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治市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全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党区永丰村街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浊漳河沿岸的潞城区南流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子县东郭村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顺县西沟村农村环境整治成效显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景色怡人的长治漳泽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初秋的上党大地,青山绿水依然美丽,东边的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林海苍翠,宛如一座绿色的屏障;西边的长治漳泽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碧波荡漾,恰似江南美景。东山西水作为长治市的标志性景观之一,充分展示出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的美丽蝶变展示的正是该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上党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六品六化”为抓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加快建设农业强区,统筹抓好特优产业提升、乡村规划布局、农民增收致富,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以实干实绩推动“四宜”上党再谱新篇。

屯留区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高位统筹、高效推进、高速运转,打造亮点、抓出特色、示范带动,加强规划引领,统筹推动乡村布局优化、农村产业培育、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提升等工作,探索出一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科学路径。

长子县深刻领悟“千万工程”经验的精髓要义,结合实际活学活用“千万工程”形成的思想方法、经验做法,坚持塑形与铸魂并重,在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着力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取得新成效。

沁源县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抓手,持续创优人居环境,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全面提升乡村振兴实效。人居环境极大改善,特色产业茁壮发展,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显著增强,美丽沁源在乡村振兴的大路上澎湃激昂。

市级统筹、县级主导、乡村主战、全社会参与,长治市探索建立起了适合本地的“千万工程”实践路径。

今年以来,长治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落实省市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意见要求,按照“一年见雏形、三年出成效、四年展新貌”工作思路,制定出台了《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2024年工作要点》《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彰显太行山水风韵的和美乡村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并立足加快建设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和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居目的地定位,以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为目标,以省级精品示范村和提档升级村建设为抓手,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先手棋,分级构建产业体系、分类优化乡村布局、分型引导乡村配套、分步推进乡村建设,全面提升全市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加快建设彰显太行山水风韵的和美乡村,努力推动全市乡村振兴在全省走前列、做示范。

“旧貌”换“新颜”绘就乡村建设新画卷

九月的天气,秋高气爽,秋色宜人。行走在长治市广袤无垠的乡村大地,一块块整齐的田地犹如一幅幅锦绣图画,一条条乡间道路蜿蜒伸向远方,一项项惠民工程浸润了百姓心田,蓬勃发展的乡村产业、新建的街角公园、干净整洁的村道……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新图景在这里徐徐展开。

小村庄折射出大变化。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是“千万工程”的先手棋,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之际,长治市把乡村建设摆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位置,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普遍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强化规划引领,统筹资源要素,动员各方力量,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使乡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污水管网全覆盖了,厕所改造也完成了,路面全部硬化了,景观灯照亮了回家路,主干道也种满了花和树,现在村里环境好多了。”屯留区堰漕村村民说起村里环境的变化津津乐道、喜笑颜开。

“通过整治,这个曾经的垃圾聚集地变成了绿意盎然的小公园,白天走累了能在石凳上休息,晚上大家还能在公园里跳跳舞、散散步,不仅锻炼了身体,还愉悦了心情。”长子县大堡头镇老马沟村妇女主任冯露高兴地说。

“现在咱们村的三条主街道通透敞亮,老人们也都常到新建的小广场上健身晒太阳。村里交通便利了,年轻人回家的次数也多了,大家伙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今年75岁的潞城区崇道村村民张天禄说道。

有序推进村庄规划设计,串村成链打造示范片、示范线;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推进“三大革命”,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集中连片整治提升村容村貌,开展人居环境品质提升行动,开展“一村一公园”建设,整流域、整片区,跨村、跨镇、跨县一体推进自然要素和道路、村庄、景区、园区等生产生活要素整合更新;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水、电、路、气、讯、网、物流等提档升级;稳步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发展城乡教育联合体,健全县镇村衔接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做好城乡社会救助兜底工作;持续提升农房设计建造水平,提升农房建设品质,挖掘乡村建设工匠人才等……这些正是长治市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一幅乡村美、设施全、产业兴的乡村新画卷正在上党大地徐徐绘就。

产业集群发展唱响乡村振兴“重头戏”

平顺县农旅园区龙镇村三产融合走出生态转型路径,电商小镇中五井村打造乡村e镇建设核心区,党参故里黑虎村株株药材托起群众致富梦。

沁县坚持“双管齐下”,在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的基础上,致力发展乡村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让农民腰包鼓起来,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好戏连台”。

