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提到养老,“养儿防老”这句话往往会浮现在人们脑海。

无数父母含辛茹苦养育孩子,很大程度上是期望孩子成人后能为自己养老送终。从金融学角度来看,养儿防老可被视作一种跨期交易。

父母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如同进行“成本投入”一般,将孩子从襁褓中抚育成人。而孩子长大后若能悉心照料年迈的父母,让他们安享晚年,这便是父母所期待的“收益”。

前期的投入换来后期的回报,此乃跨期交易。

在当今时代,养儿防老的跨期交易真的可行吗?答案似乎是否定的。因为众多年轻人根本无法满足养儿防老的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有些年轻人背负着沉重的房贷、车贷压力,每月工资除去各项开支后所剩无几。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连自己的生活都过得紧巴巴,又怎么可能有多余的财力去赡养父母呢?

我们先来看一个事例。

老张是一个农民,以种地为生,他和老伴儿育有一儿一女。在外人看来,老张儿女双全,令人羡慕。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儿子本科毕业后,选择去了大城市闯荡。工作异常忙碌,使得他很少有时间回老家。哪怕是节假日,为了高额的加班费,他也常常选择留在公司继续工作。

女儿大专毕业后,在当地的一家企业上班。后来结识了一位同事并步入婚姻殿堂,很快有了孩子。随着孩子的成长,各种教育支出和生活压力让她自顾不暇,根本无暇顾及父母。

老伴前几年去世了,老张原本觉得,虽然孩子不在身边,但自己也还能过得去。可没想到,意外突然降临。老张在一次外出时不小心摔倒,导致腿部受伤。看着受伤的腿,老张满心惆怅。也许,未来的日子会很艰难。

自从受伤后,两个子女对老张的关心更加少了。即使老张卧病在床,也只能自己艰难地照顾自己,没有子女前来照料。

如果有点积蓄,一些小病小痛还能应付过去。但老张没什么钱,只能期望子女能打钱给他治病和养老。

儿子在大城市生活成本高,压力巨大,手头并不宽裕;女儿有了家庭和孩子的负担,也没有多余的钱。

第一次向子女要钱,子女虽不情愿,但还是勉强给了一些。第二次要钱时,子女便和老张发生了争吵,埋怨老张给他们增添了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像老张这样的老人,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他们原本期望养儿防老,可现实却是难以实现。因为年轻的子女们自身压力巨大,也没有多余的钱财。

在如今这个时代,年轻人能把自己的生活过好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又哪里有能力去养活老人呢?

所以,现实告诉我们,人老了,最大的依靠,并非子女老伴,而是以下两样东西。

一、一定要有健康的身体

什么样的老人,容易被子女忽视甚至嫌弃呢?身患重病、长期卧床的老人。“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这个道理。

老人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既需要子女贴身照顾,包括端屎端尿等繁琐之事,又需要子女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来承担医疗费用等开销。这对子女的要求实在太高。

比如一个农村老人,他的子女在大城市里忙碌工作,而他自己身体每况愈下。在这种情况下,子女又怎么能周到地照顾他呢?即便子女有心照顾老人,也往往力不从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到节假日,尤其是国庆、春节等长假,就会出现大规模的“返乡潮”。人们只有在这些特定的时候,才有时间回到老家。可见,平日里,人们很难陪伴在父母身边。

返乡潮的背后,是无数在外拼搏的游子,也是无数留守在家乡的老人,他们孤独地生活,成为了实际上的孤寡老人。现实,确实无比残酷。

身体康健,能够生活自理,日子还能安稳度过。可一旦身体垮掉,卧病在床,那才是悲剧的开端。

二、一定要有充足的养老钱

山东这边有句俗语:“亲儿女不如手头钱。”亲生的儿女,或许真不如口袋里的钱财来得踏实。人,总归是不太可靠的。

想要养儿防老,需子女满足四个条件。一是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二是有充裕的空闲时间;三是住在父母附近;四是对父母怀有孝顺之心。

这四点,又有几人能够完全做到呢?不过是寥寥无几罢了。可以肯定地说,99%的年轻人,根本无法同时满足这四个条件。

单单是“经济实力”这一点,就能让许多家庭矛盾重重。年轻人的收入,能维持自己的生活已属不易。要说养活父母,那简直是一种奢求,哪里有那个财力呢?

所以,老年人不应对子女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子女不是取款机,他们不会源源不断地吐出钱来。而当下的工资收入,又增长缓慢。由此可见,老人要想安度晚年,只能依靠口袋里的养老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老了,不能把全部希望寄托于子女和老伴。

养老钱是生活的底气,它能在关键时刻给予我们物质保障,让我们不必在窘迫中向他人伸手。

而健康的体魄更是至关重要,它能让我们自由地享受生活,不成为子女的负担。

所以,在年轻时我们就该未雨绸缪,为自己积累养老钱,同时注重保养身体。

只有这样,当我们年老时,才能从容面对生活的挑战,拥有安稳、有尊严的晚年,真正做到依靠自己,安度人生的夕阳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