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庆谈判

1945年8月,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完全胜利,但国共两党就如何公正合理的支配抗战胜利果实,又展开了新一轮争斗。在抗战期间,由国民党几次挑起的反共摩擦早已证明,两党必有一战,根本无法避免。而蒋介石也无意掩盖其内战的决心。

但蒋为了赢得部署内战的时间,还是于8月14日、20日、23日向延安连发三封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共商“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中共这边的立场非常明确:会议一定要去。因为通过谈判,既可以揭露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面目,也可以争取一段时间来作好应变的准备。

最后毛泽东接受了邀请,赴重庆谈判,同时人民军队作好进行自卫战争的各种准备。对于中共而言,谋求和平始终是第一位,因而在谈判过程中,中共为了顾全大局,在许多问题上作了让步,但是蒋介石却始终保持步步紧逼的态势。

经过了漫长的四十三天的谈判,国共双方于10月10日正式签署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双十协定》的签订,让中共处在了有利的位置,国民党要再想发动内战,就是置全国人民于不顾,打了自己的脸。而国民党依然不出意外的选择了“一赖到底”,于1946年6月底,悍然撕毁合约,大举进攻解放区。本期让我们一同探寻国民党是如何如此迅速的输掉战争的,共产党又是如何取得胜利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争初期,国民党靠着接收了大片的敌占区和美国的大力援助,攻势凶猛,共军一时处于守势,甚至还放弃了延安。起初国军仗着装备、兵力占优 想与共军决战,而共军则灵活的与敌人“兜圈子”,不断的消磨国军的士气,与此同时发挥自身“运动战”的优势,形成局部的“多打少”,在“战略防御”(1946.6—1947.6)阶段依旧让国军损失了七十余万人,国军可统一作战的兵力,下降至八十五个旅。

在战略反攻(1947.6—1948.9)阶段,刘伯承、邓小平率领大军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陈毅、粟裕领导下的华东野战军挺进豫皖苏;陈赓、谢富治兵团挺进豫西。三路大军,互相策应,在黄河与长江之间的广大地区形成了一个“品”字形的战略态势,直接牵制了南线国民党军一半以上的兵力,从而这带动了中国各个战场的战略进攻,让整个战争格局发生了根本性质的变化。

不久后,中共在东北战场发动了“冬季攻势”,基本奠定了共军在这一战场上的胜利。到了1948年7月以后,豫东战役胜利,西北战场亦有进展,延安也重新回到了中共的手中。

战略决战阶段(1948.9—1949.12),共军更是以摧枯拉朽之势,在经过了“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之后,彻底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剩下要做的,就只剩一些“边边角角”的工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国共双方在战场上的互相博弈不难看出,共军在军事决策上几乎处处“棋高一着”,无论是战术还是战略都对国军形成了“无情碾压”,更不用说蒋委员长时不时还要“亲自微操”,葬送一些国军主力,为我军“运输物资”,加速了国民党的失败。

但战争,归根结底是几十万、上百万的士兵在战斗,如果只是高层和将领们的“指挥不利”导致了国军的失败,这显然是过于肤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共对决

而共军与国军在作战时的表现,有着本质的区别:

1.国军与共军中,都有许多农民,他们有着朴实、勇敢、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但国军中的农民大多都是文盲,几乎没有任何科学常识,不能很好的进行训练。

且营养不良,体质很差。宋希濂在1948年7月—8月召开的国民党最后一次全面军事会议上,说:“由于物价飞涨,待遇太低,士兵吃不饱,穿不暖,而面黄肌瘦,精神萎靡;

2.国民党的中上级军官的业务极不熟练,连图上作业和沙盘教育都完全没有。很多司令部人员不是正式的军官,多是主官的亲信。参谋人员虽是军校毕业,但多数没有实战经验,在部队里也没有专门的训练;

3.国军的战斗意志也与共军差了十万八千里。1949年3月,宋希濂在溪口见蒋介石时,蒋对他说:“军事上的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军队的战斗意志太薄弱了,一个师甚至一个军,一被共军包围,只有几个小时或者顶多一天功夫,就被共军完全消灭了。

以上三点分别是由于国民党没有进行扫盲运动(后期拉壮丁补充兵员,也没时间扫盲了);对指挥官的培养和训练做的太差;官兵没有信仰,这三大原因造成的。

更不要说国民党的军官还在抗战胜利后利用接收城市的机会,大发横财,做生意,买房产,贪女色,骄奢淫逸,腐败堕落,弄得上下离心,军无斗志。而这些问题最终都要落脚到最后一个原因,那就是“信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记者曾采访过一位西点军校的美军教官,他被中国军队在朝鲜战争中的卓越表现深深震撼,而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美国不怕中国军队现代化,怕的是中国军队毛泽东化”。这,就是“武装思想”的力量。

