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纪念诞辰百年,王丹凤铜像在上影演员剧团揭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这首家喻户晓的儿歌《小燕子》是1957年电影《护士日记》的插曲,演唱者是影片女主角、上影演员剧团表演艺术家王丹凤。

今年是王丹凤诞辰百年,9月19日上午,天气时晴时雨,《小燕子》熟悉的歌声回响在武康路395号上影演员剧团的小院里,王丹凤铜像揭幕仪式在这里举行。她曾说,“剧团是我的第二个家”,她的女儿、外孙以及众多同事、好友相聚在一起,回到她生前热爱的地方,共同见证细雨中“似曾相识燕归来”。

剧团是她的第二个家

王丹凤(1924-2018)1941年从影,因主演《新渔光曲》闻名,1951年进入上影演员剧团,先后主演《护士日记》《女理发师》《家》《海魂》《桃花扇》《玉色蝴蝶》等脍炙人口的影片,是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之一,获第五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特别荣誉奖、2005年广电总局“优秀电影艺术家”、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终身成就奖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一起为铜像揭幕

在剧团的小院里,新揭幕的王丹凤铜像静静伫立着,面前摆满鲜花,笑容显得格外真切。在上影演员剧团,美丽、和蔼的王丹凤是大家的“偶像”,她关心剧团创作,对后辈演员充满关爱。表演艺术家洪融曾与王丹凤合作拍摄电影《儿子,孙子和种子》,“丹凤老师不怕艰苦,她的妆比较复杂,每天都是第一个起来。因为她的形象与角色距离较大,那段时间她在农村想方设法深入生活,熟悉劳作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洪融回忆与王丹凤的过往

“我跟丹凤老师接触不多,只有三次,但每次都留下深刻印象。”上海电影译制厂导演、演员孙渝烽记得,1963年自己刚进上影演员剧团时,赶上剧团要去部队送上1964年春节慰问演出,“王丹凤和白杨等前辈艺术家给我这个新人演员的节目把关。当时,我们排了两个小话剧,我在其中分别饰演‘老班长’和‘小战士’。丹凤老师特别关照我,演班长时,衣服要洗得旧一点,演小战士时,衣服要新一点。她还鼓励我,戏很好,演出时千万别紧张。慰问演出结束后,我远远看到丹凤老师,一直跟我竖大拇指。”

息影后,王丹凤和丈夫柳和清在香港创办了“功德林上海素食馆”,上世纪80年代,孙道临从艺四十周年庆祝活动举行时,她特地赶来参加。离开上海多年,王丹凤竟对孙渝烽的近作如数家珍,“你调译制片厂干得很好,我看过你导演的好多译制片。还看过你在上影厂拍的戏。”晚年,王丹凤和丈夫回上海养老,孙渝烽曾去华东医院探望。“我和丹凤老师没有留下一张照片,我要和她的塑像留下珍贵的纪念。”

“妈妈的一生都献给表演事业,她除了拍戏,没有什么多余的社交,剧团就是她的第二个家。”王丹凤的女儿柳芯此次专程与家人从国外回沪参加纪念活动,她记得母亲生病住院时,常有剧团的人来看她,来得最多的是团长佟瑞欣。“每次去,他们都会探讨剧团今后的路该怎么走,怎么拍好电影。妈妈说,需要什么资金,我都会想办法帮助支持你们。妈妈走了那么多年,大家还像妈妈在世时那样尊重她、纪念她,相信她会很开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隽赠予王丹凤女儿柳芯一尊白色王丹凤塑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柳芯将母亲收藏多年的如意送给她的“第二个家”。

留最美的形象给观众

王丹凤曾担任民盟中央常委、民盟上海市委副主委,致力于香港与内地的艺术交流活动,多次开展友好联络工作。当日,民盟市委专职副主委姚卓匀为民盟上影总支丹凤支部主委佟瑞欣授牌,这是国内首个以艺术家命名的民盟支部。

“为王丹凤老师塑铜像是我一直的心愿,也是上影人和民盟人的心愿。今天终于心愿变现实。”佟瑞欣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民盟市委专职副主委姚卓匀为民盟上影总支丹凤支部主委佟瑞欣授牌

