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下,无论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还是企业职工,均需要随用人单位来共同承担基本养老保险费用,并在累计缴费满15年(含视同缴费年限)且同时满足法定退休年龄的前提条件下,依法依规办理养老退休手续,然后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对于绝大多数的企事业单位参保人员而言,基本养老金是其退休之后主要的经济来源。通常来讲,养老金待遇水平的高低能够直接体现经济保障能力。也就是说,基本养老金的待遇水平越高,则退休人员的经济保障能力越强;反之,退休人员的经济保障能力便相对较弱。
从这个角度出发,无论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还是企业职工,均需要在自身经济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的多缴、长缴基本养老保险,以提高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水平,并改善生活质量。
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如何计发?
根据我国现行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待遇一般是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即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其中,基础养老金待遇水平的高低与缴费指数、累计参保缴费年限以及所处地区上一年度的全口径社平工资有关,具体的计发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所处省份上一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累计参保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待遇水平的高低则遵循的是多缴多得、长缴长得的原则,简单来说,即参保人员的缴费金额越多、缴费年限越长,则退休后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待遇水平越高。具体来看,个人账户养老金待遇的计发公式为:退休时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存储额/养老金的计发月数。
另外,需要补充的一点是,对于基本养老保险建立社会统筹制度之前参加工作且已经通过视同缴费年限认定的企事业单位参保人员而言,在其退休之后,国家还将依照视同缴费年限的长短,除了计发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之外,再给予退休人员计发过渡性养老金待遇。
通常情况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过渡性养老金待遇=参保人员退休时所处省份上一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水平*视同平均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然后,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与过渡性养老金三组数据相加,即为基本养老金待遇。
什么是预发和实际应发基本养老金?
据了解,在实际生活当中,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所领取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又有预发和实际应发的区分,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各省市上一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月平均工资水平或者当年度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基数的公布时间往往集中在下半年甚至是年底。
所以,在新的计发数据公布之前,对于当年度退休的企事业单位参保人员,人社部门往往会按照上一年度的计发基数或者上上一个年度的全口径社平工资水平来核算并预发基本养老金待遇,而往往预发的基本养老金与实际应发的基本养老金待遇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差额。
10月起,2类退休人员养老金或迎“差额补发”
步入8月份以来,不少省市相继公布了2023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月平均工资水平,并据此调整了2024年社保缴费基数的上下限标准。在这一背景下,各地的人社部门也将按照统计部门最新公布的全口径社平工资标准(截止到2023年,部分地区并未将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计发基数过渡到全口径社平工资,便需要根据上一年度全口径社平工资水平来重新核定当年度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计发基数)对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待遇进行重新核算,然后相继将预发基本养老金与实际应发基本养老金之间的待遇差额再补发到位。
按照过往的经验,从10月起,部分省市就会启动2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的重新核算和补发工作,以确保退休人员能够足额领取到实际应发的基本养老金。具体而言有这2类:
①2024年1月1日及之后退休的企业退休职工
在2024年1月1日及之后且2024年度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基数未公布之前退休的企业职工,其基本养老金的待遇水平将迎来重新核算,核算工作完成之后,差额的部分也将补发到账。
②2024年1月1日及之后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
与企业参保职工类似,目前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企业职工一样也是采取的由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待遇的计发办法是一致的。所以,对于在2024年1月1日及之后且2024年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基数未公布之前退休的体制内人员,也进行差额补发。
20/30/40年工龄,补发额分别相差多少?
接下来,来看一个关键的问题:2024年1月1日之后退休的企业职工,工龄分别为20/30、40年,将分别能补发多少钱呢?彼此之间的差距又有多大呢?下面,以具体示例作为参考。
以福建为例,假设企业职工A、B、C均于2024年1月份退休,年龄也均为60周岁;对应的工龄分别为20、30和40年,其中视同缴费年限对应为5年、10年和15年;平均缴费指数也均为0.6。然后,结合上文提到的待遇计发公式,可以计算得出补发的待遇差额:
①企退职工A
A:基础养老金差额=(7388-7020)*(1+0.6)*20*1%=117.76元/月
B:过渡性养老金差额=(7388-7020)*0.6*5*1.3%=14.35元/月
将两组数据相加,即可计算得出每个月应补发的待遇为132.11元。
②企退职工B
A:基础养老金差额=(7388-7020)*(1+0.6)*30*1%=176.64元/月
B:过渡性养老金差额=(7388-7020)*0.6*10*1.3%=28.70元/月
将两组数据相加,即可计算得出每个月应补发的待遇为205.34元。
③企退职工C
A:基础养老金差额=(7388-7020)*(1+0.6)*40*1%=235.52元/月
B:过渡性养老金差额=(7388-7020)*0.6*15*1.3%=43.06元/月
将两组数据相加,即可计算得出每个月应补发的待遇为278.58元。
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企退职工A、B、C基本养老金待遇的月补发额差距并不算很大,但由于参保缴费年限的不同,实际应发的基本养老金待遇之间,三者之间可能会存在差距。
另外要强调的是,由于不同地区的计发基数或者全口径社平工资水平不同,再加上不同的退休人员自身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所以,上述示例当中所提到的数据仅仅只能够作为一项参考。
结语
通过本文上述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出,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作为现阶段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保障晚年生活质量的经济基础,其待遇水平自然是越高越好,更有利于退休人员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老有所养和老有所依。最关键的是,能够大大减轻子女在赡养父母层面的经济负担。
但是,就现状而言,绝大多数的企业退休职工其基本养老金的待遇水平还是偏低的,参考2023年的数据,企退职工月人均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仅仅只有3100元左右。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企业参保职工更应该在自身经济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多缴、长缴基本养老保险,以提高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水平,进而为晚年生活提供相对更加有保障的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