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又称民间文化,在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代代相传。它是流动的,也是随着社会发展不断进步的。

在山东,儒家文化滋养出包容开放的文明根脉,交织出齐风鲁韵的文化长卷。乡村是农耕文明和乡土文化的摇篮,齐鲁大地的民俗文化,尤其是那些源自乡村的民俗文化,更是为这幅长卷增添了几分独特的魅力。

乡野间的美食风情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东饮食文化丰富多样,以鲁菜为代表。鲁菜讲究色、香、味、形俱佳,注重刀工和火候。山东乡村的饮食习俗不仅体现了鲁菜的精髓,还保留了许多传统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食客围坐八仙桌,感受着浓浓的乡饮酒礼,品的是团圆喜悦,享的是待客礼遇。

泰安市宁阳县“四八席” 已有2000余年历史,其中的“糖醋鲤鱼”就是有名的齐鲁名菜。泰山与曲阜之间的宁阳县乡饮乡,曾是孔子带领弟子游走讲习之地,也是中国唯一以“乡饮”命名的“乡饮酒礼”的故乡。2021年,“宁阳四八宴席与酒礼”被列为第五批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山东,每一次美食之旅都是一次深入心灵的探索,让人们在味蕾的触动中,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

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就有不少说头。每到中秋佳节,家家户户就开始做“月儿”,这是山东潍坊当地独有的一种美食,用白面和红枣做成月亮形状的面饼,并捏刻出一些花草植物图案做点缀,寓意美好团圆。

2024年4月,山东省第二届乡村旅游美食大赛在滨州惠民县隆重举办,这场盛会汇集了300多道乡村美食佳肴。从雪野鱼头到齐韵爆腰花,从卤彩熏鸡到骆驼酥,每一道菜都是对山东乡村美食文化的深情致敬,也为来自四面八方的消费者提供了一次难忘的味蕾之旅。

在乡村,油炸知了猴‌、临沂手工煎饼、胶东大饽饽……每一道美食都是乡土风情的真实写照。山东乡村的美食,是对这片土地最诚挚的赞歌。每一道传统美食的背后,都是对原汁原味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乡村手艺的智慧传承

山东拥有着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山东拥有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186项,位居全国第二位,其中也有一些来自乡村。

在广袤的齐鲁大地上,代代相传的乡村手艺不仅仅是技术的传承,更是一份对生活智慧的继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月14日,聊城市茌平区委宣传部联合教育等部门在中国兔文化博览馆组织开展了“学民俗 迎中秋”主题活动,50多名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志愿者讲解中秋节的由来、兔文化知识、开展宠物兔互动游戏等环节,了解中秋佳节的由来和习俗,增强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潍坊风筝兴于明初的杨家埠村,当时,村民已有木版年画的刻印技术,利用每年春季的空闲时间,用印年画的纸张、颜料,绘制各种图案,扎制风筝。开始时仅自娱自乐或馈赠亲朋好友,后逐渐发展为商品。

从精妙绝伦的鲁班锁到古朴典雅的淄博陶瓷,从色彩斑斓的潍坊木版年画到精致灵动的临沭柳编,这些技艺跨越时间的长河,成为齐鲁大地上最璀璨的文化瑰宝。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产物,更是山东悠久人文历史的生动见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鲁班锁代表性传承人李浩介绍鲁班锁。

几根木条,结构巧妙,无需钉、胶相连,完全靠自身结构支撑,看似很简单,但榫卯间不仅凝聚着无穷的奥妙和智慧,还蕴藏着东方建筑之美,这就是鲁班锁。相传,春秋时代鲁国工匠鲁班为了考验儿子,发明了这件可拼可拆的玩具,被后人称之为“鲁班锁”。最经典的鲁班锁由六根木条组成,天梁、地横,前檐、后檐,左柱、右柱,六木扣合,榫卯相嵌,易拆难装,十分巧妙。

2022年年初,我省发布《“山东手造”推进工程实施方案》,部署充分利用山东省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创新发展手造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全面助推传统产业升级,形成“山东手造”产业新动能,打造“山东手造”品牌。

乡村是手工艺文化的富集地,山东有一系列不同工艺品类与特色的手工艺生产专业村、手工艺销售“淘宝村”,还有不断崛起发展中的县域手工艺经济,山东手造的推动,不仅有助于让具有乡土文化内涵的产品投入市场,带动地方发展,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乡村手艺的保护和传承。

不仅如此,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这些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手工艺品,被带到更多人面前。在这里,它们不再是静静展示的艺术品,而是以一种更加贴近生活、更加生动的方式,走进了千家万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开是茌平土陶制作技艺的第六代传人。

9月15日,在聊城市茌平区后赵村的一个农家小院里,有一个土陶制作工坊,里面摆放着一组组造型独特的陶艺作品,它们古朴天然又设计巧妙。孙开是茌平土陶制作技艺的第六代传人,他说:“一直坚持就是想让‘暗淡’的土陶手艺‘活’了下来,拉胚、造型、风干、烧制……除了制作土陶,他平时也会拍一些短视频展示自己的作品。

通过视频的精美展示,乡村文化的魅力得以广泛传播,深刻感受到传统工艺之美,以及背后世代工匠对技艺的无限热爱和执着追求。

游艺风雅在乡村

民风民俗是一个地区文化身份和社会记忆的重要载体。从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方式,婚丧嫁娶的习俗,更有一些极具地方特色的艺术与娱乐活动,它们是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一代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东营城南庙会暨新春游乐嘉年华是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东营区的重要活动内容,庙会以“祥龙闹春 欢动城南”为主题,于大年初一在东营市东营区六户镇黄河口文化艺术城拉开帷幕。(图源:东营市委宣传部)

