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来,古丝绸之路架起一座座桥梁,沟通东西文明互鉴交流。作为古丝绸之路黄金路段,甘肃在东西绵延长1600多千米的丝路主干线上,写就熠熠生辉的历史长卷。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甘肃充分发挥“黄金通道”优势,抢抓机遇,借势发力,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以独具魅力的“敦煌风景”、深厚多元的“丝路印记”和多姿多彩的“甘肃元素”,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绘就浓墨重彩的“甘肃画卷”;同时,积极发挥承东启西、联南通北的区位优势,不断拓展交流合作空间,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增添气势磅礴的“甘肃力量”,推动形成多元互动、百花齐放的人文交流新格局。
难忘,“一带一路”上的“敦煌模样”
公元前111年,汉朝设敦煌郡。自此,“华戎所交一都会”的敦煌登上历史舞台,在漫长的岁月里,刀刻斧凿般镌刻下诸多“敦煌时间”,留下难以忘却的般般“敦煌模样”——
公元366年的一天,敦煌鸣沙山东麓响起莫高窟开崖建窟的第一声锤音。此后,历经10个朝代、1000年绵延不绝的开凿,终为世界留下一座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化艺术宝藏,璀璨千年至今;
大宛的宝马、波斯的箜篌、龟兹的胡旋舞……丝绸之路开通后的千年时间里,敦煌作为中西交通的枢纽和中国唯一的口岸城市,满目流转的,是中国、印度、中亚、西亚等不同系统的文化和琳琅满目的商品。《旧唐书·地理志》记载:“元宵灯会,长安第一,敦煌第二,扬州第三。”
1900年,藏经洞无意间被打开,6万余件敦煌遗书在封藏近千年后重见天日,催生了一门新兴学科——“敦煌学”。
进入21世纪,又迎来一个特别的“敦煌时间”,又展现出风情别样的“敦煌模样”——
来自85个国家、5个国际和地区组织的95个代表团、1700多位中外嘉宾参会;各类论坛精彩纷呈、文化年展精美绝伦、文艺展演美不胜收、系列活动亮点频出……2016年9月20日,首届敦煌文博会隆重召开,盛况犹在眼前。
第六届敦煌文博会掠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高樯
“践行全球文明倡议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沟通世界: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交响丝路 文博天下”……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中唯一以文化交流合作为主题的综合性国际博览会,此后7年,敦煌文博会在人文交流合作这一大主题下分不同主题连办六届,规格高、规模大、层次高,一次又一次吸引全球瞩目,进入“敦煌时间”——
20多个国家政要和国际组织负责人、120多个国家和地区6000多名嘉宾出席……六届敦煌文博会嘉宾云集,以传承、弘扬丝路精神,推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间人文交流、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为宗旨,共谋发展,凝聚共识;
敦煌古乐器仿制展、平山郁夫的丝路世界专题展、“丝路上的星辰”60国艺术精品展、流散海外文物复制精品展……历届敦煌文博会上丰富多彩的文化展览,以鲜明的“中国元素、世界表达”,为观众留下深刻的“敦煌模样”与“敦煌印象”;
敦煌文博会上,“敦煌模样”鲜明靓丽。
或共同展望“一带一路”建设形势和机遇,畅谈交流合作途径和未来;或共同探讨“一带一路”视野下敦煌学研究重要命题;或深层次探讨丝路文化传承发展新路径……历届敦煌文博会,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策划组织的高峰会议、敦煌论坛以及不同主题的高规格论坛,以一次次铿锵有力的“敦煌声音”,让敦煌一次次成为凝聚“一带一路”国际共识的理论高地;
论坛会议、文艺演出、招商推介……敦煌文博会上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政治、文化、经济成果,不仅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作交流和民心相通发挥了重要平台作用,也为新时代的“敦煌模样”装扮上鲜明的“中国气派”与“国际风范”。
靓丽,“一带一路”上的“甘肃身影”
推开甘肃的门,满目流彩:丝路莫高、七彩丹霞、大漠孤烟、九曲黄河,沃野乡村、重工机械、现代城埠、如织路网……这些画面,唯美磅礴,很甘肃。
推开甘肃的门,阔步走出去,大方请进来。
国度有别,文明无界。近年来,以文化为纽带,以“一带一路”建设为桥梁,甘肃积极拓展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流的平台和渠道,不断提高文化传播力、吸引力、影响力,以靓丽的“甘肃身影”,描绘出一幅幅多元文明包容发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新画卷。
吸引来自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的文旅界政企4000多名代表参加,举办论坛会议50多场次,文艺演出100多场次,展示多个国家的文化艺术精品2万多件……连续举办6届的敦煌文博会、11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成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连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民心相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
展览、论坛、交流、演艺……甘肃省充分发挥独特文化资源优势和丝绸之路枢纽地位,或以节会友、盛情邀约,或广开渠道、拓展引领,一言一行为甘肃文化“代言”,一举一动为链接世界“搭桥”——
经典舞剧、民族交响乐、陇剧、崆峒武术等表演,以及以敦煌、丝路为主题的综艺节目……借助文化和旅游部“欢乐春节”、海外中国文化中心部省合作机制,组派甘肃文艺院团2000多人次,赴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演出200多场,现场观众达80万人以上。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先后赴英国、德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500余场次,深受观众喜欢,彰显了敦煌文化艺术魅力和吸引力,实现了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悉尼市政厅奏响“天涯共此时”——“陇上行”中秋民族音乐会(2024年)。
建成“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上线“数字藏经洞”及国际版,推动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工作,推出“云游敦煌”小程序等数字媒体品牌,在推特、脸书和照片墙三个平台开通敦煌研究院海外社交媒体账号……不断探索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让洞窟里的文物“活”起来、“走”出去,让璀璨敦煌文化绽放时代华彩。
