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张爽)9月20日,中共北京市委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发布。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发现,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面,结合北京市实际,提出了更多具体举措,比如加大急救体系和儿科、康复护理等专科建设政策支持,推动医疗机构数据互联互通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内容。此外,在完善疏解非首都功能政策体系中,还提到了“推动医院新老院区‘增减挂钩’”。

“近些年,北京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面持续发力,取得了很大成效,此次贯彻意见的发布,对于医疗机构来说,又是一次重要的发展机遇,不仅有利于各级医疗机构在服务能力、服务广度上迈入一个新的台阶,患者也将感受到更为丰富的医疗服务模式。”9月20日,北京回龙观医院原副院长王绍礼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加大急救体系、儿科、康复护理等专科建设,满足居民需要

北京的贯彻实施意见中提到,加大急救体系和儿科、康复护理等专科建设政策支持。

在急救体系、儿科、康复护理方面,北京已取得一定成果。北京卫健委8月13日曾发文表示,北京近年来持续推动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是全国唯一实现统一指挥、一级调度的省市;而在儿科及康复护理等专科建设方面,在1月24日召开的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着力增进民生福祉”专场新闻发布会上也提到,2023年,北京已有3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提供儿科诊疗服务,转型建设21家老年护理中心及19家康复医疗机构。

王绍礼分析表示:“急救体系建设是衡量一个城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城市安全的重要指标,是挽救生命的绿色通道;儿童是医疗健康需要重点关注的人群,目前儿科服务能力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二者之间的矛盾,决定了需要大力发展儿科专业;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慢性病患者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康复护理需求就会增加,为满足居民卫生服务的需要,发展康复护理服务也是当务之急。”

医疗机构数据互联互通、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让患者看病更快、花钱更少

北京贯彻实施意见中提到,创新医疗卫生服务和监管手段,推动医疗机构数据互联互通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即指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检查检验结果可以相互认可。根据2月2日的北京市“三医联动”工作会议上的信息,北京市卫生健康系统加强“三医”联动信息化建设,开展180项检验结果、300项检查结果互认。

据人民日报8月11日报道,各类检查检验费用在患者医疗费用中占比约三成,而促进结果互认,可以避免患者做重复检查,减少不必要的就医支出,同时节约就医时间,提高就诊效率。

对于医疗机构数据互联互通,王绍礼介绍,包括了电子病历、影像数据、生命体征数据和医疗器械数据等的互联互通。“成功实施后将更加方便患者就医,提升就医体验,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推动医院新老院区“增减挂钩”,实现区域医疗卫生资源均衡发展

北京贯彻实施意见在“完善疏解非首都功能政策体系”中提到,统筹推动医院新老院区“增减挂钩”。

北京在《2024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中,就提到了优化医疗资源布局的相关内容,加快首都儿科研究所通州院区、儿童医院新院区、宣武医院房山院区、京东方数字医院等项目规划建设。本次《意见》强调了“推动医院新老院区‘增减挂钩’”。

“推进中心城区优质医疗卫生机构向外布局,建设新院区的目的是疏解非首都功能,解决由于全国各地的患者前来就诊,造成北京尤其是中心城区交通拥堵,医院挂号难、床位紧张、发展空间局促等问题,而不是为了扩张医院规模。”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张能维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因此需要按照“增减挂钩”的原则,对医院的医疗数据在不同院区进行合理布局,促进区域医疗卫生资源均衡发展。

张能维表示,《意见》提出的各项具体措施,让各级医疗机构的工作方向更加明晰,并且,随着工作内容的不断细化,在执行时也能更好做到“可知情可量化,可检查可监督”,为医院发展和患者带来切实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