺”那么多,社会规则就应该真实保障每个人的正当利益。
不敢维护自己权益的人,在别人敢于站出来的时候还在背后嘲讽说风凉话,比那些恶人更恶心。
结语:
在“流量即王道”的娱乐圈中,一身“干净”的艺术家越来越少。
陈佩斯纵然离开大众视野很多年,照样当之无愧。
在内娱弄虚作假的怪圈里,有人高度评价陈佩斯:
如果这样的人占主导地位,我们的社会就真正达到发达的高度了。
他,才是我们最该怀念的不卑不亢,孑然一身的“手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