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周总理逝世,全国人民陷入到悲痛中。邓颖超提出要把总理的骨灰撒向祖国的山山水水。
很多人不同意,认为要留下点东西,供人们怀念。
邓颖超说,这是她和总理生前约定好的,死后不保留骨灰。得到组织批准后,她把总理生前的卫士长叫过来嘱咐,自己年纪大了,走不动,委托他们执行这个任务。
于是,在总理逝世6天后,一架承载着总理骨灰的飞机飞向了密云水库,在上空盘旋。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捧起一把骨灰,撒向了大地,凝视了很久。
周总理为新中国的建设鞠躬尽瘁,祖国的大地上遍布他的足迹,为何人们会选择这里?密云水库和总理有哪些渊源呢?
提前十年动工,密云水库的建设迫在眉睫
历史上的北京城,因水而建,水系相通,莲花池、昆明湖、积水潭、什刹海、护城河、筒子河等独特的城市水系,构成了北京古都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清朝末期,清政府处在风雨飘摇中,内部倾轧激烈,外部既要屈服于帝国列强的淫威,又要镇压各地不断爆发的起义,财政日益紧张,也无力去管理河道,导致河道遍布淤泥和垃圾。这个问题一直存在。北京市仅靠官厅水库及地下水,无法满足工、农业和城市用水。
而流经北京东部的潮白河,上游山势陡峭,落差大,水流湍急,在密云汇成潮白河后,由于河道平浅,又无堤防,常常泛滥成灾。
为了解决北京市饮用水源及水灾问题,北京市联合河北省经过仔细调查论证,决定在河北省密云县修建潮白河密云水库。
水库建成之后,可控制流域面积15800平方公里,蓄水33亿六千万公方,使冀东平原的590万亩土地免受涝灾,灌溉农田85万亩,使首都和天津目前的城市、工业用水得以基本解决。
他们将此计划呈报给总理。这份请示送到中央三天后,周总理就不辞辛苦坐车来到潮白河,亲自来考察。这个水库建设本来列入到第三个五年计划中,如果现在动工,那么代表将时间提前了10年。
现在有能力修建这么大的工程吗?对老百姓会有什么影响?建成后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使百姓受益?
这些都是总理关心的问题。
所以当他到达密云县后,立马找县委第一书记阎振峰询问具体情况。
修水库,涉及到几十个村庄、上万户农民的搬迁问题,还将淹没密云县的大部分良田,这对密云县是个很大的考验。
听完阎振峰的汇报,周总理决定还要亲自去跑一趟坝址,他乘坐车子到达潮河山口,听取清华大学教授张光斗讲述坝址的选择和勘测根据。
张光斗从1934年考取清华大学水利专业留美公费生,多年来他在这行深耕细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很想一展抱负。因抗日战争爆发,很难有安定的环境让他施展自己的才干。新中国的建立,让他心潮澎湃,全身心投入到建设国家的浪潮中。
听了张光斗教授的介绍后,周总理以洪亮的声音和坚定的口气对大家说:“我们一定要有敢于赶超国外先进技术水平的思想。他们有的,我们要有;他们没有的,我们也要有;我们今天没有的,明天就要有。”
现场所有人精神振奋。
水库的建设和运行,离不开中国人的奉献和牺牲
1958年9月1日,密云水库正式开工,几万民工从河北省、北京市各区县,以班、排、连、营、团为建制,聚集在这里。
一位英国教授说过,中国人最可怕的就是把团结刻到了他们的骨子里。
由于当年机械化程度比较低,很多工作只能靠人力来弥补。京津冀三地28个区县调集了20万民工参与建设。
其中有一位名叫李世喜的独臂英雄,他刚刚参加完十三陵水库的建设,就马不停蹄转到密云水库,用他的一只手推着小车,完成每天5方土的运输。
针对潮白河特殊的水系特征,有很多人迷信苏联的经验,但张光斗从实际出发,提议采用大面积深覆盖层中的混凝土防渗墙、高土坝薄黏性土斜墙、土坝坝下廊道导流等革新技术,加快了建设步伐。
1960年9月,密云水库竣工,实现了“一年拦洪,两年建成”的中外水利史上的奇迹。
此后多次,周总理都陪同外国政要来到水库参观,既展示中国奇迹,也看看水库的运行情况。总理共到过密云水库7次,可见这座水库在他心里的分量之重。
正因如此,当总理去世后,人们把他的一部分骨灰撒在了这里。
密云水库不仅解决了潮白河的水患问题,同时成了首都饮用水源的大水盆。当官厅水库污染严重时,密云水库独自支撑着首都人民的饮水重担。
为了确保首都的供水安全,密云每年都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进行水源保护,同时也限制一些中高污染企业进入该地区。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密云的经济发展速度,导致其在北京GDP增长排在倒数行列。
密云因“特殊使命”改变了发展模式,但历史不会忘记这座水库的贡献,亦如它在总理心中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