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被称为著名的革命老区,在推翻“三座大山”的年代,无数仁人志士为建立更好的国家而付出了血的代价。

人们熟知的江西籍革命烈士,除了《可爱的中国》作者方志敏,还有曾经与他并肩战斗、合称“南有朱毛,北有方邵”的邵式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追寻救国之路

1900年,邵式平出生于江西省弋阳县邵家坂的一户农家,家中有五个兄弟姐妹,其中邵式平排行第三,因此小名三崽,也被人叫作“三伢子”。

他未满十岁时家庭遭遇变故、父亲逝世,家庭一度面临不小的困难。

好不容易到了十六岁得到亲族帮助,他才进入当地名士开办、颇有名气的弋阳县高等小学堂就读,在这里,他遇到了多年并肩战斗、之后怀念一生的挚友方志敏。

当时的时局并不令人乐观,有理想、有冲劲的学生往往都在思考讨论,寻找救国的道路。

在同班同学中,有人认为应努力实业救国,也有人认为应从教育入手,但唯有方志敏和邵式平的意见高度一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认为应主动靠拢进步思想、采取革命行动,如此才能铲除世间种种恶势力,争取到一个更好的未来。

于是,在并肩求学的岁月里,两个人一起创立了进步学生青年团体,也一起去参加学生运动。

1920年前后,两人一同加入了袁玉冰、黄道等人在南昌组织发起的“鄱阳湖社”(后改名为“江西改造社”)。

这个组织以宣传进步思想、探讨救国道路为宗旨,出版《新江西》季刊作为宣传阵地,希望能通过众人的努力,将黑暗的旧江西改造成为光明的新江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1923年,邵式平考进了北师大,得以接触到李大钊、赵世炎、瞿秋白等革命先驱的影响和感召,随即更加大踏步走上救国图存的道路。

由于在多次学生运动中频频出现而且作用不小,邵式平很快上了北洋军阀段祺瑞政府的通缉榜。

为保存实力,组织安排他和一批骨干撤离北京潜回到江西。

经历了大革命失败的低潮期,邵式平和方志敏又找到了彼此,再度联手合作起来,秘密联络骨干、建立党组织,准备进行新的斗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