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自然资源部正式印发《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范围包括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全域,以及《长江保护法》规定的长江流域其他8省(区、市)的相关县级行政区域,共计1173个县级行政区域。

江苏城市论坛小编注意到,江苏省全部被纳入此项规划。‍‍‍‍‍‍‍‍

规划范围包括陆域国土和内水、领海。其中,陆域面积240万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35年。

《规划》提出,到2025年,长江大保护格局基本形成。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初见成效,生态空间实现有效保护,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全面建成。黄金经济带建设成效显著。

到2035年,全面建成健康安澜、生态优美、协调联结、繁荣宜居、特色彰显的黄金经济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江跨越我国西部高原高山区、中部中山低山区、东部丘陵平原区三级地势阶梯,地形地貌多样,生态系统丰富独特,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世界生态基因宝库,在我国乃至全球生态安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长江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9871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34.9%;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耕地面积占全国32.1%,水田面积占全国63.3%。

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以占全国27.7%的陆域国土面积,聚集了44.2%的人口,创造了47.7%的国内生产总值。

江苏城市论坛小编注意到,在综合立体交通网方面,《规划》提出 :

■ 促进区域间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强化长江经济带范围内城市群、都市圈和中心城市网络联结。

支持建设沿江、呼南等高速铁路主通道,保障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京津冀、珠三角城市群间多径路的高速铁路通道空间需求。支持打通兰(西)广等西部纵向高铁通道。

保障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速公路等拥堵瓶颈路段扩容改造和分流路线建设。

巩固上海、成都和重庆国际航空枢纽地位,保障长三角和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建设,提升昆明国际航空枢纽功能,支持建设合肥、鄂州国际专业性货运枢纽,增强武汉、长沙、南昌机场枢纽功能,促进长江上、中、下游机场群协调发展。

提升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集聚辐射能力,围绕产业空间布局,推进一体化衔接程度高的综合客货运枢纽建设。

促进武汉、长沙、南昌都市圈轨道交通发展。

畅通干支衔接的长江航运通道网络

优化长江水运设施网络布局,增强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干支联动效能,保障京杭运河航道、淮河干线及出海航道、引江济淮航运工程建设空间。

完善长江口航道体系,畅通中下游干线航道,加强上游和支流航道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空间协调。

研究采用经济、管理等手段,推动水运环境成本内部化,进一步加强航运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

保障海河联运港口通道建设空间

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为龙头,保障江海直达、江海联运配套港口设施建设空间。

支持建设上海、宁波舟山、南京、武汉、重庆等集装箱枢纽港后方的铁路货运通道, 提升沿江、沿海主要港口铁路进港率, 保障重要港区新建集装箱、大宗干散货作业区同步规划建设进港铁路。

支持在成都、重庆、昆明、武汉、长沙等城市建设以铁路为核心的内陆港,发挥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集聚辐射作用。

发挥武汉港区域枢纽作用,加强与长沙、宜昌、荆州、岳阳、黄石、九江、南昌等港口协作,提高对周边区域辐射带动作用。

提升港口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引导江苏、湖北、四川、重庆等省份深化沿江港口资源整合,支持现有码头提质升级。

统筹过江通道布局,在严格保护长江干线沿线生态环境,统筹和合理避让生态保护红线、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以及航道保护范围、禁限航区、港口岸线前提下,支持长江沿线省市跨江、拥江协同发展。

支持系统治理三峡枢纽通航瓶颈

保障沿江铁路建设和扩能空间,扩大沿江铁路货运能力,释放沪汉蓉通道能力,支持长荆、铜九、宁芜等铁路扩能改造。

保障沿江油气运输通道网络建设空间,降低油气运输对航运依赖,支持加快川气东送二线建设,研究论证武汉至重庆成品油运输通道。

提高三峡枢纽综合通过能力,保障江北翻坝高速公路、江南/江北翻坝铁路建设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