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长达一年多的反复拉锯之后,中日双方就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达成共识,究竟是谁在让步?
9月20日公布消息,中、日经多轮磋商,双方就核污水排海一事达成了共识,共识一共有四点,其中关键在于,“日本和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做出让步,同意中国加入核污水检测机制,而中国则表态,同意逐步恢复符合标准的日本水产品进口”。
自去年8月,日本不顾国际阻拦,强行排放核污水后,中方一纸禁令,断绝了日本进入中国市场的可能。中日双方的博弈,持续了近一年,如今双方再度达成共识,双方各自做出了怎样的让步?若是日本水产品进口的限制,真的解除了,咱们老百姓敢吃吗?
从内容来看,明显是日方主动选择了让步,在中方面前做出了改变,之前一直遮遮掩掩的“核污水监测问题”,这次主动将权限开放给中国,同意中国加入核污水检测机制。而且,中方所说的“逐步恢复符合标准的日本水产品进口”,那可是附了前提条件的。
第一,日本需要切实履行国际义务,避免给人体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简单的排海了之,显然是不可接受的。
第二,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框架下,中方等利益攸关国家,要参与到长期监测机制中,可以进行独立的取样,并将样本进行分析对比。
第三,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条,中方此前对日本水产品采取的临时措施,都是依据国内相关法律法规,合理合法的必要举措。中方会在参与长期监测机制后,基于科学依据,自己判断是否要调整有关措施。
由此也不难看出,中方这一决定合情合理。禁止日本水产品进口,绝非日本所说的“政治报复”,而是日本水产品的污染情况的确不清不楚,是基于事实做出的理性选择。
从去年8月24日启动“排核”以来,日本已经进行了8轮核污水排海行动,累计排放量约6.3万吨,而且总量134万吨的核污水要全部排完,至少还将持续30年。虽然日本方面坚称,他们排放核污水是“ALPS处理水”,即经过了多核素处理设备等净化,绝对符合安全标准。
但这空口无凭,既没有数据支撑,也没有任何国际监测机制。与核污水“朝夕相伴”的水产品,是否真的安全?谁也不敢妄下断论,这是对健康安全的负责。
现在,中日就核污水问题达成共识,让中国在内的利益攸关国及时获得最新、真实、全面的数据,这对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都有着巨大的好处。
而若是日本的水产品真的合规,那么,或许日本水产行业也将重获活力,还有之前被国人抵制的,日本药品、化妆品等等,恐怕也会逐渐被默许。
可以说,这次中日双方为了解决核污水和水产品禁令问题,彼此都拿出了诚意。那么接下来最大的问题是,若是日本水产品进口的限制,真的解除了,咱老百姓敢吃吗?
说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在耍流氓。核污水这个东西,即便剂量再怎么小,也很难服众,而基于小日子以往的所作所为,我们更是不能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