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选择,不一样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8年4月18日,毛泽东在同一天收到了他的两位爱将的电报,林彪与粟裕不约而同地拒绝了毛泽东南下的建议。

毛泽东怏怏说道:“他不愿过江!恩来,林彪不南下,粟裕不过江,我们这台大戏难唱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彪不愿意南下攻打锦州

在东北战场随着林彪冬季攻势的结束,林彪打败了国民党在东北的所有将领,熊式辉、杜聿明以及陈诚等。

将敌人围困在长春、沈阳、锦州这三座孤城中。

蒋介石万般无奈之下,只能祭出自己最后一张王牌-卫立煌。

在他看来卫立煌论资历和声望,论人事关系和论才能,卫立煌都是合适的人选。

然而,卫立煌却拒绝接受任命,蒋介石先后派遣张群、顾祝同以及陈诚的老婆来劝说卫立煌,但是卫立煌就是不同意。

蒋介石只能自己再度出马,先是给他戴了顶大帽子,然后又苦心劝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并且他提出的任何条件都会答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卫立煌被感动了,要了5个军的支援才同意挂帅北上试试看看。

卫立煌称林彪为“灵狐”,深知他精谙声东击西、围点打援之术,于是对周边的据点很少去支援,整天忙着整补训练、修筑工事之类的事。

这令蒋介石大为不满,他想的是如何将东北的60万部队解救入关,投入中原、华北战场。蒋介石计划由沈阳出兵辽西,把沈阳的主力部队撤到锦州,然后再由锦州退入关内。

但是卫立煌却认为,这样的撤退容易被林彪节节截断、分别包围、有各个击破的危险。他企图坚守沈阳,打算找一个合适的时机打通沈锦路。

蒋介石的计划正是毛泽东所担心的。

毛泽东为了防止东北的敌人逃跑,从全国战局出发,命令林彪主力南下,攻克锦州,抢占这一个战略制高点,将东北的国民党围困在东北,继而全歼敌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的林彪却在踌躇不前,他在先打长春还是先打锦州这个问题上面犹豫不决。

对于将敌人围困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敌人的战略部署,林彪是同意的,但是他想的是拖住敌人,只需抓住吉林、长春之敌,这样让敌人难以下定撤离东北的决心。继续攻敌必救,围点打援,将敌人分割包围,在运动中歼灭敌人,所以他选择了和中央不一样的战略部署。

4月18日,林彪和罗荣桓、高岗、陈云、李富春等人商量之后,电告中央,拒绝南下,而是攻打长春。

粟裕拒绝南下渡江作战

1948年1月,毛泽东着眼于全国战局,打算以粟裕率领3个纵队,渡过长江,直入闽浙赣诸省,在蒋介石的大后方狠狠地捅他几刀,迫使他把中原地区的兵力撤回去一部分,以利于刘邓在中原作战。

中央给粟裕发电报,询问粟裕的意见。

粟裕收到电报以后,并不认为渡江的时机成熟,但是还是先集结在濮阳整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转眼已经到了3月份,粟裕也考虑了3个月,他认为分兵渡江有利有弊,从战略上是非常有利,但是战争受不确定因素影响太大,很难在短期内达到预期效果。但是如果,将兵力集中在中原战场,则能更多地消灭国民党部队,这样战局很快就能够明朗起来。

粟裕认为没有后方支援,战斗减员太大。

如果兵力减半就不足以对江南地区造成更大的威胁。同时中央想要调动敌人四大主力的想法不一定实现,整编第五军、十八军是机械化部队,蒋介石不会调回来,第七军、整编第四十八师是桂系的主力,蒋介石更不会放任这两个部队南下。如果这几个部队调动不了,那么部队南下就意义不大了。

但是他又怕自己影响了中央在全局上面的考虑,虽然下定决心不南下,但是还是把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汇报中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恩来收到电报后来到毛泽东房间说道:“主席,粟裕同志经过近三个月的反复考虑,对军委南下作战的方案,提出了不同见解。”

毛泽东看着电报,有些扫兴地说道:“他不愿过江!恩来,林彪不南下,粟裕不过江,我们这台大戏难唱喽。”

事情正如粟裕所料,蒋介石获悉解放军准备三个纵队南下的情报之后,的确不准备调动四大主力南下。而是电告邱清泉寻机歼灭粟裕的三个纵队。

林彪进攻长春受挫,只能打锦州之战

林彪上报中央自己的计划和建议之后,毛泽东让林彪先打长春试一试,5月中旬林彪动员两个纵队进攻长春。东北野战军在付出了3千多人之后,也没有引来敌人的增援,自身也没有打下长春。

7月,林彪无奈之下只能决定南下攻打锦州。可是2个月的时间之后,林彪还是在按兵不动,这让毛泽东非常上火,语气也严重了很多。

这令林彪不敢再拖延下去,只能立即出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月,就在部队快要到达锦州的时候,林彪却因为敌人的增援又准备退缩了。这让罗荣桓非常生气。

罗荣桓立马去劝说他:“为了打锦州,中央三令五申。毛泽东同志前次批评我们‘五心不定,输得干干净净’。刚下的攻锦决心又突然改变,如何向中央解释?现在几十万部队拉到了辽西,锦州外围已经肃清,指战员斗志正旺,忽然不打了,战士们会怎么想?这些都是问题,你考虑过没有?”

