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拉松的赛场上,有一种特殊的赛事车辆——收容车。然而,跑步评论竟然有没中签的跑友认为,跑马拉松上“马拉松收容车”是一件丢脸的事,难受了坚持坚持就可以了,不然就是浪费名额嘛,对于这种观点,您支持吗?
马拉松,有42.195公里,是一项有风险的极限跑步运动。然而,虽然经过精心准备,但病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顺利跑完全程,这时候,收容车就成为了一种明智的选择。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一场规模较大的马拉松比赛中,约有 3%至 5%的参赛者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完成比赛,有的选择步行回去,还有的跑者选择乘坐收容车。这些原因可能是身体突发不适、身体受伤,也可能是赛前准备不充分导致体力透支等。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认为坐收容车丢脸呢?或许是他们认为,参加马拉松就应该坚持到底,中途放弃并坐上收容车是一种懦弱的表现。但是,这种观点真的合理吗?
我们不妨来听听跑步教练汪老师怎么说。汪老师指出,在马拉松比赛中,身体明显不适但还在过度坚持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如果身体已经发出了警告信号,比如心跳异常、呼吸困难、肌肉剧痛、意识模糊等,此时继续硬撑,不仅无法完成比赛,还可能会给自己的健康带来长期的隐患。
举个例子,有一位跑者李焕,在参加马拉松比赛时,为了证明自己的毅力,赛前还发了朋友圈势必拿下这场马拉松,但是当天状态不好,身体感觉极度疲劳甚至有了中暑的症状,但李焕还咬牙坚持奔跑。结果,在距离终点还有几公里的地方,她突然晕倒,被紧急送往医院。经过治疗,虽然身体逐渐恢复,但这次经历留下了心理阴影。
相反,也有一些聪明的跑者,当他们意识到自己无法完成比赛时,果断选择坐上收容车,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比如跑者王战兵,在比赛中感到腿部抽筋,疼痛难以忍受了。他没有强行坚持,而是选择乘坐收容车。事后,他表示:“我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继续跑下去可能会更糟,坐收容车是为了保护自己,也是为了以后能更好地参加比赛。”
其实,马拉松的精神不仅仅在于坚持到底,更在于对自己身体的尊重和对比赛的敬畏。坐收容车并不意味着失败,而是一种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表现。
在人生的马拉松赛道上,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有时候,适时地“上车”,调整自己的状态,重新规划路线,并不是一种丢脸的行为,而是一种智慧的选择。
所以,对于“坐‘马拉松收容车’很丢脸”这种观点,我想是大错特错的、是一种片面的、狭隘的看法。真正的跑步勇者,既要有勇往直前的勇气,也要有审时度势的智慧。跑马拉松别“逞能”,上“马拉松收容车”不丢人,也是真正的跑步勇士!
马拉松最好的成绩就是安全回家,您觉得呢?是支持还是反对这种观点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