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宁,天下平。”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始终在同黄河水旱灾害作斗争。河南兰考位于九曲黄河最后一个弯上,受黄河改道影响,这里风沙、盐碱、内涝三害严重。1962年,焦裕禄同志就任兰考县委书记。在兰考的475天里,他带领全县人民找到了根治三害的办法,并成功实施了一系列改善措施,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焦裕禄精神影响着兰考一代又一代的干部群众埋头苦干,奋发有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兰考城乡面貌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总台记者 王晨:在历史的长河中,河南兰考曾是一片饱受自然灾害侵袭的土地,内涝、风沙、盐碱并称为“三害”,咱们跟随镜头来到上世纪60年代的兰考。

历史上,黄河改道泛滥,给沿岸群众带来了苦难,兰考是黄河流经的最后一道弯,这里曾经数次决口,危及百姓人身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地处黄河故道,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导致内涝频发。除了内涝,风沙也是兰考的一大灾害。形成了“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恶劣环境。由于土壤严重盐碱化,在那个年代,兰考的粮食产量极低,许多农民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

曾经,兰考人民与黄河进行了多次斗争,特别是在焦裕禄等一批共产党员的带领下,他们种植泡桐、兴修水利、改良土壤,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使兰考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六十多年过去了,昔日的不毛之地变成了一片绿洲,当地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如今兰考境内67.6公里的生态廊道,邻水相依,绿荫环绕,成为沿岸群众休闲的好去处。

骑行爱好者 孙建波:现在是天也蓝了树也绿了,现在骑行的氛围特别特别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昔日盐碱地,变身“大草原”。近年来,兰考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推进黄河滩区优质草业带建设,目前共种植紫花苜蓿7万亩,每年总产出18.2万吨青贮,总产值2.2亿元。相比粮食作物,每年每亩效益可提高30%以上。

兰考县河务局防汛办公室主任 常世超:以前兰考是黄沙漫天,现在是有风无沙。我们大力发展苜蓿草种植,苜蓿草的作用就是防风固沙,为老百姓的养殖业提供绿色饲料,让老百姓吃上生态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一棵1963年栽种的泡桐,现在已长成参天大树,它是由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在兰考期间亲手栽种的。为了缅怀焦裕禄同志,当地百姓亲切地叫它“焦桐”。对于兰考人民来说,泡桐是一棵树,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传承。

目前,兰考拥有近6万亩泡桐林,是新时代兰考发展的新名片。如今当地大力发展泡桐经济,特别是利用泡桐作为音板发展起来的民族乐器产业,已经成为兰考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泡桐制成的音板结构均匀,透音性能好,是制作民族乐器的上佳材料。兰考人抓住这一商机,从卖木材、做音板逐步转向做乐器、开作坊。近几年,当地民族乐器产业逐渐兴起。

走进堌阳镇的徐场村,一片繁忙的场景,工作人员正在将包裹装车,一件件打包好的乐器即将发往全国各地。

如今在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在生产制作民族乐器,全村年产古筝、琵琶、古琴等乐器约7.5万件,产值达1.6个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兰考县堌阳镇徐场村主任 徐永顺:我们徐场村在2014年还是一个国家级贫困村,这些年来发展民族乐器,我们全村都富起来了,在外有技术的年轻人都回来了,都在从事民族乐器的生产和销售,他们可了不得,每人每月工资达到了八九千元,有的甚至上万元,我们现在的日子可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泡桐与音乐的结合不仅体现在乐器制作上,更融入了兰考人民的文化生活中。这些乐器不仅在国内市场广受欢迎,还远销海外,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传播到世界各地。

目前,兰考的民族乐器产业涵盖乐器制作、电商、物流、配件加工等环节,产量约占全国的35%,这里已成为中国民族乐器的重要生产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兰考已经告别黄沙漫漫、盐碱茫茫的旧模样,当地将绿色作为城乡发展的底色,开展国土绿化,实施开湖增湿,拆墙透绿,建立美丽乡村70个,林木覆盖率达到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