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约1100字,阅读需要3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QIU FEN

昼夜平分,秋色平分

秋风起,秋叶落

9月22日20时44分

迎来秋分节气!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

第十六个节气

也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秋分之“分”为“半”之意

我国古籍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

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此时阳光几乎直射赤道

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刚刚结束

凉风习习,碧空万里

秋高气爽,不闷不燥

人也可以不慌不忙

不徐不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秋分·三候

传/统/二/十/四/节/气

01

秋分初候·雷始收声

和春分一样,在秋分这一天,昼与夜、寒与暑,都是平分而处于均衡的状态。秋分至,残暑终,意味着秋季正式来临,雷声逐渐消失。

古人认为雷代表着阳气,“雷始收声”,体现在外在的气候变化上,是秋意渐浓,气温一天比一天下降。

02

秋分二候·蛰虫坯户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秋分以后,当“一场秋雨一场寒”的变化累积到一定程度,一个重要的物候特征出现了,这就是秋分二候“蛰虫坯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礼记》注曰:“坯,益其蛰之户,使通明处稍小,至寒甚,乃墐(jìn)塞之。”意思是说,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于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

03

秋分三候·水始涸

早在秋季之初,北方地区的降水就已经大为减少,但南方很多地区仍处于多雨模式,只有到了秋分特别是秋分三候时,南方地区才开始进入少雨的时期,天气变得日趋干燥,水汽蒸发加快,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便处于干涸之中。此时大江南北降雨量普遍减少,此谓秋分三候“水始涸”。

今日

迎来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传/统/二/十/四/节/气

2024年9月22日

恰逢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这时候

瓜果飘香、稻海茫茫

处处铺开秋收画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始

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忙碌

田间地头尽是欢声笑语

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金灿灿的稻谷、沉甸甸的果实

都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期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秋分民俗、饮食

传/统/二/十/四/节/气

自古以来,民间对秋分节气非常重视,有很多与秋分相关的习俗和美食传统。

01

祭月

古代有“春祭日,秋祭月”的流传说法,秋分曾经是传统的“祭月节”,因为秋分节气当天,不一定是满月,后来改至农历十五中秋为祭月节,所以中秋节来源于传统的“祭月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骥 摄丨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02

竖蛋

每年的秋分时节,我国很多地区会有做“竖蛋”的试验。“秋分到,蛋儿俏。”是一句俗语,或许是指秋分时节天高气爽,鸡蛋也容易竖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吃蟹

“秋风起,蟹脚痒”,秋分时节,最宜吃蟹。此时肉厚肥嫩,味美色香,但螃蟹性寒,食用注意适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

喝桂花酒

八月桂花香,中秋前后,是桂花飘香的季节。桂花也是名贵且传统的花卉,寓意着吉祥、友好、子孙昌盛。

05

吃秋菜

古时候,在秋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相约去采秋菜。秋菜其实就是一种野苋菜。采摘回来的野苋菜和鱼片一起做汤,称为“秋汤”。

昨日

中央气象台宣布:

准备告别秋老虎啦!

较强冷空气将继续南下,黄淮一带进入降温核心时段,最高气温大多会降至20~25℃。之后,长江中下游地区最高气温也将降至25℃上下,告别暑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川省气象台预计,未来几天,盆地大部以多云天气为主,其中受冷空气影响,盆地西部南部有阵雨或雷雨,局部有中到大雨,个别暴雨,部分地方有4~6级偏北风,局部可达7级以上,冷空气影响后,盆地高温天气将趋于结束;川西高原和攀西地区多阵雨或雷雨,局部中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需防范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和局地强降水带来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记者:潘安琪

制图:李川

编辑:李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