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今天(9月22日),天空碧蓝,江风拂面。被好天气眷顾的农民正过着属于他们的节日。在常熟海虞镇铜官山村,来自江苏各地合作社、家庭农场、村集体组织的8位基层农民,从田间地头走到舞台中央,一同启动了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苏省主场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夏种以来,江苏克服多种灾害天气,最大程度减少农业损失,夏粮总产286.1亿斤,再创历史新高,秋粮有望再获丰收,“菜篮子”产品品种丰富,供应充足。今年,苏州小麦生产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增量和增幅居全省第一。

乡村产业振兴的步伐离不开科技进步的有力支撑。其中,低空经济作为江苏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正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活力。作为农机制造和使用大省,全省农用无人机总保有量2.3万台,占全国14%左右。现场,农业低空经济展示区充满科技感,通过实物与视频相结合的方式,集中演示了高性能无人机在植保、施肥、播种、投饵、多光谱遥感、农业执法巡航等场景中的应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远处的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宣传专区前人头攒动,不少农民朋友细细询问了家电下乡、农蔬直通车、农机报废更新等新政策、新模式后,有了自己的“换新”计划。据了解,江苏已出台农业设施设备更新提升实施方案,在国家规定的农机装备更新基础上,扩大了更新提升范围,将现代农业的种植、畜禽水产养殖及农产品初加工等设施设备基本纳入。

乡村振兴同样需要大批“新农人”的支撑。此次活动的举办地铜官山村,在去年被确定为“中国新农民故事会”永久举办地后,当天再次迎来了来自全国14位新农人代表,讲述投身现代农业、服务乡村振兴的经历。他们有的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返乡入乡创业者,有的是农村基层干部和驻村工作人员,有的是工商企业服务农村一线人员,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来自一线、扎根乡村。

海虞镇汪桥村党委书记钱晓东回忆到汪桥的第一个冬天,看到孤寡老人无助的样子,便下决心成立了一支由50岁以上的退休阿姨组成的村级养老志愿服务团队——“汪桥阿姨”,四年来服务时长超过6000小时,惠及40多名老人,群众好评率100%。“村民从社会治理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受益者。和谐幸福的村居氛围如今成了我们的‘金字招牌’。”钱晓东介绍,一批优质企业被吸引入驻村里改造后的智能产业园,2023年村资产总额接近5亿元,村级可用财力超3000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湖北省孝感市五言陆色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江珊用了三年的时间,以李白文化为核心,盘活一个连续六年亏损的农业项目,走上农旅融合道路。过去的三年,她所负责运营的李白村文化旅游区,接待游客78万余人次,实现农旅收入3000余万元,为青年和村民提供就业岗位300个以上。现场,她自豪地分享:“现在,村民们挖空心思学新本领,去年春节卖臭豆腐的那家农户一天营收 6940 元,成为村里的创收明星。”

故事会的变化折射出乡村振兴发展的进程。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柯炳生认为,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新农人”要有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勇于探索乡村发展新路径,把别人没做到的做出成效,带领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一同致富创富。

当天,常熟围绕受损农业设施恢复方面,研究公布了“抗灾减损、惠农稳产”十项保障机制。用好省级推进农业设施设备更新提升政策,地方配套5000万元资金重点支持大棚、农产品加工设施、冷库冷链的建设修复;针对台风过后农膜大面积损毁问题,重点加强废旧农膜回收服务能力,提供上门回收,田头回收等服务,及时兑付回收资金;组建保险“工作组”,第一时间对受灾集中镇村进行快速处理和评估,提升定损理赔效率,应赔尽赔,应赔快赔……

台上,正在公布一条条措施的具体内容。这时,坐在台下的江苏康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玲收到了一条手机短信,内容是保险理赔结果公示,超160万元的赔付额将在公示结束的十天内,汇入公司账户。前些天,受台风影响,李玲在康博村承包的近400亩农田中,有超过150亩的大棚受损。“这么快的理赔速度,让我们对恢复生产信心更足了!”

会场周围,一场传统“庙会”唤起了群众舌尖上的记忆,这里不仅展示了新农民故事会嘉宾的创新创业成果,还有大闸蟹、鸭血糯、董浜小玉米等常熟特色农产品集中展销,更有现场制作的常熟传统小吃和乡村文创伴手礼,吸引了众多农民和游客品尝购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韩雷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