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13火箭炮是苏联最先研制成功的火箭炮,并首先用于实战。她有一个十分美丽的名字:喀秋莎。

喀秋莎是一种轨式轮式自行火炮,弹径为132毫米,每辆炮车有一座8联装轨式火箭发射架,每条滑轨上下各装挂1枚火箭弹,每炮共装16枚。最大射程8800多米,一个团一次可以发射将近384枚火箭弹。发射为电气点火,数秒钟内即可全部发射完毕。

在二战中,苏联就曾经把“喀秋莎”用在了火箭炮部队,给了德军重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炮兵21师整装待发

1950年10月,军委紧急命令,第48军143师改编为炮兵第21师。这是一支英勇善战、英雄辈出的部队。刚刚改造的炮兵21师有数万人,但是懂炮兵技术的仅仅几个人。为此,师里紧急抽调387名干部到沈阳炮校进行紧急培训。

炮兵21师不同于以往的部队,军委给他们配备的是苏制M-13火箭炮,也就是“喀秋莎”,每个炮兵连4门,每个营12门,每个团24门,全师共有120门喀秋莎(后经补充能达到216门)。1951年2月14日,这个炮兵21师正式举行了授炮典礼,接受了这些刚从苏联运回了喀秋莎。

随后炮兵21师就分批入朝参战。该炮兵师入朝之后先后经历了后洞里战斗、添木洞战斗,配合步兵打出了辉煌的战绩,让美军闻风丧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甘岭战役

1952 年 10 月 8 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单方面宣布中止板门店谈判。美方谈判代表狂妄地叫嚣:“让飞机、大炮去辩论吧!”

1952年10月14日,美军第7师、南朝鲜伪2师向五圣山防御阵地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上甘岭战役打响了!

美军第七师看上去是一个师,实际上不仅有三个整编团,另外还包括共计2000多人哥伦比亚营和埃塞俄比亚营,另还有空降第187团。韩军第二师共辖四个团。如此充足的兵力进攻 597.9 高地和 537.7 北山高地。

狂妄至极的范弗里特原计划只用两个营的兵力、5天时间、伤亡200人便拿下上甘岭。如果敌人夺取了上甘岭这两处高地,我们的五圣山阵地便直接受到攻击的威胁。

但是,英勇的志愿军战士,绝不允许敌人夺取我们的阵地。10月14日至20日,上甘岭战役已经打了7天7夜,面对机械化的美军飞机和大炮的轰炸,我们的战士靠着坑道坚守作战,场面十分残酷。阵地在敌人和我方手中来回易手。白天敌占领地表阵地,晚上又被我军反击夺回来。

在10月19日夜,在争夺597.9高地的时候,第45师135团9连通讯员黄继光同志,在弹药用尽后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火力点的枪口,用年轻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

仅在黄继光牺牲的大反击之夜,四十五师就上报杀敌二千五百名。第二天,中国军队一个观察所发现,仅在597.9高地正南面的山沟里,美国人一次就拉走了三十卡车的尸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喀秋莎来了!

10月19日,我炮兵21师209火箭炮团接到命令:今晚全团投入上甘岭战斗。听到命令后战士们激动万分,战斗意志非常高昂。因为大家都明白,在上甘岭前沿阵地上的战友们多么焦急地盼望着炮兵!

原来,黄继光等战士牺牲的事情给了秦基伟等军级领导深深地触动,他们意识到不能总是依靠战士的意志力打仗了,上甘岭已经从一个小范围战斗打成了大的战役。就连这次战役的策动者范佛里特也承认:“战争最血腥和时间拖得最长的一次战役,使得联合国军蒙受了巨大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日晚,秦基伟就接通了主管后勤的志愿军副司令员洪学智的电话。

洪学智说:“15军辛苦了,你们要什么我给什么。”

秦基伟也不客气:“给我一点炮!”

洪学智问他:“什么炮!”

秦基伟:“喀秋莎”。

洪学智:“行!最迟明天中午前赶到。”

傍晚,209团24门“喀秋莎”每门装满16发火箭弹,分头从阵地出发,奔向发射阵地。发射阵地离上甘岭15里,离待避阵地约30里。进军路上,炮车被炮衣严密遮盖着。车头、车顶都用松枝伪装得很好。

行军途中喀秋莎火箭团遇到了步兵战友,看着这庞然大物,有的战士喊道:“炮兵兄弟,这大家伙是啥?”有见到过这种炮的战士大喊:“这是咱们的喀秋莎啊”。

于是大家齐声欢叫:喀秋莎!喀秋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晚九点多,炮车已经在阵地布置完毕,可还没有接到发射命令,就已经听到轰隆隆的炮击声!顿时火光冲天!

