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一份厚厚的画卷,上面画了今年上海旅游节的25辆花车,有的已经上色,有的只有线稿,这是李奎为今年旅游节画的长卷,尚待完成。

去年上海旅游节期间,他就画了一幅16辆花车的长卷,历经一年,这份画卷已经雕刻上时光,每辆花车旁有司机的签名,画卷空隙处,则盖满了大大小小200多个印章。

这是李奎带着画卷认识上海的印记,他找花车司机签名,认识了开花车的父子,还遇到了老师傅说“你的画记录了我的30年人生”;他带着画卷去上海各种文博场馆、看展听讲座、集章盖章,成为一名积极的上海文旅活动参与者,体会到这座城市的文汇交融。

旅游节花车成为李奎这样的新上海人融入上海的工具,从一开始对花车毫无了解,到后来的如数家珍,他从花车出发、从画卷出发,认识上海,走进这座城市的美好与欢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画车、集章、认识司机,探索花车探索城市

李奎的本职工作是一名医务工作者,从去年开始画花车长卷。画了两年,他最关心的是,去年来的花车,今年也来了,会有什么变化。去年的老凤祥是红白相间的,今年体现金银细工;去年南通的主题是“江海明珠 灵秀南通”,今年是“追江赶海南通号”,这样的对比让李奎觉得很有趣,既有延续,又有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去年和今年的南京花车

画花车时,李奎先根据网络上的图片勾勒线条、上色,到了现场后看细节,用专业相机拍好,回家再根据记忆和照片,增添细节做修改。

为了画好花车,去年他一连去了主会场、嘉定、松江多个区的巡游和展示。

“现场看到的和网上看到的还是不一样,色彩的变化、灯光的闪烁、装置的变换,花车的美很难只通过照片呈现,”他画得很快,十几分钟勾好线条,十几分钟完成上色,一来因为本职工作繁忙,没有大量时间画精一幅画,二来不想拘泥于教条,重在自己画得开心。

因为画过花车,虽然没有去过各地,但对于各地特色,李奎都如数家珍,河南的牡丹、东台的西溪、黄山的徽派建筑……为什么南京花车上写的“世界文学之都”?恩施花车上的少数民族是哪个民族?因为画花车,他仿佛已经去过很多地方。

每个花车的旁边,都有一个落款,这是花车司机的签名。

司机们开着花车在各区巡游,往往坐在车尾,李奎说,“如果不是画长卷,我可能不会注意到他们,不会去攀谈”,因为花车,他了解了这些旅游节幕后工作者的故事。有两名司机是一家人,父亲和儿子各开一辆车;还有一个签名甚为特殊,无名无姓,而是三个符号,“这个司机不会写字,就用符号代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一次,一位老师傅看到了这幅画,感慨道:“你的画记录了我30年的人生”。原来老师傅是花车的工作人员,上海旅游节花车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老师傅也即将退休,看到不禁百感交集。

去年的整张画卷,除了花车,空余之处盖满了章。

李奎是一名盖章达人,外号“扇子哥”就是在上海书展将一张扇子盖满了章而得来的。

这张画卷上盖的主要是上海文博场馆的章,杨浦区图书馆、上海图书馆、震旦博物馆等等,还有长三角的,比如杭州南宋书房,还有上海礼物的章,大大小小,有200多个,有对应的章就盖在对应的花车旁,比如上海野生动物园的花车旁就是动物园的章。

一幅画上可能会出现好几个同样的章,李奎介绍,遇到不同场合,即使是同样的章,也会去再盖,比如思南书局举办不同的活动时,只要去了都会盖个章,是为了记住这些值得纪念的时间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带着画卷去旅行并不方便,今年李奎特地选择小画卷,好带去盖章、追花车。

他说,把画卷带去不同地方,盖章时打开画卷,对于那些没有看过花车的人来说也是一次了解的机会。

画花车、追花车、集盖章,日常工作在医院里的李奎获得了与更多人的链接。

从旅游节花车出发,理解上海融入上海

今年花车画卷,卷首落款是“安徽明光李奎”,这是他的家乡。“这幅画卷代表我作为一个外地人看上海旅游节、看上海的视角”。

七八年前刚来上海,因为错过招聘季,在车墩影视基地做一段时间的群演,在车墩看到花车,那是他对于上海旅游节花车最早的印象。

后来在杨浦工作,虽然没有时间去看花车,但他可以能听见远远的花车巡游的声音传过来。

去年,李奎开始追花车,有空就去看,看花车静静地亮灯,也感受巡游时的欢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旅游节,他最期待“何以敦煌”大展,“已经预约了。我很珍惜每一次大展,总是尽量去看去拍去记,这样能看到原件原作的机会很珍贵,临摹千遍不如看原画。去年大汉雄风在上海图书馆展览的时候,看到原模原样的拓片,让我非常震撼。”李奎眼中闪烁着光芒,开始滔滔不绝历次看展的触动,随后又开始细数旅游节期间准备去参加的活动,从想去的讲座,到想看的展览。

为什么要画画,李奎说如今手机媒介普及,大家的注意力都比较短,但如果真正的去看一幅长卷,还是蛮震撼,目光停留在长卷上,能真正品味文化,想用长卷的方式去抵抗快餐文化,留存住人们对上海旅游节的记忆。

他觉得现在的花车画卷还是太粗糙了,希望能够找到自1993年举办第一届花车巡游以来所有的花车图片资料,更精细地画出30年所有花车。

李奎反复提到今年的“上海品牌”花车,这些企业是上海品牌走向世界的名片,因为花车,不仅多了对上海的了解,也触动了心中的家国情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一个城市的过客,对花车只有浮光掠影的了解,到融入多年,探索了花车背后的故事,在这座城市生活越久,他对花车也越了解。

通过花车,他理解了这座城市的包容与万象,理解了这座城市的文汇交融。

今年的画卷有的已经上色、有的还是线稿,花车画卷等待完成,而那些空白处也等待着盖章和签名。今年带着画卷去旅行的历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