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物华天宝之地。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大自然的馈赠格外慷慨,“山山有金铜铁、盆盆有煤油气”。新疆地跨世界两大重要成矿域,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种类全、储量大,已发现矿产153种,77种矿产查明资源储量排名全国前十。新疆在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国家重要能源资源接替区,更是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主战场。

历史的巨笔,常在关键处落墨;伟大的征途,总在开拓中奋进。在新疆地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地矿行业广大干部职工夯实资源基石,增添生态绿色,厚植为民情怀,在天山南北的广袤热土上描绘出一片壮阔图景。

找矿突破——地质报国的澎湃浪潮

大美新疆,天赋蕴藏。矿业经济已成为新疆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采矿业及下游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约占新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5%。

矿业开发,地勘先行。大家耳熟能详的《勘探队之歌》中唱道:“背起了我们的行装,攀上了层层的山峰,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富饶的矿藏……”

小锤为笔,山河为卷。在冰封寒极的雪域昆仑,在荒凉冷峻的阿尔金山,在绿草如茵的天山深处,处处留下新疆地勘人的身影。多年来,新疆各级地勘单位累计发现和评价5000余处矿产地,提交大型和特大型矿床80余处。从哈密三道岭煤矿到喀拉通克铜镍矿,从阿舍勒铜矿到天山阿希金矿,从准东煤田到萨瓦亚尔顿金矿,再到昆仑阿尔金火烧云铅锌矿、大红柳滩锂矿、玛尔坎苏锰矿、皮亚孜达坂萤石矿等,一批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发现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新疆地勘人在国家重要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的主战场上递交了“地矿侦察兵”的卓越答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地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提交新发现矿产地228处,服务新疆矿业权出让,成交额约1074.2亿元。其中,大红柳滩锂铍矿探获资源量超200万吨,已成为全国重要的锂铍资源基地;三塘湖煤田探获煤炭资源量514亿吨;阜康白杨河矿区新增煤层气探明储量81.98亿立方米;玛尔坎苏富锰矿改写了我国北方优质富锰矿资源短缺的历史……

火烧云铅锌矿是世界级超大型铅锌矿床。自2023年6月取得火烧云铅锌矿采矿权后,新疆地矿集团充分发挥区域矿业主力军、排头兵作用,牢牢把握新疆“绿色矿业”产业集群发展机遇,肩负起打造世界级铅锌产业基地的重任,高质量开展矿山基础建设工作,全力推进火烧云铅锌矿开发建设。2024年以来,项目开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在涉及项目的手续办理、矿山建设、首轮引进战略融资等重点难点工作上均取得重大突破。

大红柳滩稀有金属矿这座百万吨级稀有金属矿,作为全国重要的锂铍资源基地,是新疆“十四五”重点建设项目,也是新疆有色集团的重点工程。在高寒缺氧的大红柳滩高原,各族干部职工团结一心加油干,奋力把手中的“施工图”转化为“实景图”,输变电工程、选矿厂、重介质试验生产线、采场基建剥离等工程正在按计划加紧推进。2024年7月16日,大红柳滩采选项目的标志性工程——总长1514米、垂直高差118米的矿石胶带运输平巷顺利贯通。

在洛浦工业园大红柳滩冶炼项目施工现场,湛蓝的天空下,一栋栋厂房拔地而起,穿着各色工服的工作人员穿梭在生产一线。该冶炼线2023年7月10日全面开工建设,历时323天,于2024年5月28日建成一期3万吨/年碳酸锂生产线,并生产出了合格的碳酸锂产品。

紫金矿业集团作为新疆有色金属行业的重要参与者,重点打造了北疆“铜、铁产业集群”和南疆“铅锌、黄金产业集群”,阿舍勒铜业、金宝矿业、紫金锌业等主要矿山企业近年来通过多种形式取得了多处矿业权。截至2023年末,紫金矿业在新疆拥有权属企业19家,累计投资超200亿元,在疆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缴纳各类税费超过300亿元。

2020年9月24日,中国地质调查局乌鲁木齐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挂牌成立。昔日的寻金劲旅脱下戎装再出发,阔步迈向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新战场。近年来,该中心坚持“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三性”定位,积极参与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及时调整找矿布局,加大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投入,以国家急需紧缺的金、钾盐、铜镍和稀有、稀土等战略性矿种为主攻目标,针对浅覆盖区和高寒深切割区开展找矿技术方法创新和示范工作,先后提交金成矿区验证区块建议2个、靶区1处,圈定成矿远景区5处,助力企业增储上产金资源量2吨,有效发挥了中央驻疆地质调查队伍的重要作用。