国民党的部队,就是一群拿着现代化武器的羔羊,而中共的军队,他们是一群有思想、有信仰、有理想的革命战士。一旦这些战士拿起武器,就能爆发出可怕的战斗力。内战中的共军就是如此,他们有着无与伦比的战斗意志和逢敌必亮剑的勇气。

他们知道为何而战,他们为自己正在投身的伟大革命事业感到无比自豪。这些,都让共产党的军队在与国军作战中处在了绝对优势。

中共自创立以来,就有一个与国民党根本比不了的“独特优势”,那就是“搞宣传”。打“舆论战”向来是共产党的拿手好戏。

我军在筹划如何战胜比自己强大的蒋介石集团时,周密制订了一系列战略性措施,这其中就包括从政治上瓦解与争取国民党军队,在对国民党军队进行军事打击的同时,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各种方法,开展舆论宣传和政治攻势,以动摇其军心士气,使其厌战、怠战、反战,以至最后脱离反动营垒,占到人民的一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共产党

比如,揭露蒋介石集团的内战、独裁、卖国政策及其罪行。痛斥推行独裁政治,策划全面内战,使国民经济每况愈下,激起广大群众及国民党军爱国官兵的强烈不满。而且“国民党进行内战本就是违背全国人民意志的。它不敢动员广大官兵和群众,军心不固与民心不固,是国民党在此次内战中最大最基本的弱点。”

又比如,挑明国民党军内部存在的各种矛盾,扩大其裂口。国民党军内部派系林立,中央军与地方军之间,地方军与地方军之间,乃至中央军内部,都是矛盾重重。加上国民党军内部官兵的矛盾本就是客观存在,克扣军饷、打骂士兵等现象司空见惯。共军在对敌舆论宣传中就利用上述矛盾,针对具体对象,寻找其弱点,抓住其痛处。

例如在对国民党杂牌部队发动政治攻势时,适时揭露蒋介石扶持嫡系、排斥异己的一贯政策,以此引发对方对自身前途的思考;在两军对峙的时候,共军会进行阵前喊话,向其讲明“解放区官兵平等,一切讲理,不打不骂,军民团结,生活自由,穿衣吃饭用具供给,都比国民党区好”,以此激起国民党军下层官兵对上层的不满和对解放军的向往,从而拖枪逃跑甚至阵前起义。

这些还只是“舆论攻势”的部分方向。而共产党在宣传手段上搞出的“创新发明”更是花样百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两军对峙的前线上,使用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方式:

射宣传箭:用箭射出,箭头套子弹壳增加重量,箭尾捆传单等宣传品;打宣传弹:用未炸之掷弹筒弹,将药取出,将宣传品放入射出,或以枪榴弹将宣传品卷成圆形射击;放宣传风筝:将宣传品系于风筝之上,根据风向将风筝放至目的地上空,而后将线剪断,使宣传品落至目的地...

对人民群众的宣传,共产党更是不遗余力。本就扎根于群众的中共不仅在政策上让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获得了群众的支持。同时还通过发宣传单、贴标语、组织座谈会等诸多形式,给大家讲解革命形势和共产党的革命任务,尽可能让更多的人理解和支持共产党的革命事业。

想想看,连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的女儿都在1947年加入了共产党,之后不断给傅作义吹“耳旁风”,可见共产党的“舆论宣传”做的有多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宣传红军

至此,“国民党如何走向失败”系列基本完结。虽然本期将重点放在了共军如何在软实力、硬实力(从劣势到优势)完成对国军的“全面包围”上(国民党失败原因当然不止这些)。

但总的来看,国民党的失败,归根结底是由国民党和它率领的军队,本质上就是“旧社会”的产物。两党随处在同一个时代,但代表的历史走向却是完全相反的。一个毫无凝聚力、类似“帮会组织”的党派,绝不可能战胜一个代表了人民群众利益、顺应历史潮流、彻底完成了思想上、组织形式上的现代化的政党。

国共之争,其实是“落后”与“先进”之争,是“腐化”与“文明”之争。而共产党的胜利,更应该被称为人民的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注:除本平台声明的原创外,其它内容源于网络或它方投稿,旨在供读者多种文化视角的探讨与解读,并不代表“新大观”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欢 迎 分 享 到 您 的 朋 友 圈

一键星标,请随手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