原来,当天来支援上甘岭阵地的不止喀秋莎炮兵团,还有其他的山炮、野炮、榴弹炮,共计10个炮击群,他们都是为了掩护“喀秋莎作战”,彭老总这是下了血本啊!

五分钟后!发射命令下达了!

全团24门喀秋莎发射出的炮弹“刷刷刷”的冲向了天空!无数条发光的流星冲向了上甘岭阵地!步兵们望着自己的喀秋莎,无不呼喊:“喀秋莎打得好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了喀秋莎坐镇,我们的战士打的就没有那么辛苦了,甚至有一次喀秋莎打完之后,战士们冲上阵地的时发现只有两个敌人活着,其他的不是死去就是昏了过去。甚至有被俘美军抗议说:“你们中国人用了原子弹!”

上甘岭战役历时43天,中国人民志愿军获胜!此役,敌人发射炮弹190余万发、投炸弹5000余枚;志愿军发射炮弹40余万发。敌人伤亡25000余人,敌我伤亡比2.3: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战斗中学习,在战斗中提升

经历过上甘岭战役的老兵无不对“喀秋莎”印象深刻,二战时喀秋莎是德国人的噩梦,朝鲜战争又成了美国人的死神。“喀秋莎”是美国没有的炮兵武器,这种火力覆盖让中国指战员看到了炮兵的危机,尤其在抗美援朝后期,彭老总就已经注重让喀秋莎配合步兵作战。

与此同时,仿制“喀秋莎”国产506式火箭炮也列装部队。并且具有灵活、机动的特点,非常适合在朝鲜的地形作战,506火箭炮同样在战场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中国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抗美援朝战争过程中,我们的高级指战员就一直在学习美军的现代化军事。

1950年8月26日,周恩来在检查东北边防军工作的国防会议上强调。各军兵种都要有深刻的战争思想,并立即着手拟定二年建设计划,人民解放军各军兵种随即确定了发展规划。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前,虽然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全力加强志愿军的装备,参战各军也拥有当时人民解放军部队中的最强配置,依旧与美军相差悬殊,这直接影响了志愿军的作战能力,成为了制约志愿军夺取作战胜利的最大障碍。

在抗美援朝战争初期,志愿军多次包围美军团或团以上建制部队,但全歼美军建制团的战例只有一个,因此装备建设成为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国家以陆军部队的改造和空军部队的组建为重点,大批进口苏式装备,组建或扩编新的军兵种部队,使得人民军队的装备建设在很短时间内取得重大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城反击战:抗美援朝最后一战。志愿军以装备“喀秋莎”为主的炮兵21师等部队在28分钟的炮火准备中,发射炮弹1900余吨,步兵部队在火炮和坦克的掩护下,仅用1个小时就在30公里正面全线突破了敌军4个师的坚固防线,21个小时完成了战役进攻任务,收复土地160多平方公里

洪学智副司令员这样记述“我军进攻的炮火准备开始,各种火炮齐声轰鸣。这样整整打了20分钟后,我们的喀秋莎火箭炮21师又连着打了两个齐房,这时其他炮也还在打着。打完后,敌人的阵地燃烧成一片火海,地上腾起的烟尘也是红的天上翻滚的云彩也是红的。

到了1953年7月朝鲜停战前夕,无论是防御战斗还是进攻战斗,志愿军都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

火力是关键,但还是需要“头脑”

“喀秋莎”等火箭炮应用在抗美援朝战场,确实证明了在现代化战争中炮兵建设的重要性。但是,我们的炮兵不同于美军的炮兵,美军的炮兵以火力覆盖为主,那是因为他们炮弹充足。

我志愿军炮兵在长期斗争过程中总结出“短促、突然、猛烈的火力袭击”的原则。这是结合我军特点,以及最大效能打出炮兵威力的总结,这种打法给了美军很大的震慑。

这也同时也更能说明一点,中国领导人和各级指战员正在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正根据实际情况改变策略!

一开始,新中国百废待兴,面对实力强大的美军,我们的装备都处于劣势。毛泽东为此提出了三个问题:一、能不能打;二、能不能守;三、有没有东西吃。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围绕这三个问题,毛泽东和将士们在探索出对付美军的制胜之道。

面对敌人强大的火力,志愿军将士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利用我军擅长近战、夜战的优势打击敌人;面对后勤不足的问题,周恩来总理成立了志愿军后勤司令部,由洪学智担任司令员,让后勤从“小米加步枪”的传统模式变成了专门的机构。

这些新的战略战术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在现代战争条件下的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