当前,新疆各级党委政府抢抓西部大开发、兵团向南发展等重大战略契机,立足自身基础优势,着力构建具有新疆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八大产业集群”乘势而上,其中与矿业紧密相关的就有三项大产业集群。

2023年11月18日,新疆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座谈会召开。会议旨在聚焦新疆在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中的职责使命,研究推进重点工作,进一步发挥新疆资源禀赋和区位等优势,加快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会议甫一结束,新疆各州地市加快推进矿业权出让和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地勘项目立项实施:

——昌吉州制订了《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工作方案》,重点在找矿上寻突破、保障上出实招,通过专项资金、财政资金、援疆资金、企业自筹资金等,举全州之力推进各类项目统一部署、同向发力、快速突破;

——哈密市加大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不断提升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质量和效益,2024年上半年累计完成出让合同或承诺书签订65项,已设置自治区配套项目27个,目前项目已陆续进场实施;

——塔城地区积极上报行署申请设立地区地质找矿勘查专项基金1.9亿元,探索多元化地质勘查投入模式,以托里县哈图-包古图金成矿带等为重要找矿靶区开展项目申报。2024年1月至6月,塔城成功申报自治区战略找矿专项资金3297万元,涵盖金、铬、铜等矿产勘查7个项目;

2024年4月12日,总规模18.01亿元的新疆矿产资源风险勘探投资基金揭牌成立,并正式启动运营,成为深入推进新疆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重要里程碑。基金正式运营后,基金管理方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决策、防范风险”的原则,围绕煤炭、锂、锰、金、铜、铁、铅、锌、钾盐等重要矿产开展地质勘探,自主投资成立相关公司或与相关领域投资人合作,盘活矿业权市场。

2024年6月22日,新疆矿业权出让项目推介会在和田迎宾馆会议中心举行。当天推介的127个矿业权项目涉及金、铜、石油、天然气、铅锌、铁、锂等多个矿种,总面积达22600平方公里,这些矿业权项目均经过了翔实论证、仔细筛选,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找矿前景和资源潜力。

2024年7月16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北京矿世科技有限公司与新疆产权交易所、新疆国际经济合作公司、新疆新动能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乌鲁木齐举行座谈。与会各方围绕成立合资公司、地矿科技成果转化、矿权矿山服务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拉开了多方合作的厚重序幕。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硕果累累,令人兴奋:寂寞的戈壁荒原沸腾起来了,国家的资源“粮仓”充盈起来了,百姓的日子富起来了……今日之新疆地矿行业,处处涌动着意气风发的澎湃活力,升腾起高质量发展的万千气象。

创新赋能——绿色低碳的矿业景象

绿色是矿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打造绿色矿山、低碳矿业,是新时代新征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是绿色发展理念在地矿行业的具体实践,是促进地矿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新疆地矿行业绿色发展的背后,是顶层设计的坚强指引,是科技赋能的不断深化,是抢占创新策源地的不懈追求。

就在一个多月之前,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下发了《关于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全面实施绿色勘查的通知》。《通知》强调,要依托地质勘查项目,围绕装备进场、驻地建设、钻探施工、生态环境恢复等绿色勘查工作全链条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与有关高校、科研机构、地勘单位和矿山企业等紧密合作,坚持科技创新,联合攻关绿色勘查关键技术,研发绿色勘查关键装备、材料与工艺。

青山不负凌云志,绿水常怀赤子情。近年来,全疆各地矿单位持续推进“绿色工程”,打造“绿色矿山”,让矿山底色更绿、颜值更高、气质更佳。新疆矿业联合会秘书长张志敏介绍,新疆各矿山在绿色勘查开发、绿色矿山建设、智能化无人矿山、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已探索出成熟的解决方案和途径,取得了显著成就。

盛夏时节,步入新疆有色集团各个矿区,到处绿树成荫,草木葳蕤,满眼勃勃生机。近年来,新疆有色集团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努力构建生态效益好、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矿业发展新模式。新疆有色金属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阿斯古丽·阿不都吾甫尔深耕矿山30年,在选矿研发与固废利用领域坚持引领创新。她带领团队相继攻克尾渣、冶炼渣等难题,成功提取出黄金,实现“变废为宝”,为矿业固废循环利用开辟了新路径。

紫金矿业集团在新疆各权属企业积极打造“矿山+冶炼+新能源+生态修复”的绿色低碳矿业集群“新疆样板”。紫金龙净新能源(乌恰)有限公司1GW光伏绿电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45亿元,预计2025年全部建成并网,建成之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36.8万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疆阿舍勒铜矿

