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 栏 语

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

为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充分宣传党中央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决策部署和各部门各地区的行动举措,讲好中华民族故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磅礴力量,中央宣传部会同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开展“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暨调研采访活动。

近日,由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新社等20余家中省媒体组成的“雪域高原焕新貌”调研采访团走进甘孜藏族自治州。为期5天的采访活动,中省媒体记者将走进我州丹巴、泸定、康定、雅江和理塘五县(市)的乡村、学校、医院、社区等实地采访,记录和展现甘孜州在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科技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经验和成就。

为集中呈现中省媒体以笔触和镜头对甘孜州的生动记录,展示甘孜州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实践,甘孜州传媒中心特开设“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 媒体行甘孜”栏目,汇集发布中省媒体相关新闻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来看科技日报和四川新闻联播的报道。

科技日报

理塘:科技特派员为现代农业园区“添智增力”

果蔬大棚里色彩斑斓,丰收的果蔬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食用菌产业园内也长势喜人,丰收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这片被誉为“天空之城”的雪域高原之上,一场现代农业的革命正悄然兴起,将科技与绿色深度融合,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绚丽图景。9月13日,“铸牢共同体,中华一家亲”主题采访“雪域高原焕新貌”调研采访组深入理塘,见证了现代农业园区如何在科技特派员的引领下,绽放出前所未有的光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科技特派员的精心帮扶下,园区建起了现代化的蔬菜大棚,大棚结构坚固,透光性良好。科技日报记者 杨宇航 摄

蔬菜大棚的四季如春

走进理塘现代农业园区的极地果蔬种植区,人们仿佛瞬间穿越到了一个不受季节限制的梦幻世界。温室大棚内,色彩斑斓的果蔬竞相生长,吊栽的西瓜翠绿欲滴,草莓鲜红诱人,小番茄如繁星点点,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这一切的繁荣景象,得益于来自山东寿光的科技特派员盛学武与刘振国的精心规划与指导。他们凭借深厚的农业技术背景和不懈地探索精神,成功引进智能温控、水肥一体化等前沿科技,克服了高寒地区果蔬种植的天然障碍,让绿色有机农产品在理塘这片高原上茁壮成长,产量倍增、品质卓越,成功打开了高端市场的大门,成为成都及甘孜州周边县区的热销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玲珑西瓜等优质果树品种的引进,为当地农民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径。科技日报记者 杨宇航 摄

香菇产业的科技革新

在木拉镇马岩村的五粮液香菇基地,一场科技引领的产业变革正在悄然进行。科技特派员黄宏财以其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针对高原特殊的气候条件,对香菇培育技术进行了创新性调整。他解决了菌种适应性差、产量不稳定的难题,使香菇实现了高产高质。同时,黄宏财的工作还带动了周边农户积极参与香菇种植,推动了香菇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技特派员黄宏财深入香菇基地,细心观察并指导农民科学种植,助力蔬菜丰收。科技日报记者 杨宇航 摄

产业帮扶的温暖春风

五粮液集团的对口帮扶项目如同一股温暖的春风,吹拂着理塘这片古老的土地。驻村第一书记杨凯作为产业帮扶的“领头雁”,深知科技特派员制度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他积极协调集团资源,引入多位科技特派员深入乡村一线,为农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同时,他创新性地建立了“企业+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确保农户能够充分分享到产业发展的红利,实现稳定增收和长效脱贫。

理塘高原农业园区的崛起,是科技特派员们无私奉献与辛勤耕耘的生动写照。他们以科技为翼、以绿色为基,不仅让极地果蔬飘香四溢,更让农民增收致富的梦想照进了现实。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一幅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稳步迈进。理塘的故事,是科技赋能农业、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鲜活案例,也是高原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花果在高原的种植成功,不仅丰富了农业种植结构,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新的增收渠道。科技日报记者 杨宇航 摄

四川卫视

甘孜丹巴:一根红绳心连心 织就乡村振兴幸福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 媒体行甘孜|⑧民族团结之花盛开在川西北高原

一根红绳、一枚钩针、一个木板、一部手机......四川观察记者随“铸牢共同体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雪域高原焕新貌”调研采访团在甘孜州丹巴县“金东—丹巴巾帼共兴工坊”看到,10余名身着民族服饰的绣娘正在案台前忙碌着,一根根红绳在她们的指尖缠绕翻飞,短短5分钟内就“摇身一变”成为一个个寓意幸福吉祥的“中国结”“同心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点关注的朋友点一下关注”“感谢你的关注,还没有点关注的记得给主播点点关注”......藏家巧娘们一边编织着手工艺作品,一边进行着网络直播销售。很难想象,如今这些“深谙”网络营销话术的“网红嬢嬢”们,曾经大部分都在高半山上从事传统种植、养殖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丹巴县地处川西高山峡谷区,村民居住分散,农村剩余劳动力相对较多。针对这一特点,当地借助对口支援地浙江金华市“中国结”编织技艺和产业发展优势,因地制宜发展起“直播+中国结编织”来料加工产业生产营销模式。

“我是下纳顶村的,之前就靠养牛种田养家。自从有了这个工坊,我还能在这儿做点‘中国结’,挣点零花钱。”今年已年满65岁的绣娘阿姆笑眯眯地向记者介绍起自己的情况。刚来工坊时,她需要至少半小时才能编织出一个‘中国结’,而今“熟能生巧”后的她则能在5分钟内完成。随之而改变的是,她已经随女儿搬迁到山下的镇上居住,在家闲暇时就会来到工坊做点手工艺。

“我们啥都不出,所有(原)材料都是工坊提供的,我们就出双手编‘中国结’。赚的零花钱还可以给孙儿买点零食,很幸福!”阿姆补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工坊里,像阿姆这样的绣娘还有三四百人。去年10月,在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驻丹巴县工作分队的协调推进下,“金东—丹巴巾帼共兴工坊”挂牌成立,并开设了“直播+来料加工培训班”,教授本地群众手工编织“中国结”“同心结”,并依托金华成熟的“小商品产业链”将绣娘们的产品远销海内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所以选择‘同心结’‘中国结’,一是因为编织劳动强度小,可分散加工、集中组装,能最大化发挥闲散劳动力价值;二是因为寓意好,中国结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同心结则有各民族团结一心,共同奋进的寓意。”丹巴县金丹共兴服务中心负责人周希翔介绍。

3000余人次接受培训、月均增收1000元、100名乡村网络主播、10个来料加工基地......这一串串数字,是金东区对口支援丹巴县的见证;一根根红绳,是绣娘们编织美好生活的生命线;一个个“中国结”,更是藏家儿女各民族团结一心、共同进步的“同心结”。

来源 / 科技日报 四川新闻联播

责编 / 刘睿娟

审核 / 贺文怡

监制/ 谭荣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