黄河口,长天厚土,黄河入海的雄浑滋养了吕剧的气魄。在东营,有一种古老的民间戏曲——赵城古戏,它以其独特的地方特色脱颖而出。赵城古戏不仅仅是一种表演艺术,它的唱腔、舞蹈、道具等都深深植根于这片土地的历史与文化之中,讲述着这里人民的故事和变迁。观众在赏析这种古戏时,仿佛能够穿越时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魅力。

而在胶东地区,有两个极具特色的节日——“开洋节”和“谢洋节”。这些活动不仅仅是地方的传统节日,它们代表着一种“活态文化”,承载着乡村百姓代代相传的精神活动和民间艺术。在这些节日中,渔民为祈求平安、预祝丰收举行的隆重而盛大的仪式,表达对海洋的敬畏与感激。

荣成渔民祭海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时期,由于当时落后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方式,渔民把海上生涯的平安和收获寄托在对海神的崇拜之上。今年9月1日,为期4个月的黄渤海伏季休渔期正式结束,石岛湾锣鼓声、鸣笛声响彻上空,2024荣成海洋民俗文化月启动暨渔民开洋谢洋民俗展演在石岛湾沙滩盛大举行,渔民们载歌载舞欢迎八方来客,同时举行祭海仪式,为远航的渔船祈愿风调雨顺、鱼虾满舱。震天动地的《石岛大鼓》、欢快喜庆的《欢乐大秧歌》……这一天,渔家人也穿上了节日的盛装,擂起鼓槌,甩开彩带,举行了极具渔家特色的民俗表演,吸引了市民、游客纷纷从四面八方“涌”来,共赏这场文化盛宴。

进入新时代,结合文化“两创”,荣成“渔民节”在保留巡游、祭团献五果、焚香火、颂祭文、敬美酒、拜龙王、供祭品等传统祭祀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非遗展示、民俗展演、文艺演出、文创售卖、文化交流等环节,参与性、互动性更强,这一古老的节日在新时代更加丰满、鲜活,焕发出时代的光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渔民开洋、谢洋节”活动当天,由渔家大鼓方队、舞龙方队、舞狮方队、秧歌方队、腰鼓方队、渔民号子和祭酒方队组成的团队,进行具有胶东特色的民俗表演。(图源:山东学习平台)

还有不得不提及的年俗,乡土之间,除旧布新、迎春接福、拜神祭祖等老传统隆重而热闹。赏非遗、品美食、逛大集……

年初的 “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活动,让深藏在乡村里的传统文化活了起来、动了起来。过大年,烟火气最浓烈的地方,要数黄河大集,过去赶大集,主要是为了采购生活必需品。现在大伙去赶集,是为了感受大集的人间烟火气,一趟下来,吃喝玩乐,民俗体验全有了,在黄河大集邂逅非遗,传统文化展现新活力,这也是一些百年大集能重新焕发活力的主要原因。山东各地乡村传统年俗里蕴蓄与传承的深厚文化,如数不尽的繁星,表达着大家对春节的情结,对过年的重视。

乡野阡陌处,民俗韵味渐浓时。山东乡村民俗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人们追寻乡愁、感受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无论是节日的欢庆、婚礼的热闹,还是日常的饮食、农耕的忙碌,这些民俗活动都让人们感受到浓浓的乡土情怀和文化传承的力量。

记者手记:让乡村民俗文化更“年轻”

在山东,村村看似相似,却又村村有不同,一样的是乡村的青山绿水,不一样的是当地浓厚的人文沃土。

民俗文化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部分,它不仅仅是对过去的一种记忆,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弘扬和保护。

以前,提起山东各地的一些民俗文化,总会被贴上“老派”的标签,随着近年来,山东乡村文化在创新发展中,年轻了起来,民俗文化也跟着“潮”了起来。比如“万物皆可上九霄”的潍坊国际风筝节,遨游天际的鲸鱼、高空中吃竹子的大熊猫、冲入云霄的“港珠澳大桥”,包罗万象、充满创意的主题风筝带着当地文化特色的民俗活动,走进了年轻人的心中。

去年,一系列具有乡村特色的文体项目如 “村BA”、“村超”和“村晚”等,不仅成为了乡村新的文化IP,更带着地方民俗文化走出田野之间,为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些项目以其鲜明的乡村特色吸引了广泛的关注,它们不仅仅是一种文化表达,更是乡村生活的一个缩影。如同一股清新的空气,吹散了人们对乡村文化单一、陈旧的刻板印象,让更多的人开始重新审视和发现乡村文化的价值。

在未来,乡村民俗文化的“年轻化”之路还将继续。随着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参与到乡村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中,相信乡村文化会以更加多元、活力、创新的面貌,继续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舞台上发光发热,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世界见证山东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生命力。

寄语

马上要到农民丰收节了,宁阳县乡饮乡很多特色农产品也喜获丰收。眼下也正是玉米收获的季节,晒粮,也成了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老百姓利用房前屋后的平台、房顶等空地进行晒粮,晒出了丰收的喜悦,土地的感恩,未来的憧憬。祝愿农民朋友们用辛勤劳动和智慧换来丰硕的果实!

宁阳县鲁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朱鲁宁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向雨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