截至7月,新疆共建成绿色矿山152家,其中国家级61家、自治区级91家。“自治区绿色矿山建设管理体系日趋完善,基本形成点面结合的绿色矿山建设格局。”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军表示。目前,新疆已树立起一批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型绿色矿山典范,矿山企业建设绿色矿山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国有大中型矿山企业充分发挥了引领带头作用。

2020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乌鲁木齐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承担了“新疆哈密市南湖一带矿山集中区生态修复支撑调查”项目,以荒漠戈壁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保护修复总体需求为导向,深入开展生态修复支撑调查。通过3年多的调查研究,他们划定了16个地质环境治理和预防区,为服务国家级能源基地的绿色开发提供了生态修复问题的解决方案。2022年,该中心与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联合疆内外15家单位申报的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项目“塔里木河流域关键区生态适宜性调查”获得国家批准,成为自然资源部唯一获批项目。

2024年5月8日,新疆找矿行动勘查技术联合创新中心在自治区地质矿产博物馆揭牌。该中心是由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与自治区地质局联合组建。中心聚焦国家、自治区重大需求和关键地质科技问题,立足新疆战略性矿产、优势矿产勘查和专业发展基础,以基础地质和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为手段,以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为驱动,深入研究新疆主要成矿带成矿体系,解决战略性矿产和优势矿产勘查选区评价难点,引领新疆战略性矿产和优势矿产勘查创新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风尘万里——历久弥坚的红色基因

如今,“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已成为天山南北地矿人的精神写照。他们正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奋力书写新篇章。

从冰天雪地里挖地窝子搭帐篷,到现代化的办公生活场地;从用大锤钢钎手工采矿,到机械化智能化的无人矿山……无论时光如何变迁,新疆地矿行业的干部职工秉承矿业报国的理想信念,忍饥耐寒,南渡北归,矢志不渝。

北疆可可托海,位于中国雄鸡版图的上翘尾尖部位,这座沉静的小镇一度人声鼎沸,灯火通明,与共和国的脉搏同时起伏跃动。60多年前,这里曾聚集了大量军人、兵团职工、地方干部、大专院校的学生,他们从祖国各地来到小镇,在荒芜的土地上蒸腾着汗水,燃烧着激情,把地图上无名的可可托海变成了一座为新中国“两弹一星”作出巨大贡献的大型稀有战略金属采选基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代地矿工人,用一肩星辉的昼夜兼程奠定了新疆矿业的基石,涌现出许多“雪山雄鹰”和“硬骨头班长”;还有太多无名的家庭,老老少少齐上阵,在哈气成霜、滴水成冰的各个矿点,从岩石里凿出矿石,扛出矿场,再用爬犁拉运到选厂,双肩磨出了血泡,双手磨出了茧子,也磨出了第一代矿业人不屈的灵魂。

历史浮现,再忆峥嵘。光荣传统不能丢,红色基因不能变。今天,新疆地矿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干部职工战天斗地、坚韧奋发的风骨没有变,担当使命、矿业强国的初心历久弥坚。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没有到过新疆的人,感受不到“风搅雪”是什么概念。在克拉玛依哈图金矿,每逢冬季,大风卷起大雪,毫无章法地肆虐而来,瞬间树枝乱颤,乱雪飞舞,走在“风搅雪”中,强烈的推背感让人无法原地站立。在如此极端的恶劣天气中,室外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大家顶风冒雪齐上阵,奔赴户外作业,正如印在矿区办公楼外的标语——“荒凉戈壁书写金色人生”。

高寒地带低温时手脚冻烂,戈壁荒漠高温时鞋底烤焦。在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的新疆,很多地域是令人生畏的生命禁区。

平均海拔4700多米的阿尔金山有数百公里的无人区,这里的暴风雪、沙尘暴、冰雹、低氧是“家常便饭”。中国地质调查局乌鲁木齐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曾在这里进行了8个多月的黄金调查苦战。呼吸困难,继续工作;高反头痛,继续工作;冻破手脚,继续工作……就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最终在无人区圈定了11个金异常靶区,用生命书写了地质调查事业的感人篇章。

澎湃的热血,是矿业报国的灼灼赤诚;攀登的脚步声,是声震大地的铮铮鼓点。在广袤无边的荒漠戈壁,在氧气稀薄的雪域高原,在人迹罕至的勘查基地,在磨机轰鸣的选矿现场,一代又一代的矿业人筚路蓝缕,奋楫笃行,彰显出接续奋斗的精神底色,诠释了资源报国的赤子情怀。

