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姐,你为什么不再等等我......我多想再见你一面啊!”
1991年3月17日,张学良悲伤抚摸着发妻于凤至的墓碑,愧疚感升到最高。他们已经有51年没有见面了,他没想到再见却是天人永隔。
他此刻难受得令人感慨,可谁能想到在之后的采访中,张学良却曾多次提及,“我不太喜欢她,若不是我爹逼迫,我是不会娶她的。”
张学良和于凤至之间发生了什么,为何他会对于凤至满怀愧疚,他真正喜欢的又是谁呢?
凤命定姻缘
张学良(字汉卿)和于凤至是在1916年的4月份结婚的。就像张学良所说的那样,他并不太喜欢于凤至,只因这是一场由大帅张作霖包办的婚姻。
于凤至是吉林省怀德县人,她的父亲是当地的富商。一次偶然的机会,于父帮助了被追杀的张作霖,自此二人便成了好兄弟。
张作霖时常前去串门,自然也就注意到了于凤至。在得知她读书用功之后,还夸她是“女秀才”。当时的于凤至并不知道,她的婚姻在不久后因为一次占卦便给定下了。
张作霖在见过于凤至之后,便十分钟意她当儿媳妇,不过他毕竟身处这个位置,所以还是想要看看她和张府对不对路数,所以便找人算了一下。
“大帅,那女子有凤命啊,乃大富大贵之人!”
那占卦之人没过一会儿便说了这么一通,至于是真是假,咱们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张作霖是信了,所以便极力定下了这门婚事。
在得知自己要娶于凤至的时候,张学良当即就有意见了,“为什么要娶她啊,她比我大三岁呢!”
他愤愤不平的前去理论,还没结婚便对这位未婚妻产生了抵触情绪。他一个洋学生,怎么着也得找个和自己一样的啊,可于凤至却并不符合他的预想。
张作霖看出了他的不甘,于是没好气地训了他一顿,“你还看不上人家?哼,人家比你可有学问的多,而且这人啊,你非得给我娶回来不可!”
张学良一见父亲这态度,对于凤至更加抵触了。而于凤至在得知了他的态度之后,也不气恼,反而写信告诉他,不想娶也无所谓,她并不是非君不嫁。
于凤至本也只是发表自己的看法,却不曾想张学良却在看过信之后,觉得这妻子好像并非想象中的那么不堪,再加上他爹时不时的老催,他也就只好认命的与于凤至结婚了。
按理说新婚夫妻,本应该是浓情蜜意的,可让于凤至没有想到的是,张学良的一句称呼便让她心凉了半截。
“你比我大三岁,我就叫大姐吧!”,张学良撇过脸去也不看她,说出的话直插于凤至心口,可于凤至无法反驳,只能默默点头。
然而大帅府的长媳并不是那么好当的,她需要调和姨太太们之间的关系,也要更快的在大帅府立足。
不过事实证明,于凤至对于这些事情是信手拈来的,没过多久,她便得到了全府上下的认可。看着她如此聪慧能干,张学良也渐渐放下了对她的成见。
张学良是个喜欢拈花惹草的,于凤至虽然心痛,可却也并没有太计较,所以二人也算是相敬如宾,而且还渐渐的有了感情。
然而还不等于凤至高兴多久,赵四小姐的出现打了她一个措手不及。
身陷囹圄病魔生
“夫人,您就成全我和少帅吧,我不求名分,只做他的私人秘书,我不会忘记您的大恩大德的!”
那天,赵四小姐赵绮霞一见到于凤至便下跪磕头,这让于凤至一时间有些愣神。她不明白,赵绮霞的父亲乃是政府要员,她却不思进取,甚至还为了汉卿不管不顾的。
在她找上门的前不久,报纸上铺天盖地的都是她和自己父亲脱离关系的新闻,这种疯狂的行为让于凤至心生忌惮。
如此一个重情重义的女子,也难怪张学良动心了。于凤至知道这人是摆脱不了了,所以便花钱给她买了房子,并要求她“终身只能是秘书,不能有名分”。
“大姐,谢谢你的成全。”,张学良感谢的话还在于凤至的耳边盘旋着,她自嘲一笑,如果可以,谁想这样呢,可为了张学良高兴,她甘之如饴。
不得不说于凤至是十分包容的,在这之后,她非但没有针对赵四,还和她、张学良一起,成为了默契三人组。
然而在那个年代,并非只有风花雪月,还有战争与冲突。
1936年,为了逼蒋抗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虽然过程是惊险万分,不过目的是达成了。
或许是出于对老蒋的愧疚,张学良主动护送老蒋回南京。可是他念旧情老蒋可是因为此事记恨上他了,一下飞机便将他给软禁起来了。
当时的于凤至正在英国陪着三个孩子读书,得知此事后,于凤至立即赶回了国内,老蒋见状也成全了他们这对亡命鸳鸯,将他们关在了一起。
张学良看着沧桑的妻子,心里既愧疚又委屈,隐隐还有想要自尽的倾向。于凤至心疼的看着丈夫,连忙宽慰,张学良这才放弃了那个想法。
1940年,张于夫妻二人辗转多地,身心受到了极大的折磨,可他们依然在坚持着。然而终归是没有抵挡的住病魔的侵袭,于凤至患上了乳腺癌晚期。
张学良得知后,十分着急,他想要大姐活着,所以便给她的干姐姐宋美龄写信请求帮忙。没过多久,于凤至在张学良的劝说下,去到了美国治疗,而张学良则由赵四照顾。
