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多年来,吉林把黑土地保护摆上突出位置,成立黑土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以中国科学院院士领衔的省黑土地保护专家委员会,出台全面加强黑土地保护的实施意见,制定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等10个方面38条具体措施,切实把保护黑土地作为保障粮食安全根本之策。保护黑土地,不仅要为耕地增施“营养餐”,还要让耕地做“深呼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技专家现场为学生讲解“梨树模式”(梨树县委宣传部供图)

技术升级,新方式强力“出圈”。在有着“天下第一粮仓”之称的榆树市,结合耕地面积广、秸秆产量大的实际情况,以“秸秆覆盖还田+精准条带耕作+苗期深松施肥”为技术要点,对这一技术进行升级,为养好地、种好粮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化肥用量减少了,但玉米仍然能稳产增产,抗灾能力也增强了。”合作社理事长刘臣笑着对记者说。

“2023年,梨树县以‘梨树模式’秸秆还田为主体,探索实施更加节本增效的黑土地保护‘4+2梨树模式’,即‘秸秆覆盖免耕种植模式、秸秆覆盖条带旋耕种植模式、秸秆覆盖垄作种植模式和高留茬垄侧栽培种植模式(包含留茬少耕)’+‘秸秆科学离田和粪肥堆沤还田’。”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介绍说。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实践,“梨树模式”从2007年十几公顷的“秸秆全覆盖”试验田起步,到2023年推广面积达到近21.6万公顷,占梨树县玉米耕作面积的95%以上。为破解水资源短缺和粮食产能提升的矛盾,近年来,吉林省在西部地区积极推广玉米“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粮食产量、作物水分生产力和种植效益三提升,使盐碱地变丰收田。

乾安县大遐农场近几年一直采用浅埋滴灌技术,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盐碱地实施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既解决了季节性干旱和玉米生长中后期脱肥对产量的影响,又降低了盐碱危害,耕层土壤培肥改良效果明显。由于土地的特殊性质,省农业科学院作为技术支撑单位进驻到农场内。

也正因为农科院的进驻,大遐农场从2019年开始,耕种面积从1.5万亩发展到7万亩,产量从400余公斤发展到800公斤。

民以食为天,粮稳天下安。保护黑土地,就是保护我们的“大粮仓”。(毕玮琳)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