“什么决定都会有问题。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准备了一桌菜,却来了两桌客,怎么吃?”

“多加几双筷子就行了。区区四个师,能成什么气候?况且,打锦州的计划是中央军委、毛主席已经批准了的,我们的决心不能动摇。”

“中央批准了的就一定不能变?那要我们这些指挥员干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彪很不服气,还是想回去打长春,不过最后经过罗荣桓、刘亚楼的劝说,林彪才下定了决心打锦州。

林彪犹豫不决也有他的理由,在他看来,锦州能否攻下来,并不是关键。关键在于能否阻止住国民党在锦州西部云集的东进兵团。

塔山则是关键中的关键,守住塔山才能堵住国民党南撤。

结果塔山阻击战打成了尸骨成山,血流成河。

整个辽西防线,特别是塔山防线,都被鲜血重新浆洗了一遍。在六天六夜的苦战中,仅塔山一地,国民党军队就遗尸六千多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4日,锦州之战打响,15日下午6时,全歼国民党锦州守敌十二万人,东北联军付出了2.4万人的伤亡。

锦州之战实现了中央的战略部署,连锁反应也是非常喜闻乐见的。

10月17日,被长久围困的长春守敌一个军宣告起义;19日,包括一个兵团部又一个军的守敌余部全体投降。曾经是伪满洲国首都的长春获得解放。

10月26日,将廖耀湘兵团围困在黑山一带,之后歼灭。11月2日,东北野战军乘胜直下沈阳、营口。

辽沈战役结束,东北野战军以六万九千人的伤亡,歼敌一个总部、一个边区司令部、四个兵团部、十一个军部、三十三个整师加十六个团(内一个军起义、一个军团部并一个军投诚),共四十七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林彪不同,粟裕说服了中央。

粟裕纵横在中原战场

粟裕给中央发去电报之后,毛泽东也是不高兴的,当将粟裕召回去讨论的时候,甚至还提出要换人。

但是在粟裕将自己的建议和计划说出之后,中央被他成功说服了,决定在中原地区打一个大的战役。

1948年5月,朱德、陈毅来到了华野的驻地召开动员会,原定计划是攻打国民党王牌第五军,但是中央制止了这项部署。之后粟裕经过思考决定先打开封,再打支援的敌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18日,华野展开了对开封的进攻,19日,转入巷战,与此同时,蒋介石飞到开封,不顾开封这座古都,下达了轰炸的命令。但是广大指战员们不惧大火,在21日解放了开封。

蒋介石为了挽回败局,命令邱清泉兵团及第四绥靖区刘汝明由鲁西南向开封攻击前进。以整编七十五师、七十二师、新编二十一旅组成兵团,由区寿年任司令,自民权地区经睢县、杞县迂回开封。

针对敌人特点和华野现状,粟裕作出了进一步的部署,提请中央、中原局审议。

粟裕接到中央同意的电报之后,立马作出了部署:以三、八两纵向通许方向行进,吸引邱兵团南进,使邱、区两兵团之间出现空隙,然后以四个纵队组成突击集团,围歼区兵团;即调十纵队北返,以五个纵队(包括三、八,十纵)阻援。

区寿年狡猾,没有着急进入粟裕主动让出的开封,结果和邱清泉拉开了长达四十公里的间隔,这给了粟裕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7日,粟裕果断下令:“立即命令突击集团乘敌犹豫不前,立足未稳之际,揳入敌人纵深,割断敌人联系,包围区寿年并迅速歼灭之。”

29 日晨,突击集团将区兵团兵团部和七十五师、新二十一旅包围于龙王店附近地区,将整七十二师包围于铁佛寺。

阻援集团控制了被包围之敌以西二十公里之杞县至王老集一线,完成了对邱、区兵团的隔离。

中原大地,一时之间,日夜炮火连天。

区寿年频繁求援,蒋介石一日三次命令邱清泉和黄百韬火速救援,向睢杞地区进发。

7月1日,邱清泉被阻隔在距离区寿年10公里的地方。黄百韬则被阻拦在距离敌人72师10公里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邱清泉在电话中对区寿年许愿:“寿年兄,你坚持六小时,明天看我的弹着点。”

黄百韬也在电话中说:“寿年兄,坚持住,我离你只有十公里。”

区寿年没有坚持到部队的支援,2日凌晨子时,华野全歼了区兵团兵团部、整编七十五师师部及第十六旅的一个团,活捉了兵团司令区寿年、七十五师师长沈澄年。

7月2日晚上,各个部队,不顾伤亡和疲劳,在“为争取战役的圆满胜利而战”,“不怕疲劳,不怕伤亡,咬紧牙关,坚持下去”,“要有全歼敌人的雄心!要关门打落水狗”等口号的鼓舞下,重新投入了战斗。

6日凌晨,又歼灭了黄百韬的一个团。

此时敌人援军大军压境,作战形势对华野非常不利,粟裕果断下令撤出战斗。

此战华野又歼敌5万多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8年9月,华野又在济南歼敌十四万四千余人(包括两万起义者),活捉国民党军将领二十三名,缴获各种炮八百多门,坦克、装甲二十辆,汽车二百三十八辆。

这些战役的胜利,给粟裕和中央以极大的信心,不久之后粟裕更是提出了一个更大的战役,那就是淮海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