看着离自己远去的丈夫,于凤至难过的流下了泪水,他们虽然约定了都不轻生,可她还是担心,所以此次去美国,她除了治病,还要想办法救张学良。
坚定着这个信念,于凤至抛下了作为少帅夫人的尊严,做了切除手术。可是这病并没有那么快康复,她即使救夫心切,却也找不到办法。
正当她手足无措之际,宋美龄的到来,让她找到了救张学良的机会。
1942年11月19日,于凤至惊喜的看着宋美龄,虽然不明白对方的来意,但他乡遇故知还是很令人激动的。
二人亲切的交谈着,切实的关心让她十分感动,然而这份感动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宋美龄的一句话,打破了这表面的和谐。
“凤至,九一八事变之前,你有没有见过老蒋给汉卿......发过一封密电啊?”,宋美龄说着,神色也变得十分耐人寻味。
救夫不成反被离婚
“秘电?我不知道啊。”,于凤至仔细回想了一下,忽然眼神一亮,表示在张学良的手记里好像见过。宋美龄大喜过望,想让她说出手记的下落。
于凤至见状,也灵机一转现,想要让老蒋拿张学良的自由来换。宋美龄闻言立刻便拒绝了,这让于凤至有些失望。
在身体有所好转之后,于凤至便去寻找自己留在英国的孩子们了。令她没想到的是,时隔8年,她的二儿子竟然被轰炸声给吓病了。
正当她不知所措的时候,一直援助她的肯尼迪夫妇也出了事,这让于凤至觉得十分难熬。不过她并没有泄气,而是打算赚钱养家。
她先是找到伊雅格,将张学良之前的军款取了出来,然后开始在股市中拼杀。没过多久,她便挣了不少的钱。
然而当她以为日子好过一些的时候,他的二儿子却在1956年突发疾病去世了。俗话说祸不单行,她没有有缓过来,第二年的时候,她的大儿子也出了车祸离开了。
接二连三的变化,让于凤至倍受打击,不过她依旧没有忘记救自己的丈夫张学良。在赚的盆满钵满之后,于凤至开始大肆接受媒体采访。
她将张学良所遭受的一切公之于众,并发起了一场营救张学良的运动。
此时的她已经67岁了,她迫切的想要救出自己的丈夫,可她不曾料到,这样做的结果非但没有救夫成功,反而让自己“自讨苦吃”。
1964年,于凤至接到了张家远亲给她带来的一封信,上面显然就是要和自己离婚!而理由竟是:他想和赵绮霞结婚,可身为基督教徒,却不能有两个妻子。
于凤至瞬间就懵了,她跌跌撞撞的给台湾打了一个电话,询问张学良的意思。面对质问,张学良无言许久,只说了一句“我们永远是我们”。
听到这句话,于凤至猛然间释怀了。呵,这离婚之言,肯定是汉卿被逼的。老蒋这是动不了她便寻她的软肋!
她对这封信嗤之以鼻,可是自己若是不同意的话,那汉卿便会有危险......
最终她还是签了那张离婚同意书,哪怕是张学良骗她只是为了达到取赵四的目的,她也认了。在这之后,于凤至虽然不在进行营救运动,可却无时无刻不在准备着。
那边的张学良也不好过,他被老蒋逼着和于凤至离了婚,而后又和赵四一起开始了无休止的身心折磨。
1965年的一天,宋子文夫妇前来看望于凤至,并告诉她了一些张学良的近况。
得知他和赵四已经结婚的消息后,于凤至还是有些失落。不过好在他现在过得好些了,她也就没有那么难受了。
在送走他们之后,于凤至感觉身上轻松了不少,又想要继续赚钱了。女儿张闾瑛不解,而于凤至的话,也是令她惊呆在原地。
“我要给张学良和赵四卖一栋别墅!”,于凤至的兴致好像还挺高的,并没有不高兴的意思。这让女儿张闾瑛都直呼,她的母亲真豁达。
这是要多爱,才会不介意别人抢走了她的丈夫啊!对于这个话,于凤至大约是不同意的,因为她还是无法原谅赵四,因为她违背了承诺,还让张学良为了她失去了自由。
然而不管怀着多么深沉的爱,在1990年3月20日,于凤至终究还是没能见到张学良最后一面,带着遗憾离开了。
次年,张学良被允许离开台湾后,便立刻赶往了美国。看着从前的发妻却变成了一座冰冷的坟墓,张学良悔恨万分。他摸着碑上的“张于凤至”,泣不成声。
爱吗?张学良并不那么认为,在之后的采访中,他直言并不太喜欢这个太太,只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无可奈何罢了。
如果当初张作霖不逼他的话,大概他真的不会娶她吧。哪怕她再贤惠能干,他终归是负了于凤至。他心有愧,可却仅限于此。
于凤至的坟墓旁边还有一座空墓,是给张学良留的。她想要和张学良“生同寝死同穴”,可她的愿望终究还是落空了。
十年之后,张学良和赵四合葬在了一起,与于凤至隔海相望。终是一腔深情化云烟,隔海遥望夫不怜......
结语
都说“娶妻当娶于凤至”,可却没人提醒,嫁郎得嫁专情人。于凤至为妻则刚的精神,令人感慨,可痴情错负,也令人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