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 栏 语

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

为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充分宣传党中央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决策部署和各部门各地区的行动举措,讲好中华民族故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磅礴力量,中央宣传部会同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开展“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暨调研采访活动。

近日,由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新社等20余家中省媒体组成的“雪域高原焕新貌”调研采访团走进甘孜藏族自治州。为期5天的采访活动,中省媒体记者将走进我州丹巴、泸定、康定、雅江和理塘五县(市)的乡村、学校、医院、社区等实地采访,记录和展现甘孜州在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科技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经验和成就。

为集中呈现中省媒体以笔触和镜头对甘孜州的生动记录,展示甘孜州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实践,甘孜州传媒中心特开设“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 媒体行甘孜”栏目,汇集发布中省媒体相关新闻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18)日,四川日报02版“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行走报道关注甘孜州,看全州各族儿女携手共绘雪域高原崭新画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川日报

醉人的湖光山色、多彩的民族风情、兴旺的特色产业......九月,川西高原以蓬勃的生机迎来了一群远道而来的客人——9月5日至9月14日,由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新社等20余家媒体记者组成的“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雪域高原焕新貌”调研采访团来到了甘孜、阿坝两地。

10天的行程中,记者们走进产业园区、医院、村庄、古镇古街等点位,看各族群众携手共绘雪域高原的崭新画卷。

看传承

文化引领 谱写民族团结“新风尚”

“叔叔阿姨们大家上午好,欢迎来到泸定县泸定桥小学,我是‘红娃讲解员’,接下来由我带领大家参观了解我们美丽的校园……”9月10日,调研采访团来到大渡河畔的泸定桥小学,迎接记者的,是该校五年级学生赖昂淇。

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行走在校园,这个“10后”的小朋友,将八十多年前发生在故乡的一幕幕娓娓讲述着,仿佛一切离他并不遥远。

在泸定桥小学,像赖昂淇这样的“红娃讲解员”共有四十余名,包含了汉、藏、彝、羌等各个民族,红色故事,成了他们共同的童年记忆。

自建校以来,泸定桥小学始终以“红色文化+民族团结”为办学理念,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特色化。

“培养‘红娃讲解员’不仅能锻炼孩子们的表达能力,还能让他们了解红色文化,同学们都很积极,争着当讲解员。”泸定桥小学党支部专职副书记李小燕告诉记者。此外,该校还积极举办经典诵读、爱国主义征文、文艺展演等各类比赛,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加深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

红色文化,是泸定桥小学的“流行元素”;文明乡风,则是金川县安宁镇莫莫扎村的“时尚潮流”。

在这个藏、汉、羌、回、满等多个民族的村民居住的高原山村中,做农活、砌新房,修桥补路,大家伙都争着相互帮忙。

“多民族村落的团结和谐,离不开我们共同制定和遵守的村规民约。”莫莫扎村党支部书记杨国华介绍,村民们共同制定了包括新风民俗、邻里关系、婚姻家庭、村社秩序等6个方面的村规民约。“这些行为规范,不仅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更强调了各民族间的相互尊重、和谐共处。”杨国华说。

文化与文明,由各民族携手创造,正被时代赋予新的内涵与使命。

在甘孜州藏医院,中西医与藏医结合,通过化学分析与动物实验,将传统藏药“佐塔”推向了更大的舞台;在康定市俄达门巴村,传统民俗活动“耍坝子”,为到此的游客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体验......

看变化

协同治理 绘就雪域高原“新面貌”

草滩茵茵,鸥飞鹤舞。在阿坝州若尔盖县境内的花湖景区,调研采访团看到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很难想象,花湖也曾面临“枯萎”危机。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纳么玖介绍,受全球变暖等多重因素影响,花湖所在湿地区域面临退化、湖泊水域面积缩小等问题。

2010年起,管理局开始实施生态恢复工程,工程由多方共同参与。

“除了修筑生态护堤及溢流坝外,填沟、限牧、控鼠等工作也同步开展,我们还聘请了28名湿地管护人员,都是本地的藏族牧民。”纳么玖说,这些管护人员此前只会放牧,不知道飞鸟、植被等的名字。在保护区工作加上科普宣教,如今他们已经认识很多鸟类和植被了。

花湖再“绽放”,也离不开游客环保意识的提高。

如今,游客进入景区需要遵守无烟、禁飞无人机、禁止投喂野生动物等规定,且游览只能选择步行。

“作为观光者来到这里,肯定要保护好当地人生活的环境,这样他们才会欢迎我们再来、常来。”来自北京的游客刘女士说。

经过多方共同治理,花湖面积逐渐由215公顷上升至650公顷,丰水期面积可达1311公顷;黄河若尔盖段的含沙量也从10年前的每立方米1.4千克减少至每立方米0.3千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若尔盖湿地科普教育中心一角。(王攀摄)

协同治理,共建美好家园的一幕也在泸定县龙吟半岛小区上演。

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小区,近年来,通过临时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和小区志愿者队伍的共同努力,从一个环境脏乱差、矛盾频发的小区,蜕变为了“石榴籽家园”。

“小区就像一个大家庭,不管来自哪里,什么民族,大家都是家庭的一员。”86岁的李慧英是小区志愿者队伍中岁数最大的成员,今年,听说业委会布置小区展板缺乏经费,李慧英立马捐出了1000元,“希望这个家越来越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泸定县龙吟半岛小区,业委会组织的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让各族同胞紧密地团结在了一起。(泸定县委宣传部 供图)

看发展

特色产业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眼下,川西高原的青稞已进入收获季。阿坝县的一块试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