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宁阳县文庙街道河滨社区,辖区居民都说这里的社区工作者是“八卦高手”,但正是这样的“八卦”,为社区居民解决了一件件实事。

透过一件件实事,能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推动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

“大爷,今天中午去幸福食堂吃饭了吗?”“菜合不合您口味啊?”“还有什么想吃的您告诉我,回去我给食堂反馈。”……

提出一连串问题的是河滨社区工作者柳园园。这天下午,柳园园按照预约时间准时为社区老人赵家瑞上门理发,在服务的过程中,柳园园一直在关心着老人的衣食起居,并由随行同事将老人的反馈记录下来,以便后续改进。整个服务过程二人仿佛无话不谈的忘年交,氛围和谐愉快。

原来,所谓的“八卦高手”,是对河滨社区工作者的美称。“用无话不谈的方式去上门问需,才能了解居民真正的‘急难愁盼’,也才能在后续工作中不断改进。”河滨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邵梅表示,社区每名入户的工作人员都要成为“八卦高手”。

近年来,宁阳县大力实施社区工作者“扎根”行动,推动社区工作者全员下沉一线,每个网格按照1名社区工作者、1名公益岗的“1+1”模式配备,日常开展遍访摸排和居民问需,延伸服务触角,织密服务网络,推动社区治理取得新成效。

幸福食堂是邵梅最得意的“八卦”成果。河滨社区60岁以上老人有522人,起初,社区工作者在上门走访的过程中,发现老人们吃饭不便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中原因也是多种多样,有的独居老人吃饭比较凑合,有的行动不便老人收拾厨房麻烦,有的家里做饭形式单一等等,随着深入沟通了解,群众的需求不断明确,河滨社区决定立刻开办社区幸福食堂。

“我特别喜欢吃红烧肉,但是自己在家做太麻烦了。社区工作的小李知道我的喜好后,跟我说新开的食堂几乎每天都有红烧肉。从那以后我是一日三餐都在这儿吃了,瞧我这顿有肉有菜,才9块钱,咱这幸福食堂太‘幸福’了!”64岁社区老人王方军高兴地说。

如今,河滨社区幸福食堂已运行近一年,为辖区居民提供质优价廉的一日三餐,每月供应超5000人次餐食,为了照顾老年人,食堂在本就实惠的价格上对老人再进行优惠,同时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由社区工作者提供免费送餐服务,完美解决了社区部分居民吃饭不便的问题。

“食堂刚建成也有许多预料之外的困难,但正是我们坚持主动问需、上门问需,了解到群众真实的声音,才有了群众满意的服务。”邵梅说。

此外,通过上门问需,河滨社区还不断优化了工作办法。社区工作者在上门问需过程中,发现辖区内有部分宝妈、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者等群体有就业需求和就业困难,而辖区内部分老人又有较大的家政护理等需求。

为此,河滨社区积极探索实践,联合多部门及职业培训学校开展家政技能培训。参与培训的居民通过一系列学习考试后,即可领取相应的资格证书。之后,便可在社区合作的家政公司处接到订单,对客户进行服务,主要服务对象为社区内老人,如此,老人得到了服务,劳动者得到了工作,家政公司得到了效益,成为三方共赢的典范。

社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基本单元,承载着人间烟火和百姓衣食住行。为人民谋幸福的社区工作者,自然不会被亏待。

近年来,宁阳县在全市率先按照“3岗18级”标准为社区工作者落实薪酬待遇。按照“六有”标准,打造133处小而精的网格党群服务站,提供优质工作环境。组织考前培训,支持社区工作者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健全成长链条,提供全方位发展保障。

既要调动每一位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还要明确社区工作者工作标准和职责,宁阳县制定了《城市社区工作者工作管理规范》,条目式列出社情民意收集、矛盾排查化解、公共服务代办等13条社区工作者工作职责,对社区工作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时建立分层分类培训体系,县级每年对社区主职干部进行骨干培训,街道(园区)开展全员培训,切实增强社区工作者群众观念和为民服务能力。

“每一位用心付出、勇于担当的社会工作者都有机会获得应有的回报与尊重,只有这样才能让群众‘有事就找社区工作者’成为习惯。”宁阳县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乔国良介绍。

截至目前,宁阳各社区工作者在养老医疗精准服务进社区专项行动中,已走访社区老年群体2万余人次,收集各类医养服务需求8000余条,为社区居民提供119项医疗服务及22项养老服务,社区工作者配合家庭医生开展各类养老需求上门服务3720人次。(大众新闻记者 刘涛 通讯员 宋绪政)

(大众日报及所属“大众新闻”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