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说“入土为安”,以后可能死后就不再入土了。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科技文化飞速发展,就连我们对生死的处理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入土为安”逐渐被火葬替代,现在推行几十年的火葬也面临改革,新的丧葬方式越来越多越来越奇葩,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别人做不到。新出现的丧葬方式,为何很多人直言难以接受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丧葬新规,土葬火葬一刀切?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中华民族讲究孝道,向来都是“死者为大,入土为安”,几千年传承下来一直如此。

最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新政的大力推行,全国范围的土葬方式已经逐渐销声匿迹,火葬成为主流的丧葬方式。从土葬到火葬,是时代的巨大进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传出消息称,国家从今年起彻底禁止土葬。不过后来经过查证,这一消息并不属实,属于对政策文件的错误解读。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推行农村丧葬改革。但这并不是一刀切,也没有完全取消土葬,一些火葬不方便或者没有条件的农村,可以继续实行土葬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文件中也提到,要对丧葬方式和丧葬习俗进行改革,推广更环保的丧葬方式,杜绝“薄养厚葬”的不良风气。文件中着重提到“两清两拆”相关政策。

“两清”是指全面清查整治农村大操大办丧礼宴席,清理各类封建迷信活动和封建陋习,这是文件中明确指明的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在很多农村,丧礼不再单纯是对亲人的追思缅怀,反而变成一种攀比炫富的手段。不管自己经济实力如何,都要大操大办丧礼宴席,否则就感觉丢了面子,在左邻右舍面前抬不起头来。

针对这种盲目攀比大操大办的不良风气,或者借着丧礼大搞封建迷信的问题,相关部门将大力整治依法严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拆”就是国家明确指出,全面整治农村散埋乱葬问题,对于一些活人墓、豪华墓进行排查清理,一旦认定将要求限期拆除迁移。

自2024年7月开始,全国很多农村已经开始排查类似情况,对活人墓、豪华墓进行摸排,后续的处理措施想必很快也会提上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家政策出台,也希望农民朋友多多注意,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踩政策红线,否则不但利益受损还可能面临牢狱之灾。

综合以上内容来看,国家出台政策,并不是对土葬火葬一刀切,而是要扭转农村不正当的丧葬风气,保障传统丧葬习俗不要走歪。

虽然国家在努力纠正,但之前的丧葬方式依然存在无法避免的问题,尤其是土葬方式,存在的弊端更加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占用更多的土地,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甚至还容易污染环境等。在我国大力保障耕地面积不减少的大背景下,土葬无疑是与这一政策背道而驰。

火葬虽然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土葬的问题,不过依然存在占用土地的问题,这就给新的丧葬方式带来了发展空间。随着经济和技术发展,再加上人们观念的转变,新的丧葬方式可谓多种多样层出不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葬方式多元化,死后去向随便挑

现在丧葬方式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墓地,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像树葬、海葬、冰葬甚至太空葬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别人做不到的。

譬如树葬这个方式,就是将逝者的骨灰埋入地下之后,然后在上方种一棵树,骨灰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而这棵树就象征着死者的新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树葬的方式也是以火葬为基础,先是把死者的尸体焚烧然后收集骨灰,再埋到地下去。这样不用修建墓地,大大地节省土地,还可以还给大自然一棵绿树,为生态环境做一份贡献。

逝者和大树的生命交织在一起,就好像他们用另外一种方式,继续活在这个世上。后人缅怀先人,也有了更有温度的去处,不再只能面对冰冷的坟地和墓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当去祭拜先人,就如置身森林中一般,还可以带着家人一起给大树施肥除草,就像以前照顾老人一样。通过树葬的方式,“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有了更具象化的体现。

海葬或者水葬,则是将逝者的骨灰撒入江河湖海,让其与水相融。之前曾有“大江大河,来了便是故乡”的说法,把骨灰撒入湖海,也有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寓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永远望不到头的海面,也如每个人对亲人的思念一样永无尽头。选择海葬的人,通常会用一种可降解的容器盛放骨灰。

这种容器在水中可自然降解,随着降解过程持续进行,先人骨灰也会逐渐融入水中,随着水流奔向远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进行海葬时,通常需要乘坐游艇深入海中一段距离,毕竟不好把骨灰直接放在海岸线附近。送先人最后一程的过程中海风轻抚,就如先人对后辈最后的抚慰。

来到远离海岸线的指定地点后,盛放骨灰的容器会被投入大海中,任其缓缓沉入海底。先人完成最后的远行,与大海融为一体,在永恒中沉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冰葬,则是一种充满高科技的全新殡葬方式,在零下200摄氏度的氮气中,亲人尸体迅速脱水,然后利用超声波技术处理成粉末。

这个过程没有火葬那样剧烈地燃烧,更像是一种“冰封生命”的仪式。当尸体粉碎成粉末后,工作人员会将其装入专门的容器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容易配备专属芯片,记录遗体冷冻处理的全过程数据,以安慰逝者家属。

冰葬的整个过程,先人遗体不会遭受火化的剧烈破坏,“冷处理”的方式让后辈更容易接受,整个过程无污染烟尘,给逝者最大的敬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空葬是将逝者的骨灰或部分DNA样本,装在特殊的容器中送入太空,然后在太空中释放,让其以极高的速度向着宇宙深处飞奔而去。

逝去的亲人变成星星,在天空中守护着后人。以前安慰孩子的童话,现在通过太空葬的方式变成了现实,这无疑是对后人最大的安慰。

种种新颖的丧葬方式不但更加环保,还能满足对逝者个性化纪念的需求。不过想法虽好,在现实中依然有很多人难以接受这些新方式,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丧葬方式,为何难接受?

新方式难以被接受,主要还是个人理念和经济问题。

虽然年轻人对新事物接受程度比较高,也不介意自己死后换种丧葬新方式,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老人依然难以接受这种新方式。

几千年的传统观念一直讲“入土为安”,这也是大部分老人心中的执念,现在自己死后入不了土,在江河湖海中随处飘荡,甚至是在太空中游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孤魂野鬼对很多老人而言,可是内心最深处的忌讳,落叶归根才是正道。所以,大部分老人还是更容易接受土葬火葬,最起码死后葬在哪里自己心中有数。

也许等现在这些追求个性的年轻人老了,等这批人面临着丧葬需求的时候,才会大量接受新丧葬方式吧,就如现在的00后整顿职场一样,现在的年轻人在未来也将整顿丧葬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济方面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因素,传统的火葬土葬方式,有国家相关部门管理,虽然价格逐年走高,但大部分还处于监管之下,价格不至于太离谱。

但新的丧葬方式因为是近些年才兴起,还没有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收费多少完全是服务机构说得算,高额的费用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从长远来看,新型丧葬方式在环保和可持续性方面有着更大的优势,但在现阶段,高额的费用完全抵消了这些优势,尤其是太空葬,高额的费用将普通人拒之门外。

相对于传统丧葬方式,新丧葬方式因为价格原因,并没有太多优势,在经济压力下,没有多少人选择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新生事物总有一个慢慢发展普及的过程,就如100多年前的火车飞机一样,刚出现的时候,也没有多少人能接受,但随着时代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交通方式。

各种新颖的丧葬方式也是同样的道理,暂时接受的人少,并不代表这些方式有问题,而是处于新兴期,还需要有一个理解接受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命就如一个轮回,出生时一个人哭周围的人都在笑,逝去时一个人笑周围的人都在哭,人生一世,绽放与凋零都是上天的安排。

无论未来殡葬形式会发展成什么样,唯一不变的就是对先人的怀念。不管是在坟墓、树下、海中还是太空,都会有后辈始终铭记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