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更迭,在立秋、处暑节气之后,进入由夏入秋,由热渐冷的交替阶段。这一时期,虽然白天气温依然较高,但早晚温差增大,人体容易出现各种不适,如胸口烦闷、口鼻干燥、情绪波动等等。

因此,合理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顺应时令进行养生,尤为重要!小编这就给大家介绍下此时节气,应该如何健康养生、“轻松美丽”~

【换季期间要保护心脏】

如今立秋节气虽过,但目前仍处在伏天内。天气热时人们容易产生焦躁、烦躁等情绪,出现“情绪中暑”。中医认为,情绪变化直接影响血气运行,心情不畅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末伏期间保护心脏要先做到这三点:

① 规律生活

按时就餐对血管健康非常重要,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少吃肥甘厚味,可以多吃些富含叶酸的绿叶菜以及豆类、燕麦等。

② 保证睡眠,最好午睡一会儿。

③ 少吃生冷食物,保护胃肠的同时也在保护血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保护脾胃 · 饮食要清补】

立秋后应少吃辛味食物,辛味通肺,助长肺气,若摄入过多,易造成肺气太盛,出现上火、便秘等秋燥症状。适当多吃酸,可收敛肺气、防秋燥。适当补充水分、维生素和无机盐。

末伏清补,以健脾利湿为主。健脾益气,可以适量多吃祛湿热、健脾和胃的食物。芡实、山药、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扁豆、豇豆、红小豆等豆类,也有健脾益气的功效。

注意:吃扁豆时一定要煮熟煮透,直到颜色不再翠绿为止,否则会引起食物中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洋参性凉,味甘微苦,有抗氧化、抗疲劳、降低血糖和提高免疫力等多种功效。从中医理论及现代中药药理研究可看出:西洋参益气健脾安神,可协同增效。是为秋季养血益气的“必备好物”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适当补充所需营养】

鸡蛋、豆制品、鸡鸭鱼肉等是不错的优质蛋白来源,可以适当吃一些。

“清淡”饮食意味着吃东西更要讲究卫生,不吃过多油腻、高脂、辛辣上火的食物,多吃水果多饮水。

可以喝一些用各种食材混合熬制的粥食,如绿豆、赤小豆、黑豆、银耳、莲子、百合、粳米、紫米、荷叶、山药、薏米等。这样的清淡饮食才能清热、防暑、敛汗、补液、增进食欲。

如果胃口不好,做菜时可以加点醋,既能生津开胃,又能抑制病菌,还可以吃点猕猴桃等酸味水果,有助开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莫贪寒凉物 · 免损脾胃阳】

末伏时白天温度仍较高,但早晚气温则明显变凉,昼夜温差逐渐增加。进入末伏时,切忌猛吹空调,过量吃冷饮,以免损伤脾胃阳气。

此外,适量户外运动可振奋阳气,促脾气运化,改善胃口。进行户外运动以微汗为宜,切不可大汗淋漓。

建议:饮品最好喝温白开。如果平时常胃胀胃痛,更要少吃寒凉的水果或凉菜。

热茶、热咖啡等热饮有利于排汗,可以达到散热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揉足三里】

足三里——养胃健脾

足三里是强身健体、养胃健脾的黄金穴,位于外膝眼直下四横指处。

方法:按揉时以拇指腹作为着力点,在选定的穴位上绕圈按揉。每个穴位按摩3分钟~5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趁着暑气还未消散,抓住夏天最后的小尾巴~赶紧提前养生起来!

以“健康活力之姿”迎接飒爽凉秋,摆脱以往换季易出现的“老毛病”,尽在“轻美力·养生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