家国天下——企地和谐的庄严实践

石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吉祥物。石榴果成熟后,多室多子,籽粒饱满,颗颗相抱。

时光回溯。长期以来,在天山南北,处处留下了自然资源系统和地矿单位干部职工与当地少数民族群众亲如一家的温情故事。各企事业单位弘扬家国情怀,坚决履行社会责任,在民族团结、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促进就业等领域的持续行动犹如天山雪水,无声地流淌着、浸润着……

按照自治区党委的统一部署,自治区自然资源厅驻喀什地区疏附县、莎车县工作队肩负光荣使命,坚定不移落实驻村重点任务,根据各村不同的资源禀赋、区位特点,因地制宜壮大村集体经济,落实惠民政策,拓宽致富门路。2017年,自治区自然资源信息中心主任魏建新到喀拉玉吉买(15)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和第一书记。当地桑葚丰产,却无法储存销售,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果做成烤桑葚干产业,不但可以提高附加值,产生经济效益,还能增加村民的就业。”为了摸清桑葚干的烤制工艺,魏建新带领驻村队员连续熬了几个通宵,终于摸索出桑葚干的生产流程。之后,他亲自参与直播带货,帮助村民增加收入。“魏队长是我们村销售桑葚干的‘网红’,帮助我们销货,现在桑葚干一烤出来就被一抢而空,从没积压过。”合作社负责人、村委会副主任阿迪力·吾司曼激动地说。

为做好新时代驻村工作,自治区地质局各驻村工作队牢记职责,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驻村工作,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加强驻村工作队协作能力,与所在村“两委”共同推进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麦浪滚滚的时节,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温宿县托万克托甫汗村每一个村民的脸上。这里的小麦种植户抓住晴好天气,全力收割小麦,联合收割机轰鸣着,在金黄的麦田里来回穿梭,机器出口倾倒出颗颗饱满的成熟小麦。自治区地质局驻托万克托甫汗村第一书记张勤军说:“我村共种植小麦1400亩,‘三夏’工作开始以来,工作队联合村‘两委’积极调配农机投入抢收会战,最大化地满足村民们夏收设备需求。”

自治区地质局驻托万克库尔巴格村工作队积极筹集经费2万余元,对村养老院进行维修改造,装修了淋浴间和厨房,配置了全自动洗衣机、电冰柜等电器。看着维修改造后焕然一新的环境,入住的卡斯木·艾来克老人激动地说:“非常感谢工作队的关心关爱,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让我们享受幸福生活。”

位于新疆准噶尔腹地、中蒙边界线的乌拉斯台当地居民多是哈萨克族牧民,用水条件较为艰苦。中国地质调查局乌鲁木齐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工作人员来到这里后,了解到当地牧民要从60公里外的水源地取水,于是利用钻探设备,帮助村民打出一眼泉水井。喝着清澈甘洌的泉水,牧民们将此井命名为“双泉”。该中心还先后在荒漠沙化严重的民族地区植树造林4000多亩,为民族群众义诊5300多次,在少数民族地区援建希望小学两座。

于田县托格日尕孜村,是当年要骑着毛驴到北京见毛主席的全国民族团结模范库尔班·吐鲁木的家乡。自2002年以来,新疆有色集团被自治区指定为托格日尕孜乡对口帮扶单位。2014年至今,该集团积极参与自治区驻村工作,先后为当地修建“有色水渠”,建“有色惠民机井”,筹集爱心捐款帮困助学、建村委会和周转房、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基地。

春风化雨润无声,一枝一叶总关情。全疆各矿企认真履行企业稳就业、促就业的社会责任,加大对乡村富余劳动力的招聘和培训。截至2023年末,仅紫金矿业集团在新疆就解决富余劳动力就业1万余人。自2002年入驻新疆以来,紫金矿业集团深度参与项目所在地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助学助教等各项公益事业,累计在疆捐赠达16亿元。

一项产业,一次帮扶;一场慰问,一声祝福。各族人民之间充满了真情温暖,大家“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群众掏心窝的那一声“谢谢”,诠释了什么叫作“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在助力民族团结的征途中,新疆地矿行业正在接续奋斗,安排好人员配备、产业延续、后勤保障等工作,共同奏响一曲矿业反哺社会的时代颂歌。

有诗人说:“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事业;你怎么样,事业便怎么样;你有光明,你的事业便充满荣光。”新疆地矿行业曾经风雨多经,历尽关山几重,迎来灯火阑珊。身处新时代,面临新机遇,新疆地矿行业广大干部职工正立足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主战场,胸怀“国之大者”,在这片矿藏富饶的热土上,汇聚起无穷的力量,共同谱写新疆地矿行业高质量发展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