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石梦竹)“愿每位小宝和医者都能被温柔以待……人生的路,很长。小宝,祝福你!”9月18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微信公众号“浙大儿院”刊发该院心脏外科副主任医师石卓写给患儿的温情寄语。就在三个月之内,他所在的心脏外科团队为体重仅有1.9千克和1.8千克的新生儿进行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手术,接连打破最低体重纪录。

从1.9千克到1.8千克,三个月内接连创下患儿低体重纪录

“孩子是一名出生时体重只有1.1千克的早产儿。”9月18日,浙大儿院心脏外科主任范祥明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体重向来是多数复杂手术的瓶颈和高危因素,直到在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用心做了大量前期工作,将其体重养到了1.8千克,才为手术创造了条件。

修补好室间隔缺损,再进行左右冠脉移植,最后进行大血管移形换位……8月27日,这名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患儿成功进行了手术,“目前孩子已经脱离了危险,过几天就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进行后续的喂养、支持治疗。”9月18日,石卓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表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浙大儿院心脏外科主任范祥明为1.9千克的双胞胎弟弟查房。浙大儿院供图

这场手术不仅为小患者带来新生,也再次刷新了医院心脏外科团队刚刚创下的历史最低体重纪录——就在三个月前,他们曾为一名体重仅有1.9千克、患有复杂先心病的早产双胞胎之一进行了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手术。范祥明表示,两次手术顺利进行靠的是外科、护理、麻醉等多个学科和团队的共同努力,有他们的护航,患儿才能顺利闯关。

多年坚持为患者写出有温度的科普

“心脏的两个大动脉完全换了个位,主动脉从右心室发出,肺动脉从左心室发出,若是没有动脉导管、房缺、室缺,体循环和肺循环就变成了两个独立的循环,没有了交通,没有了串联,孩子一出生就会立即死亡……”如此通俗易懂的病情科普,出于石卓的笔下,他在那名1.9千克的患儿术后好转之际,写下了这篇医述文章《一个新纪录的诞生,靠的是什么》,收获许多好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卓(左一)与范祥明(右一)在手术中。受访者供图

“大血管转位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心脏病,通过比较生动的案例来写,大家更能理解,也会比较有兴趣看下去。”石卓表示,他从2009年就开始写一些医疗科普文章,自己所经历的病例,都在他笔下的故事里。“用这些故事,希望可以让家属和大众多多了解儿童先心病,也对医生们的工作有更多认知和理解,我想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范祥明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石卓是一个很温暖用心的医生,写出的医疗科普接地气又有温度,通过他的笔触,除了健康教育,还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到,一台手术不仅仅是外科医生的工作,更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麻醉、护理等多个学科团队合作的结果。“科普是一门学问,能够把非常专业的知识用通俗的方式让受众读得下、听得懂,难度不亚于做一台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