壶关县坚持“公路通、百业兴、经济兴、百姓富”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农村公路+”模式,推动农村公路与物流、产业、旅游、乡村治理高品质融合,完善交通网络设施,有力促进乡村振兴、群众增收致富。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长治市深刻领会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精髓要义,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抓手,实施“特”“优”战略,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大做“土特产”文章,致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起中药材、粮品、果蔬食品、肉制品和酿品五大特优农业产业集群,培育起乡村振兴的新支撑、农业转型发展的新亮点。

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让乡村产业蓬勃发展。该市通过加大项目争取和建设力度,成功申报2023年农业农村部山西谷子产业集群项目、2024年农业农村部山西道地药材产业集群续建项目,加快实施农业农村部山西旱作高梁产业集群建设、长子宋村产业强镇、平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一批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实施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行动,推荐沁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和武乡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申报全省农产品加工园区;促进三产融合发展,以“文旅+森林+康养”为路径,推动“产、教、研、学、游、健、娱、养”八大新业态;组织参加全省“尽赏田园、晋美乡村”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景点线路推介活动,推荐壶关县大峡谷镇大河村、武乡县蟠龙镇砖壁村申报2024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截至目前,该市共建设国字号森林康养基地8个、美丽休闲乡村359个,发展休闲观光农园(庄)268个,规划建设了12条精品线路、100个精品景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从业人数达到27.5万人。

党建引领让乡村治理“内外兼修”

八百里浊漳,美丽的画廊。

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农业命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长治是华北地区相对富水区,是海河的源头,人均水资源量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6倍,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7条,有大型水库3个、中小型水库82个,“水”成为了长治发展的独特优势。

今年以来,长治市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和地域优势,深入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做足“水”文章,通过实施浊漳河生态修复治理、上党盆地50万亩大型灌区建设等一系列工程项目,保护水资源、治理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农业发展打基础,为农村建设提供了生态背景,为农民现代化生活提供了最基本的支撑。

同时,该市积极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发展,推动城乡水务“同源、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让农民群众不仅“有水喝”,更要“喝好水”。目前,该市已经有一半以上的县区启动或部分完成了水务一体化,到2030年将基本完成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

水清、岸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提升,乡村的“面子”扮靓了,乡村的“里子”也要治理好。

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该市把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作为主攻方向,把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作为根本目标,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扬正气,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乡村治理效能全面提升。该市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健全县乡村三级联动争创先进、整顿后进机制,完善县—乡镇—村—村民小组—党员联系户的组织链条。实施村集体经济壮大提质行动,探索“村村、村企、村社联合和产业联盟”等抱团发展模式,有效整合盘活可用的各类资源要素,不断提高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市场化水平。传承优秀乡村农耕文化,实现文化场馆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开展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山西长治党参栽培系统(平顺县、壶关县)活化利用,坚持在挖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深入挖掘农业文化遗产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方面的价值,促进农业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实施“五个一批”群众文化惠民工程等系列活动,积极培育乡土文化能人艺人与群众文艺队伍,积极举办农民丰收节、村BA篮球赛等农民群众性文体活动,支持乡村自办传统节庆、秧歌比赛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奏响以“文化乡韵·和美画卷”为主题的和美乡村进行曲。

新征程,再启航。今后,长治市将持续深入贯彻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按照“一年见雏形、三年出成效、四年展新貌”的要求,在环漳泽湖、老顶山周边,浊漳河、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沿线集中连片建设“神农老顶·药谷养地”“漳泽湿地·水养天堂”“八百里浊漳·美丽的画廊”“太行一号·天路仙境”的“一山一湖一水一路”示范廊带,把县区点状和美乡村串珠成链为连片风景,实现产业兴旺有市值、生态宜居有颜值、乡风文明有气质、治理有效有机制、生活富裕有品质,全方位擦亮乡村振兴的和美底色。

2024—2027年,每年建设40个精品示范村、400个提档升级村,所有行政村全面开展环境整治,重点推进1—2个示范县建设。到2027年底,建成150个左右省级精品示范村、1500个左右省级提档升级村,行政村全部达到省级环境整治村标准,建成一批彰显太行山水风韵的和美乡村样板,带动农村风貌整体提升。