“我跟随丹凤老师参加了民盟组织。在丹凤老师身上,我看到她对这一身份的重视,脚踏实地做事。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她带我们参观飞机制造厂等很多企业,了解社会如何发展、前进。她还给我们布置很多任务,让我们关心周边的事情,关心妇女的特殊需求,开会向她汇报,她都认真记录下来,在政协会议上作为提案正式提交上去,并都有所反馈。”洪融说。

“丹凤老师的《小燕子》这首歌传唱了几代人,其实,她还钟情于沪剧,她认为跟农民兄弟交流最好的桥梁就是沪剧。”表演艺术家梁波罗记得,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还是新人的他与王丹凤一起为农民演唱,曲目是《庵堂相会》里的“问叔叔”。“那时候没有伴奏,甚至没有话筒,我们就在田头唱。当时真没有觉得在我面前的是一个大明星,跟她相处如沐春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梁波罗追忆王丹凤

“我还记得2017年6月17日晚,丹凤老师接受第二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颁发给她的华语电影终身成就奖,和阔别近30年的观众重逢。她坐着轮椅,容光焕发,满头银发惊艳全场,好像照亮了华语电影的夜空。”梁波罗说。

晚年的王丹凤很少留下照片,她曾说,“不是我矫情,而是我想把当年的形象留在观众心中。”2005年底,王丹凤听说自己被广电总局评上“优秀电影艺术家”,异常兴奋,没想到去北京领奖前不慎跌倒摔成骨折。时任国家电影局副局长江平看望她,王丹凤表示,自己对三万元奖金并不在乎,她指着优秀电影艺术家的奖牌说,“我最看上的是这个,这说明我这辈子没有白干电影。”得知江平打算出书,她托当天同去的原上海影协秘书长葛燕萍带去她的相片,并嘱咐不要把自己拄拐的照片“曝光”,“我可要对得起我的老观众,让他们知道王丹凤还是他们心中的‘小燕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6年1月17日,时任国家电影局副局长江平(左)和时任上海电影家协会秘书长葛燕萍(右)上门为王丹凤送上“优秀电影艺术家”称号奖杯与证书。 沈建一摄(姚蔚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香榭丽舍宴会中心明星厅展示的“民心中的明星” 葛燕萍提供

柳芯眼中的母亲为人低调,她的父亲柳和清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影师,拍过许多剧照,但王丹凤不喜欢在家中放满自己的照片,客厅里只挂了一张《护士日记》剧照,也就是王丹凤最为人熟知的“小燕子”形象。

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席、导演郑大圣回忆,上世纪70年代初,王丹凤当过他的幼儿园“阿姨”,“这是我此生第一件值得向人夸耀的事情”。“对我来讲,她是地球上最美丽的幼儿园阿姨,对好几代电影观众而言,她是真善美的化身。因为电影的神奇力量,她演绎的真善美永远留在观众心中。”由上影集团、上海影协、上影演员剧团、上海电影评论学会联合举办的王丹凤作品展映活动将于9月23日举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肖荣生、于慧诵读了王丹凤创作的诗歌《我曾在这里》节选。

“演员剧团是我们的家。今天我们特别想念上海电影老一辈的艺术家们,也特别想念丹凤老师。她将永久地驻留在观众心中,也永远地留在我们的心中。”上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隽表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场合影

目前,上影演员剧团已先后为张瑞芳、赵丹、孙道临、王丹凤等前辈落成铜像,留下秦怡、王丹凤、黄宗英、牛犇、杨在葆、达式常、向梅、梁波罗、张瑜、陈冲、郭凯敏、龚雪、王诗槐、赵静、王景春、陈龙、唐嫣等几代电影人的手印。作为上海市政协常委,佟瑞欣已提交关于建立“上海星光大道”的提案。“希望张瑞芳等前辈们的雕像未来能在上海的星光大道呈现,我们愿贡献出去,使更多热爱电影的观众近距离看到他们喜爱的电影人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