依托“敦煌文化环球连线”活动,通过驻外使领馆走进亚美尼亚、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开展敦煌与世界的对话,进一步夯实民心相通的人文基础。依托海外中国文化中心、驻外旅游办事处等,邀请境内外媒体、旅行商、网络“大V”,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专家学者走进甘肃,开展考察采风、网络直播、艺术创作、研修培训等活动。
成立“丝绸之路文物科技创新联盟”,建成全国首个文物保护多场耦合实验室,完成吉尔吉斯斯坦古代城堡遗址研究和保护项目任务,与法国吉美博物馆、英国国家博物馆等签署合作协议……协同美国、英国、印度、奥地利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文物保护、文化传承、遗产管理、数字化技术、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广泛开展深入合作,不断扩大丝路文化交流合作“朋友圈”。
2020年,我国首座文化遗产保护多场耦合实验室正式投入使用。
先后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甘肃旅游宣传推介招商活动,与海外同业联手打造甘肃文旅国际产品,以主题省身份参加2022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深入实施入境游促进行动,全面开拓境外文旅市场,让更多人看见“如意甘肃”,走进“交响丝路”。
赋能,“一带一路”上的“科教力量”
2014年,完成硕士学习的巴基斯坦留学生马利克,来到兰州大学深造,成为中巴共建联合实验室的一员。2022年博士后出站,马利克回到巴基斯坦,先在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科技大学担任教师,后在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科技部工作,“感谢兰州大学,让我成为中巴友谊的一座‘桥梁’,我感到非常骄傲。”
一直以来,兰州大学着力引进和培育国际化高水平人才,搭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桥梁。2013年至今,累计引进7000余名长短期国(境)外专家,参与学校教学科研等活动和文化交流互鉴;吸纳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青年来校留学,累计培养留学生3000余人,为“一带一路”建设播下友谊的种子。
探寻丝路文化,传承丝路精神。这里,也有西北师范大学留学生的身影。从1983年开始招收留学生,1995年招收本科学历留学生,西北师范大学目前已形成“向西为主、聚焦中亚、辐射北非、特色发展”,涵盖本科、硕士和博士等各阶段完备的留学生培养体系。
西北师范大学合作的喀土穆大学孔子学院学员赵之行获第十六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全球总冠军。
如今,越来越多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留学生在甘肃求学深造,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重要的交流、沟通和建设作用。据统计,来甘留学生累计突破万人,甘肃公派出国留学2000余人。
聚合高校优势特色,成立“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加盟高校184所、覆盖世界五大洲27个国家和地区;建成全省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兰州大学威尔士学院),并设立13个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推动国内9省区与26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在学术交流、科学研究、协同创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近年来,甘肃以打造“一带一路”甘肃教育行动升级版为牵引,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甘肃对外开放总体布局,在人才培养、人文交流等方面精心谋划、精准发力,重塑甘肃教育开放合作的新体系、新布局。
日前,甘肃省政府与教育部签订《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际合作备忘录》,出台《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的实施意见》等一揽子政策举措,为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注入“教育力量”。
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是甘肃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科技阵地。
高效光伏组件、新型一体式太阳能路灯、可折叠式太阳能移动电源、节能夹层玻璃规模化制备技术......近年来,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研制开发的系列光伏技术产品,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转移转化示范推广良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利用40多年的积累和沉淀,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充分发挥国际太阳能中心、亚太地区太阳能研究与培训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三大国际平台作用,开展国际援外培训,深化国际科技合作交流。截至2024年,共为137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了可再生能源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2600余名。
同时,组织参加“2023南南合作与服务贸易国际论坛”“2023年中国亚非学会暨第二届中国非洲研究年会”等大型国际会议、学术研讨会、经贸对接会,宣传甘肃新能源政策和研究成果,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充分互动交流,提升合作能级,拓展合作空间。
文化的孕育和传承跨越千年,文明的融汇和互鉴历久弥新。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第二个金色十年的开局之年,将于9月20日至22日举办的第七届敦煌文博会,以“践行全球文明倡议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盛迎八方来客。
共建“一带一路”,甘肃信心满满,整装再出发......
文字: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施秀萍 苏家英 何佳睿
图片:除署名外,由省文旅厅、敦煌研究院、省教育厅提供
特别声明:
1.微游甘肃内容文章旨在宣传甘肃文化旅游,只用于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由于条件所限,在转载之前无法与所有权利人联系授权,可能出现部分原创图片或文字未署名,请联系添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