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引发社会关注,提醒广大消费者要警惕“职业闭店人”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并指出职业闭店行为多发生在预付式消费领域,目的是帮助经营者套走预付消费资金,逃避法律责任,降低向消费者承担责任的成本和风险。

作为消费者该如何有效避免此类“陷阱”?相关部门对此将采取哪些措施?对此,记者对话南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科室负责人,进一步保障消费者权益不受侵害。

崔帆、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曹智健/文

今年收到超四千件投诉 闭店跑路类多发

据央视财经《第一时间》报道,今年以来,多地早教培训机构金宝贝一夜之间关店,多名消费者表示,在后续沟通中出现了被称为“职业闭店人”的第三方,他们与消费者进行线上及线下的沟通协调工作。一名上海金宝贝门店第三方闭店人在与家长协商中,毫不避讳地承认自己是“职业闭店人”,专门负责帮公司逃脱风险,从法定代表人的更换到闭店,一家门店服务收费共约12万元。中国消费者协会也指出,早教、健身、理发等预付式消费领域正成为“职业闭店人”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的“重灾区”。

据南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收到预付式消费领域纠纷投诉4000余件,最主要反映经营者不履行承诺、关门跑路以及消费者退卡难问题。按照市场监管领域的法律、法规、规章,市场监管部门主要是对投诉进行调解,尽量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如果经调解双方无法达成调解协议则建议消费者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纠纷。

“职业闭店人”特征明显 法律层面上却难以界定

南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表示,所谓“职业闭店人”是指专门为经营不善尤其是采取预付费经营模式的经营者,策划“关闭店铺”方案,并负责处理经营者遗留的纠纷的工作群体。职业闭店行为特征较明显,一是闭店前变更法定代表人、股东,缩减注册资本,变更后的法定代表人、股东根本不具备偿还能力;二是闭店前以店庆等名义大搞促销活动,对外营造经营正常的表象,吸引消费者大额充值;三是没有任何征兆的突然关门跑路,消费者联系不上法定代表人、股东退费;四是以第三方的身份联系消费者,通过各种话术降低消费者索赔预期,劝说消费者接受标准极低的赔偿方案。

工作人员称,这种恶意闭店,赚完最后一波充值再消失的“割韭菜”行为,不仅给消费者带来经济损失,还会引发对预付式消费模式的疑虑和不信任,给市场带来负面影响,扰乱正常营商环境。

“但在市场监管和司法实践当中,变更法定代表人、股东究竟是为了继续经营还是为了逃避债务、卷款跑路难以证明,所以对于‘职业闭店人’身份以及其行为的性质,难以在法律层面上进行认定。”工作人员表示。中国消费者协会指出,“职业闭店人”正成为预付式消费的维权阻碍。

南昌尚无预付式消费地方法规

据了解,商务部2012年公布施行的《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对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开展单用途商业预付卡业务作了包括发卡条件、备案管理、发行与服务要求、资金管理、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在内的具体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也在2012年公布实施了《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管理办法》,对支付机构发行多用途预付卡行为进行了规范。此外,今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对预付式消费中经营者应承担的义务有专门规定,并且明确经营者违反该规定时由有关行政部门查处。

南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南昌市还没有专门针对预付式消费的地方法规。据悉,当前多地在防范纠纷方面已进行探索,比如,上海、北京等地都出台条例,实行预付式资金的存款专项监管制度,杭州将预付式消费纳入立法规划,这些有效探索不仅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为南昌市在预付式消费领域的监管提供了可行性参考方案。

不可贪图优惠大额办卡

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南昌市市场监管部门曾多次就预付式消费发布消费警示,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中经营者义务相关条款进行公开解读,提醒经营者履行好主体责任。

同时,按照市场监管领域的法律、法规、规章,南昌市场监管部门一方面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及时接受消费者投诉举报,做好纠纷调解和违法行为查处工作;一方面加大宣传普法力度,提示消费者警惕预付式消费陷阱,督促经营者守法诚信经营。

对此,南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再次提醒消费者,预付式消费需谨慎决定、量力而行,要全面了解经营者的真实情况再做决定,切不可贪图优惠大额办卡;一定要签订并保管好书面合同,对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价款或费用、履行期限和方式、预付款退还方式、违约责任等事项都要在书面合同上写明;如果发生纠纷要依法理性维权,若在预付式消费中遭遇诈骗,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是首选维权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