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文化论坛于9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举办。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冯远征在采访中谈到了中国文化出海、话剧与影视剧创作、文化传承与创新等。他表示,深化文化交流是我们应该与世界对话的方式,建立大的文化圈需要每一个国家的文艺工作者和艺术家们共同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文化作品出海是冯远征关注的热点话题。他认为,这些作品能够成功出海,主要是因为故事好、制作精良、技术先进,并且制作者的眼光具有国际化。“其实我们的很多作品制作水平已经很高了,讲的又是中国故事,中国文化对于我们走出去是非常有好处的。”冯远征提到,他在俄罗斯演出话剧《知己》和《司马迁》时,当地观众对中国故事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喜爱。他认为,文化是可以共通的,好的文化、带有艺术层面的优秀文化,是可以引起共情的。

与此同时,冯远征也提到了文化出品出海的难度。“话剧可以通过打字幕或同声传译来解决语言问题,影视剧的翻译则更为复杂。”他还表示,文化作品出海还面临着传递难度,如何准确地将中国文化传递给世界,让世界能够接受,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如何应对这些难度?冯远征表示,只有从大文化的视角出发,反映大文化背景下的中国人的现状,才能让外国人真正理解和接受中国文化。

北京人艺翻译并表演过很多外国话剧作品,形成了“洋戏土演”的风格。冯远征认为,这种风格的成功之处在于共情。无论是《推销员之死》还是《哗变》,演员们没有把自己化装成外国人的样子,而是用本色的出演和语言的本土化来打动中国观众。

与此同时,在将本土作品翻译成外语的时候,也会结合外国文化进行再创作。冯远征特别提到了英若诚老师:“他在翻译剧目《茶馆》时,找了很多当地的俚语和笑话放到了台词中,外国观众在看字幕时也能会心一笑。”冯远征说,这种共情的能力,使得外国作品能够打动中国观众,也让中国话剧能够走向世界。

对于当下火爆的短剧市场,冯远征认为,这是生活节奏加快导致的结果。短剧能够在短时间内让观众找到情感的爆发点和共鸣点,成为碎片化生活中的一种小憩。然而,他强调,剧场艺术是无可替代的。无论是话剧、歌剧、音乐会还是中国传统剧目,都需要观众走进剧场,与演员面对面交流,享受一场艺术盛宴。

他提到,去年北京人艺请到的俄罗斯8个小时的《静静的顿河》,观众几乎没有人退场,也没有人睡觉,这说明只要演得好、创作得好,长篇剧目依然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